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川军杨森的20军 民国初军阀混战。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击败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相继占领武汉、南京、上海后,四川个军阀纷纷向蒋介石投诚。同年10月,杨森被北伐军总司令部任命为第20军军长兼川鄂边防司令,朱德为第20军党代表。 1928年1月,杨森因包庇吴佩孚被国民政府明令免去20军军长,提升所属师长郭汝栋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令其讨伐杨森,同时,下令免去杨森与第20军军长兼川鄂边防司令。 同年6月上旬,郭汝栋被杨森打败后在川南一隅依附刘湘,杨森回驻万县自行宣布恢复第20军军长职。 10月6日,南京政府发布对杨森"免予查办"的命令。此时,杨森将所部重新编为3个师:第1师,杨森兼任师长;第2师,何金鳌任师长,于渊任副师长;第3师,王仲明任师长,袁葆初任副师长。此外,还编有特种团(将校队)。同年底,杨森联合李家钰、罗泽洲、赖心辉等部掀起倒刘湘之战。 (中间国共内战略去不说) 1937年8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森的20军隶属第19集团军,参加淞沪会战。9月,该军使用第6集团军番号,杨森任军团长。 1938年1月,该军参加徐州会战,军长杨森被任命为第27集团军总司令兼军长。徐州会战川军损失惨重。至今《抗战风云》电视剧,多为不平和嗟叹。 1938年3月在南昌会战中,在武宁城外和日军展开拉锯战不支后撤。 同年6月, 武汉保卫战。川军杨森27集团军打外围,第五战区保卫山东以南,江苏一部分和安徽。天津北京徐州迅速失陷,保护长江北岸。务必阻击日军于长江北岸,当时,第五战区第二十六集团军徐源泉部,在安徽境内与敌激战后,丢了合肥,退守霍山、六安等地阻敌前进。徐部由霍山出太湖切断日军后路,第五战区二十七集团军杨森部队守安庆,正遇徐源泉部合肥失守,6月13日杨森部被日军波田支队趁夜偷袭,因力量悬殊血战四昼夜。退出安庆城。第五战区第十一集团军,李品仙守寿县,延缓日军南北进击徐州。完成台儿庄外围作战后,担负大别山及其以南地区的防守任务。后来接替廖磊金寨游击区。 武汉保卫战,不说38年10月25日武汉失陷,不说11月11日岳阳失陷,武汉战局惨败结束。单说期间安徽的第五战区官兵,桂军之李品仙,奉系徐源泉,川军之杨森,战争之惨烈,不忍回顾。 奉系徐源泉他撤出南京时,丢下十万将士,就是30万南京大屠杀的那一支,惊魂脱兔,遇敌就跑,找好地形操一下敌人后路,解救一下川军外围还是好的, 李品仙部,破坏一下津浦线铁路南段,迟缓一下敌人前进速度也是好的。 川军之杨森,那一种拼命三郎的誓死不退的精神。徐州奉命打坚守,吸引敌的主力,南昌会战也是吸引敌人主力打打拉锯战。到守安庆时,已经力不从心了,还要血战四昼夜。 1939年1月,杨森辞去该军军长职,9月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日本人叫“湘赣会战”。这27集团军总司令负责防守鄂南山地,虽没能在正面挡住日军33师团的突击,但依靠不断的顽强侧击和追击,拖慢了日军的进军步伐。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 那边日军33师团,也不瓤,参加过1军华北作战,11军华中作战,和之后的15军,缅甸作战,39军,泰国作战。 (言之长也,从略) 先来讲波田支队。 波田支队原驻台湾,沿用旧制,后改为第48师团,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有心北调,为牵制中国军队北上救北平,日本在上海挑起了八一三事变。为全面侵华,迫使南京政府投降。 这个波田支队,原是重藤千秋的台湾支队,1万4千人的独立作战单位,狡猾的波田支队,换了波田重一任支队长,6月,波田支队开始向合肥集结,7月4日,编入华中派遣军第11军。(这时日本33师团也在11军序列)准备进攻武汉。按照作战计划,波田支队与第11军其他部队溯江西进,先后占领安庆、九江等地, (关于波田重一,就不细讲了)。 先生讲到的停前杨森的20军死难,不是阻击日军的11军33师团湖北通城,(那是后来一役,阻击死亡更加惨烈) 先生讲到的停前杨森的20军死难,应该是退出安庆后,逃亡于黄梅停前的1938年6月13日后,与日军波田支队遭遇。 而杨森的20军,不可能与江上的日军11军抗衡,从装备上,与波田重一都相差悬殊。只好进入鄂南山区,当时英山霍山还是安徽管辖,为了尾追波田重一,骚扰性接触,这杨森的川军,没有粮食,战士脚上有的赤脚,有的草鞋,死的真够可怜的,不,壮烈的。 读先生的诗,回顾先人故事。说些节目,都竖毫毛。那些不知过去后生们,怎知“江山如此多娇”,怎知“遍地英雄下夕烟”,诗篇是何等气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