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7360|回复: 273

乡镇干部就如此“下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6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过一天一夜艰苦的思想工作,死者家属终于同意火化。当我们按照县殡改预案的要求,请火葬厂工作人员搬运尸体时,得到的却是一句冷冷的回答:“抬尸体是乡镇干部的事”。满怀愤懑和无奈,我们蹒跚地将尸体抬上运尸车。
      见微知著,这就是当下我县乡镇干部工作状况的缩影。曾几何时,“是乡镇干部的事” 成了我县职能部门的口头蝉,乡镇干部承担非份之责成了我县独特的风景:征地工作,按《土地管理法》,主体是县政府国土部门,我县却推给了乡镇;“两违” 管控,按《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主要由国土、规划、执法等部门负责,我县乡镇却成了主要责任主体;“卖炮” 许可证,县安监部门收费滥发,超量一倍以上,却将裁减的责任霸气而非法地定由乡镇;甚至本属企业自主管理行为的用工招工工作,乡镇也难逃追责;至于 “风险” 最大的殡改工作,无论《殡葬改革管理条例》如何规定,乡镇更没有辩论的权利,现在连县 “预案” 明确规定由民政部门负责的抬尸工作,职能部门仅坚持了三天,就又成了乡镇干部的事。
      我县强权部门哪来的动辄 “是乡镇干部的事” 的戾气?答案不言而喻,是考核权。浩浩荡荡的考核大军,压得乡镇透不过气:计划生育考核,对干部说一套、对老百姓说一套,使得许多乡镇造假成灾,当然也养肥了考核部门,更引来了政法委的眼红和效仿。就连中央明令禁止的信访排名考核,在我县还逆天地得到了强化,并纳入综治考核实行 “一票否决”。招商引资,谁都知道是 “皇帝的新装”,却自欺欺人地占了年度考核成绩的最大分值。完成招商引资金任务的乡镇,可获得几万元的工作经费,但是该工作经费却鲜有乡镇领取,而是按照潜规则,由乡镇谋发票冲抵,工作经费顺理成章地落入招商局领导的腰包。殡葬改革工作,更要纳入年度考核,否则怎么揽权推责?全县80%的强权部门都保持有对乡镇的考核权。一朝 “考核” 在手,把玩乡镇无敌。权力上调、责任下推,利由我占、事由你办。老子横刀立马、乡镇谁敢不从?
      五加二、白加黑,陈情受阻、升迁无望。节假日要上班,晚上还不得回家,美其名曰防 “走读风”。乡镇成了职权小、责作大的无限责任公司。然而,犹如弹簧,压得越重,反弹越大,重压下的乡镇干部,总有一天在 “无所求” 中爆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SS币 +10 贡献 +10 魅力 +10 收起 理由
老党员 + 10 + 10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16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给这篇文章32个赞,太对了,也不知道那么多县直部门、单位是干嘛的,平时该给与支持帮助的时候不见人影,考核就来了。乡镇就是该死的冤大头,县级单位一纸文件下来,乡镇就要搞死,搞不好就背黑锅,搞得好也不见功劳。也不知道现在乡镇干部怎么了,冬天防火,夏天防汛,现在还要防死人,所有责任全部乡镇抗,清明节县里单位放假,端午节乡镇干部24小时值班搞殡改,县直单位舒爽的过节,公平吗?还天天该搞什么反“小四风”,说实话,小四风里乡镇小干部能占哪一条,防走读的道理在哪?干好工作就好了,谁没有家庭吗?县里单位能做到吗?怎么反的?能让我们见到成效?乡镇干部有时去县直单位办事都面临脸难看,他们总感觉高高在上,哪里来的特权?正人先正己!!!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6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百信认为:楼主说的很实在。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大家思考!献计献策吧——把满腹牢骚转化为10条良策,大家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6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分为二看待“干部走读”现象
       对于“干部走读”现象,社会上议论较多,而且大多数是批评性的,认为这些干部脱离群众、作风漂浮、官僚主义,造成行政成本增加和腐败。一些地方党委和组织部门也采取了不少措施试图减少“干部走读”的现象,但是,这些做法收效并不明显,走读现象并没有真正减少,“住读”干部的作风也没有明显改善。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干部走读”这一现象。
  “干部走读”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现行政治体制下不可逆转的趋势   “干部走读”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人口流动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由1978年的不到19%,提高到2007年的45%。城镇化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和成果是农村人口迅速向城镇迁移,由农民转变为市民,实现职业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这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更多的农村人口愿意迁移到城镇工作和生活。很多农村基层干部和其他农村人口一样,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家庭搬到了县城甚至更大的城市居住生活,一是希望家庭生活环境和条件更好一些,二是希望能够给孩子创造更好的读书和就业的环境和条件。
  “干部走读”是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一是城镇大门向农民逐渐打开,农村人口可以而且已经大量向城镇迁移和流动,大量农村知识青年进城;二是恢复高考制度,使很多优秀的农村青少年通过大中专考试选拔脱离了农村;三是所有制结构和就业创业制度的变化,农村精英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渠道。所有这些已经和正在改变着城乡社会结构,同时深刻影响着农村干部人才的来源和培养。相当一部分农村乡镇基层干部需要从大中专毕业生和城镇在职干部中选拔和培养。而城市机关的中青年干部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文凭和知识水平,但是,缺乏对中国国情特别是农村实际情况的真切了解,缺乏基层特别是农村工作的实践锻炼,处理复杂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足,也需要把他们放到基层特别是乡镇去锻炼。因此,根据农村工作的实际和干部培养两个方面的需要,这些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让优秀的有培养前途的城市机关的中青年干部到乡镇工作。另外,为了避免本地干部可能受到过多的亲情友情干扰而无法正常工作,地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一般都实行异地交流制度。城市干部下派和“干部交流”都是造成干部走读的重要原因。
  “干部走读”是现代交通和通讯发展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交通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乡村公路网四通八达,绝大多数乡村都有通往乡镇和县城的石子公路甚至柏油公路。路好了,公交车、小汽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大量增加,为人们的出行创造了便利条件,城乡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家住城市的农村干部有条件早出晚归出城到农村工作,或者周一出城周五进城地往返乡城之间工作和生活。不断发达的通讯工具,例如电话、手机等,则为返城干部处理各种临时工作和突发事件创造了条件。
  干部脱离群众、作风不实,甚至产生腐败行为,主要原因不在“走读”
  干部作风不实,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走读只是其中一个外在的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干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也即通常所说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体制不完善。
  现在,对于干部的考核、提拔任用的权力主要掌握在上级领导,特别是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主要领导的手中,干部服务的对象普通老百姓在领导干部的升降去留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相对较小。因此,一些干部以领导满意不满意和高兴不高兴为工作好坏的最高标准,“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高兴”,“只要领导一句话,不怕群众万人骂”。向上跑官、要官、花钱买官、不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认真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也就不难理解了。
  干部任期越来越短,有的地方领导干部像走马灯一样更换,少数地方主要领导任期平均不到2年,5年内要换3任领导。人心思走,不少基层领导干部不安心工作,一些人把到基层工作成为升迁的手段。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很容易造成干部的“唯上”甚至“媚上”。
  有人说,现在乡村政权是自上而下的“压力型”体制,即上级政府层层给农村基层政府下达各种指标和任务,县乡两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很多时间用于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任务,特别是带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的达标升级和检查评比活动,占用和分散了基层特别是乡镇干部很多精力,他们倒是密切联系了来检查工作的上级领导,但是疏远了真正需要服务的普通群众。
  现行的权力配置结构和决策体制很容易造成权力向少数人集中,集体决策变成“少数人说了算”。而且现在主要强调的纪检监察、审计等方面的内部监督,对于新闻舆论和群众参与的权力监督重视不够,造成一些领导干部权力过大且有可能失控,花钱随意性大,容易滋生腐败。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和权力监督制度改革
  治理“干部走读”现象的初衷是要促进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减少行政成本,预防和减少腐败,切实方便地为基层老百姓排忧解困,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减少干部走读现象并不能真正达到这一目的。相反,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干部交流制度的推广,干部“走读现象”可能会越来越多。
真正有效的做法是,深化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改革,推动干部作风的转变,防止和弥补因“干部走读”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制度,对于领导干部政绩评价和晋升要赋予老百姓更大的权力,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立健全更加科学的权力配置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具有约束性的决策和执行机制;严格实施干部任期制;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基层实际的工作制度,注意从农村本地选拔和培养乡土干部,增加基层自治的成份;规范财政预算支出,特别是要规范对于领导干部个人用车、交际等行政成本的支出,要公开透明,严格控制;在改革和完善党政机关内部组织监督的同时,加强社会公众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6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泊湖 发表于 2014-6-16 14:59
一分为二看待“干部走读”现象
       对于“干部走读”现象,社会上议论较多,而且大多数是批评性 ...

 走读是个现象,不是什么根本问题。根本问题是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在作风上要管好自己。党员干部要在各方面行得正,坐得端,自然就成为百姓心里的主心骨,强行要求干部必须要住到工作的地方,认为这就能解决执政问题,是幼稚的,更是不合乎法律和人情。试问,你和你老婆因为工作,分居两地,你怎么办?孩子教育怎么办? “走读”是新时期的新现象,我们应该坦然面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6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县领导干部们看后有何感想,我也是一名乡镇干部,在岗位上干了近三十年,说实在的,如果有2001年的政策,我立马提前退休,或者把我们的养老保险办了,我也辞职不干了,我也是人,也想留点做人的尊严。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6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力是部门的,责任是乡镇的”此执政理念是行不通的,你以为只要拿住乡镇人的'帽子"就是拿住了“七寸”,就要一切顺从,呸!你下来看一看,有多少人对那个玩意儿感兴趣?我看呀,是能力不行了,不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6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落叶 发表于 2014-6-16 19:12
既然这么难为啥不该行呢?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

我想楼主的“难”并不是对这份工作本身的不满,而是反映了同一体制内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和表达自己的诉求,放开公务员的身份而言,在这个行业内每个人都有追求公平待遇的权利,都应该反映自己的诉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热爱这份职业、不去好好工作、不干好自己该做的事。可能扯远了点,但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误解,乡镇干部真的不好做,用“在夹缝中求生存”这句话形容也不为过,直面老百姓,直面问题,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很多时候百姓觉得乡镇干部坏,这也能理解,因为乡镇干部当了侩子手,本不应该管的事硬塞过来,却还得随时准备背上一口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7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所反映的事我相信是真实的,目前有些职能部门的官员甚至是职工都有这种膨胀的心理在作祟,自认为高高在上,工作作风存在很大的问题。贴文无非就是发发牢骚,但县委、政府应该要重视这个问题,纠正这些不良的工作作风,使宿松的干部能真正形成一支素质高,效能好的队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7 13: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皖松 发表于 2014-6-17 13:43
到乡里办事一趟没有办好,是你自己不清楚办事程序或者村里没有签署意见导致材料不全;办事可先向村干部咨 ...

可能你还是有点不了解老百姓办事的难处,说重点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是打击你的意思)。事实清楚明明白白为什么还要说办不了呢。通融一下为什么又能办呢,同样的事情为什么有些人一下子就能办呢。你只能代表你自己我也宁愿相信你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希望所有乡镇干部都是好样的。让你们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老百姓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7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摆脱不了“抬尸”的命运,你就干脆用孝子的心态,带着情感,带着责任去抬,或许就能得到你上面的器重,得到本该属于你的政治尊严!       既然伺候不好你的上面,你就干脆服务好你的下面,避免两头不讨好!能得到老百姓的敬重,比上面施舍给你的那一顶纸糊的乌纱更有价值,更有尊严!直到某一天,你也被别人抬的时候,或许你已是老百姓心中一座抬不动的巍峨丰碑!

点评

帖子语气欠妥,让人感觉有点发牢骚的味道。但说的是事实啊。还有,计划生育“罚款”——社会抚养费征收的主体是县级,可是一纸所谓“委托”二字如何?乡镇财政须按月垫缴,否则不发工资。这不是逼良为娼吗?  发表于 2014-6-17 17:21
朋友,发帖人说的是宿松体制内推过揽功、职责不分的事,你得明白啊。你用心体验一下帖子的内容,如果你也是在乡镇干部的位置上,整天要你去干违心的事,你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了。  发表于 2014-6-17 17:10
好!  发表于 2014-6-17 16:04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7 15: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乡镇干部都觉的委屈,那老百姓不更委屈吗!最起码你们死了还可以拿到一笔丧葬费。老百姓死什么都没有你们帮他抬一下又怎么了。拿工资的为人民服务都觉得委屈吗?

点评

你知道吗?发帖人说的是有人拿专项工资却不干活!再说,死后能拿到丧葬费的远不止乡镇干部啊。  发表于 2014-6-17 17:26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7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决策也好,群众意见也罢,最终是化解矛盾。“为人民利益服务"应当是件荣耀的事!乡镇领导工作头绪多,有点像消防员,哪里着火往哪冲(总不能让将军冲在最前面),辛苦是肯定的,或许没有基层领导化解社会矛盾,看守所要天天扩容。社会和谐进步离不开领导的正确和群众的信任,理解万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7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好了,防走读风,我看是放屁,县机关的,早上8点半上班,我们早上7点出发,你们中午11点半下班回家吃饭,我们中午从不休息,你们下午5点半下班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我们下班回去就是走读风,请问这是哪来的道理。
    上级下发无数禁令,这个对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作风问题起到了好的监督效果,这个我们举双手赞成,但是我问你,国家劳动法规定的双休和节假日还有8小时工作制,怎么乡镇干部不是中国公民还是不是劳动法保护对象?
    再说走读风,我们基层干部下基层走村入户那是理所应当,工作需要晚上加班也无可厚非,但轮不到你们那些大老爷说啥我们走读,那我问你,县直机关的每周需要在单位住宿4晚吗,为什么你们回家不叫走读,我们回家就成了走读呢?要不,县机关大院的那些闭门造车政策的制定者,您老到乡镇来呆呆,也好响应下习主席的群众路线啊。
    你们的孩子每天三餐可以吃到自己烧的可口的饭菜,你们的儿女每天可以享受晚上父母的宠爱,我们的孩子呢?每周在乡镇住4晚,我们的孩子就不是人了?我们的孩子就不该还是就不配享受父母的关爱了呢?如果夫妻双方都在乡镇工作,那他们是不是就该把孩子寄养到亲戚家或者是寄养到你们那些制定政策的大老爷家呢?
     那些匿名的马甲别扯那些没用的,基层的工作不是因为你们的考核我们才做的好,我们做每一份工作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都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更对得起国家干部这几个字,你三天两头跑乡镇考核有意思吗?你隔三差五到乡镇吃个晚饭有意思吗,尤其是每周五的晚上,我们都4天没回家了,我们都归心似箭,想回家陪陪孩子,陪陪老人,哪怕就一晚上也好啊,你们那些无耻的周五下午来检查工作就不能回家吃饭吗?乡镇一大帮人违心的陪着你们吃吃喝喝,你们是担心看不到明天的太阳还是怕明天吃不到阳间的饭了呢?
    不是我想说粗话,我也不想骂人,只是有的县部门,你们摸摸自己的良心,同样是共产党的干部,拿的同样一份俸禄,你们整天摆出一副臭脸,有意思吗?大家嘴上称您领导,心里骂去你MLGB,您觉得有意思吗?





点评

要觉得这工作没意思,可以考虑辞职下海,是金子走到哪里都会发光的! 何必占着鸡肋一样的位置,天天牢骚会伤身体啊!  发表于 2014-7-1 20:1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8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基层干部的真实写照。我也是个基层干部,坚决拥护中央的决策,但从上往下所有机关都层层加码把压力集中到最基层一个点,我们如何承受得了。机关落实工作很简单,只要经常发文开会传达就算完成任务,但所有的任务最后都是要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的同志去落实,其中的艰辛与委屈领导们知道吗?群众理解吗?

点评

我相信 人在做 天在看  发表于 2014-6-20 22:27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6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同俗献媚、争功请赏的年代,难得有人说真话。

点评

还有什么扯蛋的 不看过程只看结果-----请问:连猪都晓得,没有过程哪来的结果呢?[[/  发表于 2014-6-20 21:39
还有什么扯蛋的 不看过程只看结果-----请问:连猪都晓得,没有过程哪来的结果呢?[[/  发表于 2014-6-20 21:38
严重同意,现在就是缺少说真话的领导 敢于面对现实的能够把乌纱放到一边的一把手  发表于 2014-6-20 21:35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7 1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其计生办那副嘴脸。好像他真的是在生父母一样。不认识的就说是国家政策头头是道。认识的就说不用担心我会帮你弄好(其实礼到自然成)。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7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眼就发现,乡镇人说话直接了当,而县机关人说话鬼鬼祟祟,跟个贴还把自己扮成“老百姓”或“局外人”,作风好坏,一比便明。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1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泊湖 发表于 2014-6-21 08:24
你说的轻巧,我党的形象、老百姓信任党,支持党,拥护党岂是乡镇干部一已之力?老百姓拥护的事情如(提高 ...

      乡镇干部想为老百姓办的事情(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资金)审批权县直紧抓在手、乡镇无权办,想为不能为,群众怨;该县直紧抓在手的为老百姓服务的事情(如计划生育抚养费征收、殡葬改革)推给乡镇并拿考核大棒指挥压乡镇,想不为而为,群众骂;最后乡镇是有责无权,两头受气,这样的干群关系如何融洽?
    建议城乡干部大交流,工作环境交流、工作方法交流,这样才真正体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这样群众的诉求才能真正通过县直部门向上反映,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县直部门的衙门作风!

点评

路线教育应该是为县官们准备的  发表于 2014-6-21 19:0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1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匿名者 发表于 2014-6-20 14:42
你这个小姑娘为什么这么说呢?匿不匿名有关系吗?很少有实名注册的,就是显身别人也不知道他是谁,不必 ...

你说的轻巧,我党的形象、老百姓信任党,支持党,拥护党岂是乡镇干部一已之力?老百姓拥护的事情如(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在耕地上建房等)乡镇干部能作主、能办得了吗?老百姓反对的事情(殡葬改革、计划生育结扎、罚款等)乡镇干部能顶着不办吗?能融洽干群关系的事情无权办,不能融洽关系的事情逼着办,在此体制下乡镇公务员如何能处理好干群关系?

点评

说白了 就是县官为了政绩逼乡镇为娼  发表于 2014-6-21 19:00
清晰透彻 入木十分  发表于 2014-6-21 18:59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7 17: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透过现象看本质 发表于 2014-6-17 11:55
真正要问的是县直部门为老百姓做了啥,逼着乡镇做群众不愿接受的事,还要乡镇背“黑锅”,又做“婊子”又 ...

管好自己就够了,县直做事没做事是你乡镇干涉的吗。什么叫职责,难道不记得最下面一条有,领导交办的其它各项事项吗。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8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聿丝 发表于 2014-6-16 15:04
纯粹有感而发,谢谢网友的理解、支持和鼓励。

发的好!是乡镇干部的真实写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6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看来,乡镇干部也不好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6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好了,就殡改来说,一个月不分昼夜24小时待命,什么星期天,什么国定节假日,通通靠边,另加抬尸守夜,造孽,这么搞下去早晚吃不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6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型期的乡镇干部并没有外人眼里的光鲜。希望社会多一份理解和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6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一见的“真文、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6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6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6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6-15 21:21 , Processed in 0.034401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