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雨中客

[古典诗词] 沁园春.步稼轩《带湖新居将成》之秋访太白书台遗址(修改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5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先生佳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先生顶帖鼓励。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浪花魂 发表于 2015-11-5 07:23
再赏佳作!耐人寻味!

再谢先生鼓励,客迹少来合评议习惯不?读作感觉有些别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6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雨中客 发表于 2015-11-5 20:37
再谢先生鼓励,客迹少来合评议习惯不?读作感觉有些别扭。

那很好解释:即这里几乎没有客人的踪迹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7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遥何日回家 发表于 2015-11-4 16:21
辛弃疾,羞句刘寄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雨中客,拍照太白台 ...

闾丘饭否?留下些许悲哀!好句赏读!

点评

六先生,我已作了部分修改,您帮看看,可好些?  发表于 2015-11-8 20: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一 发表于 2015-11-7 11:17
闾丘饭否?留下些许悲哀!好句赏读!

闾丘饭否?留下些许悲哀!
一支花.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一 发表于 2015-11-7 11:17
闾丘饭否?留下些许悲哀!好句赏读!

  愚胸无点墨,虽然羡慕文采,却写不来赞美词。
愚借用辛弃疾永遇乐词牌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就感慨叹然 “闾丘饭否?留下些许悲哀。”
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用典精当,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由“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回到“残碑碎砾,半没尘埃;雀噪黄昏,鸡啼晨露,鹤影桐琴何觅哉?”之太白书台,追到太白书台来历。
张振华同志说:“唐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举兵叛乱,李白自汴州梁园(今河南开封)南奔,寓居于浔阳。相传此时李白曾游宿松,居于南台山的南台寺,县令闾丘为之筑读书台。南台山在县城南,这里风景秀丽,东有孚玉山映衬,西与河西山相望,山上茂林修竹,曲径通幽,清溪环流,碧波荡漾。见此,李白有意在这里暂住,闾丘便为他建造了“读书台”和“对酌亭”。让诗人在此,啸傲风月,饱吟山水,以满足他“浪迹天涯仍读书”的嗜好。闾丘也常来与李白弹琴赋诗,对酒放歌”。  
当初闾丘县令接纳的诗仙李白。也为之建筑了读书台。即太白读书台。不成想到了公元757年永王李璘兵败之后,李白成了朝廷钦犯身份,闾丘和李白都信奉道教才得以浪迹天涯而保全。自此冻馁自不必说。闾丘怎么样了?现在还缺吃少穿吗?太白读书台怎么样了?
算来以隔1260年了,惊喜的是雨中客先生展现了读书台的“径没荒草,人迹少来;尽紫棠黄蕨,徒披霜露,残碑碎砾,半没尘埃;雀噪黄昏,鸡啼晨露,鹤影桐琴何觅哉?”真那个“恍浮处士临斋”。
诗词的好,使人爱不释手。某看到过许多以沁园春词牌写景怀旧的,有些较好的,也有一丝儿荡气回肠,声如裂帛之感。喜欢之余偶提出沁园春的气势要求更高,一网友说“在下以为:这篇立足于小小的山居感怀之作...”,使我不便多说。看了雨中客先生的这一篇,所谓小小的山居感怀曾不若残碑碎砾呼?残碑碎砾所以在这里光辉灿烂,正是它落在雨中客先生笔下的气势使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浪花魂 发表于 2015-11-6 10:07
那很好解释:即这里几乎没有客人的踪迹来了。

谢先生悉心指导,我已作了部分修改,请先生再把脉诊疾。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遥何日回家 发表于 2015-11-8 11:07
  愚胸无点墨,虽然羡慕文采,却写不来赞美词。愚借用辛弃疾永遇乐词牌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廉颇老矣,尚 ...

谢老先生细评鼓励,老先生通古博今,犹如一座知识宝库和活的百科全书,一年来,从老先生的主帖和跟评中学到了很多不曾了解的知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受益良多,衷心希望老先生继续把一生所学贡献出来,分享给大家,也是对我们后学的促进和帮助。祝老先生吉祥如意。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9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网友有较好的沁园春,一开头读起来,也有些气势,接下来又自锁了,好像接不起气势。有的是要步韵,有的是牵强韵部。由于用老的规矩,应付新的语言文化,把原本好的拉下去了。(个见)
家乡论坛多有网友欣赏辛弃疾诗,只学韵,不学气势,则被原诗词的气势比死了。什么原因呢,就是沁园春有它的要求没有达到。先生提出的写
沁园春的要求,很有意义。
历来愚只是提一下诗的气势,也许对家乡诗歌坛上有点益处,可能还有人不这样想,以为网络时代,谁都会搜索。可就是同志们不认真搜。愚的一番好意,被认为是给论坛塞垃圾。
一位同志说:“路老先生是教历史的吧?这里是诗坛,对不起,出门右拐”。但多数同志是通情达理的。
辛弃疾的沁园春或者辛弃疾的其他诗,气势是前后贯通的。找几首来互相学习:

沁园春•弄溪赋
有酒忘杯,有笔忘诗,弄溪奈何。看纵横斗转,龙蛇起陆,崩腾决去,雪练倾河。袅袅东风,悠悠倒影,摇动云山水又波。还知否,欠菖蒲攒港,绿竹缘坡。
长松谁剪嵯峨。笑野老来耘山上禾。算只因鱼鸟,天然自乐,非关风月,闲处偏多。芳草春深,佳人日暮,濯发沧浪独浩歌。徘徊久,问人间谁似,老子婆娑。
这篇突出的溪是中心,上片有酒忘杯,有笔忘诗,弄溪奈何。
崩腾决去,雪练倾河。悠悠倒影,摇动云山水又波。气势一路走高。下片算只因鱼鸟,天然自乐,非关风月,濯发沧浪独浩歌。徘徊久,问人间谁似,老子婆娑。
写徘徊溪旁久久不归,抒发内心郁闷濯发沧浪,昂首高歌。


《沁园春•杯汝来前》
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 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人间鸩毒猜。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这里以戒酒,反说酒杯跟随,倒打一耙说酒,委婉地对南宋的失望,刘伶喝酒不就个死呀埋呀,软刀杀人论酒杯有罪。我要把你治死,陈尸示众-“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子怎么样表示呢?——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读者看后好像散文,但它形散意不散。缠缠绵绵也有缠缠绵绵的气势。始终贯通。
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气势递进: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要给酒杯治罪,逼得酒杯再三讨饶。俏皮、讽刺、怨恨凝结在一起。

《沁园春•有美人兮》
【原序】
期思旧呼奇狮,或云棋师,皆非也。余考之荀卿书云: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期思属弋阳郡,此地旧属弋阳县。虽古之弋阳、期思,见之图记者不同,然有弋阳则有期思也。桥坏复成,父老请余赋,作沁园春以证之。
【正文】有美人兮,玉佩琼琚,吾梦见之。问斜阳犹照,渔樵故里,长桥谁记,今古期思。物化苍茫,神游仿佛,春与猿吟秋鹤飞。还惊笑,向晴波忽见,千丈虹霓。
觉来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枫下有溪。待空山自荐,寒泉秋菊,中流却送,桂棹兰旗。万事长嗟,百年双鬓,吾非斯人谁与归。凭阑久,正清愁未了,醉墨休题。
作者以春秋楚国令尹孙叔敖三相三罢自比,南宋韩侂胄部署北伐,宋军出了内奸,朱熹道学检讨,辛弃疾被排挤落职。诗写江西弋阳郡铅yan山县长桥今昔。沧海桑田怀古伤今。
在辛弃疾那个时期,铅山县的长桥可能
行政区划变动,就是弋阳县的长桥,序里,战国赵国人荀况有注解,说孙叔敖是弋阳郡人。这篇应该是回到带湖的作品。
作品中句解:
有美人吾梦见之——《诗经•郑风•有女》:“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句里美女,美人当指孙叔敖。
春与猿吟秋鹤飞——引用唐朝韩愈《罗池庙碑》:“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
桂棹兰旗——引用《楚辞•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指船,意在指乘船游玩。
吾非斯人谁与归——引用北宋范仲俺《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即归谁欤,也即归依谁。
反射回头看看,孙叔敖归铅山县,荀况注归弋阳郡,吾非斯人谁与归,我辛弃疾是归中华还是归被压缩国土后的南宋呢?小地名与所在大范围的辩论。怀古伤今到了一个层面“正清愁未了,醉墨休题”。
辛弃疾作有许多沁园春,若学诗词气势,可以多搜索学点。恕我光说不练,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5-2-7 01:05 , Processed in 0.02539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