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先生三首的第一首,
《西江月/刊行》
根植丘原岗垅,情钟耕读渔樵。
媪翁俚语稚童谣,好个乡园味道。
歌颂民生国是,文批蒿稗狐魈。
耘锄作笔笔为刀,但看《松风劲草》。
我是一个务农务工的粗人,认为歌唱渔樵耕读,最好避免杀戮争斗。我将原文中,“笔刀,文批”,换一下。把“好”字三声hǎo ,变成第四声hào,当作“喜欢”。与钟情配对。 这样,渔樵耕读,俚语童谣囊括在一起,接下来,主人公(乡道上的老头老太)就可以颂歌者的身份出现了。耕耘,除草,栽柳是突出农忙,扮演狐狸,扮演魈鬼是突出农闲,对于反面的狐狸、魈鬼,自然而然地就是被打击的对象。批判就含蓄了。笔刀就只是扮演之前作文的事,过去了的事情。变成了和风细雨。 但愿没有影响先生创作原意。改后大致如下:
《西江月/刊行》 根植丘原岗垅,情钟俚语童谣。读耕园味好渔樵,乡道颂歌翁媪。 那个民生国是,耘锄杂稗蓬蒿。作文栽柳扮狐魈,但看《松风劲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