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油天油地] 谁再诗中写宿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7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博览群书,历史知识渊博,实属难得,令人敬佩。诗题“再”字是“在”字打错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敬爱的海门天柱先生:
我翻开网上一查,又可学些东西。如张振华同志的《宿松古今纵览》,诺亚方舟的同志的《方氏宗谱源流序》。可是,我没有找到李白诗里的闾丘叫什么名字,白居易《立碑》讲望江县令没有立碑还留下麹信陵一个名字。李白《赠闾丘宿松》这样一个千年难得的贤德的宿松县县令没有留下名字,总是一个遗憾。
纪念闾丘县长
望江不立碑,宿松未记名。
都是清知县,哪来雪花银。
升迁张小青,接待孚玉人。
企盼王华好,仿效行不行?
天宝七年(公元748年)。这年李白48岁,抱恨去京也已4年多了,抑郁中渡江到达安庆潜山县,游览了天柱山,并写有《江上望皖公山》一诗。
天宝十四年乙未李白到达宿松拜访了宿松县令闾丘,见
受到厚待。据《宿松县志》载:闾丘在县郊南台寺附近择地与李白筑读书台(今遗址尚存“太白书台碑”)。此时,李白写有《赠闾丘宿松》一诗,
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剖竹十日间,一朝风化清。
偶来拂衣去,谁测主人情。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
扫地物莽然,秋来百草生。飞鸟还旧巢,迁人返躬耕。
何惭宓子贱,不减陶渊明。吾知千载后,却掩二贤名。
用宓子贱、陶潜治邑的事迹,来称颂闾丘治理宿松县的政德和名声;和闾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清康熙六十年《安庆府志》卷之十二,邑政绩传载:“闾丘,史逸其名,松之贤令也。于何知之?于李白之诗知之。天宝十四年乙未,李白脱永王璘军至邑,诗赠闾丘者二。”从文字中看出,宿松的唐令闾丘,在唐、宋时期,甚至更迟的地方志上都未发现记载。是因为李白的诗才知道唐代宿松有个贤令。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写《赠闾丘宿松》
李白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二月到太湖避难于司空山古寺。     可正当李白被安庆的秀美山水、古朴民情陶醉时,一个晴空霹雳,他因“附逆罪”,被投入浔阳狱中。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秋天。入狱不久,就被宣慰大使催涣、御使中臣宋若思等人营救出狱,暂获保释,来宿松县“养病”。
“养病”期间,他再次造访了闾丘府居,此时闾丘已辞官,在宿松城东门外的沙塘陂隐居。这样的隐逸生活,令李白倾羡不已,写下《赠闾丘处士》一诗
《新唐书·卷202·李白传》载:“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说明多次往返宿松与浔阳(今江西九江)之间,
在《赠闾丘处士》一诗中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乃在沙塘陂”,陂可是多音字,bēi,pí,pō,看诗中押韵,我认为应该读pí,陂,水边的意思。那么沙塘陂在哪里,闾丘、闾丘居士叫什么名字?绝对不是破凉雪镇沙塘湾。是县东22.8公里的许岭沙塘洼吗?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白终以“附逆罪”被流放夜郎。次年,行至巫山被赦,转身东下,畅游了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之后,复往安庆。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其时已61岁。遇赦回舟,欣喜若狂,行至安庆长风沙(今安庆市附近江边),宣城窦长史来迎接他,与之同游江上,李白兴起,
即作《江上赠窦长史》一诗:
汉求季布鲁朱家,楚逐伍胥去章华。
万里南迁夜郎国,三年归及长风沙
闻道青云贵公子,锦帆游戏西江水。
人疑天上坐楼船,水净霞明两重绮。
相约相期何太深,棹歌摇艇月中寻。
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
后一年,床头万卷诗草,重病缠身,死于当涂县采石矶。宝应元年,为当涂令,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公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
《宿松县志》载:“南台山有南台寺,太白读书台在寺西北,唐县令闾丘氏筑,清同治九年(1870)立碑。寺右有对酌亭,是李白与闾丘对酌处”。

《宿松古今纵览》张振华同志说《(全唐诗卷十)赠张相镐二首》有757年九月李白病卧宿松,十二月,李白终被判罪长流,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据传,李白离开宿松时,闾丘处士送行至南台山下,在一小岭为李白饯别,后人名为“饯客岭”。
我想“饯客岭”。是不是宿松千盖岭。则闾丘家就可能是许岭的沙糖洼了,如果闾丘居士,也是受到李白的道教思想意识影响,受到朋友李白犯罪的影响,两年后就成了闾丘居士的称呼,既然道教闾丘方远(?--902年)是舒州宿松人,如果知道闾丘方远的家,和闾丘方远的家谱,在李白诗里的闾丘其人,就可以知道的,宿松县志人员应该前往探个究竟。
同时我想在网上问问张振华同志,“夜郎(今贵州桐梓县)”。是不是错了。夜郎是不是湖南新晃?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 “凤凰丹禁里,衔出紫泥书。昔放三湘去,今还万死馀。”三湘,自然是指湖南境内。
新晃,据史书确切记载,秦汉时期新晃乃夜郎属地,唐贞观八年(公元643年)至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设夜郎县,历时108年。
湘江位于湖南,而贵州湘江,是乌江北岸的支流,在贵州省北部,曾经称为芙蓉江,以芙蓉峰得名。宋代称为穆家川,明代始称湘江。明代晚于唐朝开元。贵州石阡县一度叫夜郎,但是贞观元年636年已经废去,距离757年已经121年.比较湘江,不是石阡县就更不是桐梓县,云南新晃侗族自治县的夜郎到公元742年才撤销,距离757年才15年,我想李白应该是流放在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

有位密名诺亚方舟的同志在《方氏宗谱源流序》
“余家居松,肇,自前始祖远公。祖以诗举唐开元进士第一,供奉翰林,预策范阳兵反,迕元宗旨,出为宿松令。永王兵起,以草檄挟李太白。太白逃松,祖奇其才,不为引嫌,相与唱和,又筑台读书。王闻而侦之,祖几不免,乃自弃官,聚沙为陂,种竹为素业,凿清风石为丹穴托导,引以自晦。及肃宗,用郭子仪言,还太白,思祖先,几有知鑑将召而用之,老矣,遂世为松人。”
文中远公活脱脱就是李白诗里的闾丘其人。但是,不能是始祖远公(闾丘方远),如果是闾丘方远,则是死于902年,哪有一个人活到170来岁的?可以深入调查访问方家族谱也可以知道吧!

若依我点度断句,“余家,居松--肇自前始祖远。公祖以诗举唐开元进士第一,供奉翰林,预策范阳兵,反迕元宗旨,出为宿松令。永王兵起以草,檄挟李太白。太白逃松,祖奇其才,不为引嫌,相与唱和,又筑台读书。王闻而侦之,祖几不免,乃自弃官,聚沙为陂,种竹为素业,凿清风石为丹穴托导引以自晦。及肃宗,用郭子仪言,还太白,思祖先,几有知,鑑将召而用之老矣,遂世为松人。”
即便闾丘方远是方家祖先,始祖闾丘宿松县令某某也能成立,我方家在宿松始祖远着呢,(如数家珍,叙述家史悠久),始祖为开元进士,【 终于玄宗提拔信赖的范阳安禄山起兵造反发檄文:东平郡王、骠骑大将军、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奉诏锄奸晓谕天下事:权相杨国忠,逆臣遗孽,冒认皇亲,欺君蒙上,下压群臣,陷害忠良,贪恋成性,非亲不用,贬斥贤能,窃政数年,天下离心,贤退佞进,朝纲颓倾。本王深受皇恩,股肱重臣,为君排忧,为国解困。今奉密诏,立起雄兵,志清君侧,必除奸佞,大兵到处,军民勿惊,各司本职,官吏因循,顺昌逆亡,告诫谆谆,功成之日,富贵共存。】早在翰林为官就反映范阳安禄山有反心,唐玄宗不听,(以忤逆皇帝旨)降级使用为宿松县令。永王李璘起兵,兵败草草收场,带累了李白,李白逃难来宿松,不避嫌疑为之交好,直到祖(闾丘)几次差点躲不过唐肃宗侦查,自己弃官不做,隐居沙塘陂,直到唐肃宗听了郭子仪为李白申辩,有几个知心榜友思念闾丘的,他们想再叫用复姓闾丘为官,但年岁已经老了。这一家从此方,后代一直居住在宿松。

我认为其后人必有一部分人姓方,一部分人姓闾丘。
因为,756年八月到757年十月,郭子仪平叛军。子仪还朝,天子遣兵仗戎容迎于灞上,肃宗劳之曰:“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757年十二月玄宗从四川返回长安。
再之后应该总结前期教训吧,既然郭子仪为李白平冤,闾丘宿松为李白查嫌疑出家居士,就是说李白平反,闾丘宿松也就可以平反,771年已经是唐代宗了,代宗9年天下就是德宗。最迟也不过779年吧,郭子仪(697—781年),还有舒州宿松闾丘方远(?-902年)还在用复姓闾丘。方氏谱说“老矣”,可以是到了代宗末期,闾丘宿松老了,(这里的闾丘宿松指宿松县令,不是姓闾丘,名宿松)。之后必有一部分人姓方,一部分人姓闾丘。

李白(青莲居士)、闾丘(居士)选择道教,可能是一种政治避难。
道教在唐朝已经被确立为国教.在唐朝,一个人如果想成为道士,是很不容易的,需要通过许多审查和考试,其中最终的能否成为道士的决定权在国家机关.
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李耳)被唐朝李姓贵族尊为自己的直系远祖,这无形中就把道教放在了一个无法超越的,无人企及的社会地位上.而佛教是无法与这样的社会地位相比的.
道教的教义是唐朝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因此,凡是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然要熟知道教的东西.同时,这种道教思想是当官的必备条件的优势地位对社会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和广泛的影响,促进了道教思想的普及.而佛教思想从来没有被列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总的来说,道教在唐朝的地位非常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城西街南 发表于 2015-3-7 08:48
先生博览群书,历史知识渊博,实属难得,令人敬佩。诗题“再”字是“在”字打错了吧?{:5_ ...

敬爱的城西街南先生:
谁再诗中写宿松,是谁再在诗里写宿松的意思,免去一个在字,如“谁再在黑板上画图画”句型,宿松语言对此类语句,免去一个在字完全一样。再字没有打错。
李白号称青莲居士,后人称之为诗仙,原来李白已经在诗里写了宿松,谁再写诗赞宿松呢?原来写诗赞宿松为了哪桩事情,诗人怎么样了?诗中有什么遗漏?愚先介绍一下,历史封尘了。接下来《谁再诗里写宿松》就是后来者的刷新。刷新不刷新,自有渴望刷新的意思。
渴望谁再诗里写宿松。有两重意思:
第一层的意思,望再写宿松的诗人如李白一样出名,望出现像闾丘一样的好县长。
第二层意思,通过再写宿松,望找到李白《赠闾丘宿松》里闾丘的真实名字。那个为宿松县出名的宿松县令的名字(古戏曲里把父母官称地名的,如安徽省桐城县令某某,就直接称桐城县)
祝先生新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8 1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鬼谷子 发表于 2015-3-5 15:04
引经据典,道尽兴衰成败;
说事明理,挥就人物文章。

美文配好对,宝马配佳鞍!好文章,好对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5-17 16:30 , Processed in 0.0183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