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42|回复: 2

黄梅戏是被大水从湖北冲来的?无稽之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5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jpg
      1958年4月,湖北武昌,东湖客舍。毛泽东提出一个疑问:"黄梅戏怎么到安徽去了?"
      时任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的梅白回答:"是大水冲去的。黄梅县地处在长江、龙感湖之间,每次水灾,会唱黄梅戏的水乡人家,就流落到附近的安庆一带去卖唱。"
      以上对话,当时的新闻报道并未言及。三十年后,梅白撰文《毛泽东看黄梅戏》,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年1月26日第7版。再后来,政协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和政协黄梅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合编《湖北文史资料》一九九六年第二辑(总第四十九辑)《黄梅戏史料专辑》,又将此文作为特稿收录为该专辑的第一篇。
      梅白的答词很肯定。可是,数月后,毛泽东把这个问题又重问了一次。
      1958年9月,安徽合肥,稻香楼。毛泽东问曾希圣:"湖北有个黄梅县,为什么黄梅戏出在安徽?"这回不是说"到安徽去了",而是说"出在安徽"——莫非老人家对"大水冲去"的说法有所存疑?
      时任安徽省文化局局长的杨杰回答:"黄梅县与安徽宿松县交界,旧社会可能黄梅县灾民逃荒到安徽,他们既唱黄梅调,又吸收了安庆地方民歌,形成了现在的风格,成为黄梅调。"毛泽东又问:"严凤英祖籍是湖北人吗?"杨杰回答:"她是安庆桐城人。"接着,主席高度评价严凤英和地方戏曲,说:"我喜欢家乡湖南花鼓戏。黄梅戏更好听。严凤英是个出色的演员,她演的七仙女成了全国人人皆知的故事。"
      这段对话,当时的新闻报道也未言及,也是后来由杨杰撰文《严凤英与黄梅戏》,发表在《黄梅戏艺术》1997年第1期。
      杨杰的回答较谨慎,加了"可能"二字,但这个"可能"也非空穴来风——它来自一种流传很广的道路传闻,而这传闻说得言之凿凿:确切到时间——清乾隆五十年左右;确切到人物——黄梅县的灾民;确切到地点路线——从湖北的黄梅到安徽的宿松、望江、太湖;确切到演唱形式——敲着"道情筒",打着"连湘"和"金钱板"; 确切到歌唱的曲调——"采茶调"。虽然1954年距乾隆五十年(1785)有169年了,但传言者说得就如亲见亲历一般,以致许多读书人乃至一些领导干部都采信了。(参阅《采茶的足迹》一文所引,见《黄梅戏艺术》2018年第1期第15页。)
      看来,"大水冲来黄梅戏"的判断,已经成了那个时期带有共识性的结论。
      正是这么言之凿凿的确切而周全,引发了我的探索兴致——因为他们都只是作出判断和陈述,而没有提出陈述的依据和判断的证据,还需要进一步考究。如果能找到一些材料,来证明这个判断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岂不就是一道很好的研究课题?
      然而,刚开始研究,还没来得及搜寻材料,就发现了问题。
      首先是对演唱形式产生了质疑——"道情"又叫"渔鼓",是一种说唱故事的曲艺,所使用的配合节奏的乐器叫做"道筒"或"道仙筒"或称"渔鼓",还有"简板"。"金钱板"也是一种曲艺,使用的击乐器也就是"金钱板"。"连湘"则是一种民间歌舞的道具。"道筒"、"连湘"和"金钱板"都是特定节目的特定乐器或道具,与"采茶调"无关。"采茶调",无论是茶农单人清唱、多人散唱,还是乞讨者演唱,都是既不敲"道筒",也不打"连湘"和"金钱板"。即便是灯会上群体性载歌载舞的"采茶灯",其道具乃是十二"采茶女"各执特制的"茶篮灯",两名队首擎着缀满彩花的彩灯或特制的"茶树";所用的伴奏乐器则是锣鼓,有条件时或加笛子、胡琴,是需要另派乐队人员的。任何一个"采茶灯"班都断不会用"道筒"、"连湘"和"金钱板"来伴奏,清唱和散唱更不会使用。所谓"乞讨时敲着'道情筒',打着'连湘'和'金钱板'来演出家乡流行的'采茶调'" ,不符合民间艺术表演的实情。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乞讨时有的唱道情,有的打连湘,唱金钱板,唱采茶调。当然,实际上乞讨者的表演还不止这些,还有莲花落、打花鼓、唱凤阳歌等等。
      经过一番考查之后,又产生了更大的质疑:"大水冲来黄梅戏"的说法,与这一带的地理形势和逃水荒的自然规律很不相符,与当地的历史记录也不相合。
      先看看地理形势。
      从黄梅县到安庆地区,不论走水路还是陆路,宿松县都是必经的第一站。
      黄梅与宿松是山水相连的紧邻,同处长江北岸,大别山西南麓。两县城间距离仅20公里。地势也很相近:北部属大别山区,中部多丘陵和田畈,南部临江是冲积性洲地平原。具体比较一下——
      黄梅县总面积1640平方公里;宿松县总面积为2393.53平方公里,比黄梅县大。
      黄梅县耕地面积79.6万亩;宿松县耕地面积为65.95万亩,比黄梅县少。
      黄梅县境内长江流长41公里;宿松县境内长江流长63公里,比黄梅长22公里。
      黄梅县水域面积21万亩;宿松县水域面积为125万亩,比黄梅多104万亩。
      黄梅县境内的主要湖泊:龙湖(或称感湖、龙感湖,与安徽宿松县共有),太白湖(与本省广济县共有),源湖(县辖);宿松县境内的主要湖泊:龙感湖(分龙湖、感湖;含小赛等子湖;其中龙湖与湖北黄梅县共有),大官湖(含大赛湖等子湖),黄湖,泊湖(即古雷池,跨本县与太湖、望江三县)。
王秋贵




发表于 2018-8-26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明朝清朝,不管是哪一朝,吃职业饭的,都要服务于当时,看元朝读书人排座次,不如娼,稍微比乞讨好一点。被今人称臭老九。旧社会九流细分,唱戏的为下九流。不管什么流,谋生而已,此地如要寻宗觅祖,例如将黄梅戏,也有谁是创始人吧?如果说创始人就是从零技艺开始,而不是向别人学了点什么基础,也未必要从别人起为祖师。如果那样,就要追索到猿人野火了。我想是学了别人,并且区别于别人,才另成一派,就可以尊为祖师了。唱戏的在唐朝有叫伶人,要组成一个班子来迎合杨贵妃,这个戏班子,人说是唐玄宗李隆基组建的。而伶人绝技,唐玄宗李隆基并没有伶人绝技,但是伶人的祖师爷也只能是唐玄宗李隆基了。伶人当中,会唱戏的到后来一定被分离出唱戏的班子来,为传宗派,少不得有一派形成了黄梅戏的祖师。弄清了谁是黄梅戏的祖师爷,就知道黄梅戏是出在哪里了。
黑色天香同志,文章对比宿松黄梅两个县过去的灾荒,看哪里最遇灾荒,黄梅戏就是哪里。只排除了“大水冲来黄梅戏”的说法。而不能证明黄梅戏到底从哪里来。
如果找到谁的戏,第一次命名为黄梅戏,从此区别于类似如"采茶调"的,也许这就是黄梅戏的祖师爷。
好有一比。
外国人唱京剧,有一天还以中国的京剧形式在外国形成戏班子了,还称中国的京剧。探讨者一定认为是中国京剧,而不是外国京剧。
一样的道理,如果黄梅戏也是以地名来议论的,黄梅戏就可能来自黄梅县当地,至于怎样传到宿松,为何还叫黄梅戏,而不叫宿松戏,就要从黄梅戏是不是用地名来定论的。排除了用地名再说。
另外,命名的那时节,宿松某个地点是不是也属于黄梅县。到现在是宿松县,也不排除黄梅戏生于黄梅县。
势必就有人举例宿松的黄梅戏祖师爷,黄梅县例举黄梅戏祖师爷,凡是有黄梅戏的地方,都来例举那个地方的祖师爷,比较这许多有黄梅戏的地方的祖师爷,基本上就比出了黄梅戏的发源地了。则不必要知道是在后产生了黄梅戏,不必要知道是"大水冲来黄梅戏",还是时代潮流冲来了黄梅戏,黄梅戏包括祖师爷在内,都是传给后人谋生的一个饭碗。与三教九流没有二样,都是谋生者的一个职业。这一点不消讨论。
比较京剧,比较豫剧,比较川剧,比较越剧,京豫川越都是地名,我想黄梅戏,极有可能来自黄梅县。
从地名看,两县的黄梅戏,都是一个祖师爷也是可能的。
秦汉黄梅宿松都是九江郡。晋划归庐江郡,隋初改为菜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黄梅县。而宿松县也是隋开皇十八年改为宿松县。宿松秦为九江郡,西汉为松兹侯国,松兹侯国历时不久,划为庐江郡,隋初为松兹邑。从大的面积上看宿松黄梅都是从隋初开皇十八年得名的,但不清楚当时的两县边境线,一直到出现黄梅戏的时候的,边境线,是不是像现在的两县边界线。如果可能有变更边界线的,宿松的黄梅戏,成名之初就叫黄梅县,也是可以的。因此就有今天的宿松人和黄梅人都说黄梅戏属于自己一方,这种争论就没有必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3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秋贵专家这一观点得到了好多黄梅戏研究爱好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4-26 23:59 , Processed in 0.02008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