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雨同志的伤秋,打开了一条思路。从梦里走了出来。 《夜泊》 云淡风催雁,星寒月近舟。 崇阿燕门远,孤伞独遮秋。 也表现了原题 梦伤秋 清影望孤舟,残荷水上浮。 崇阿飞雁远,冷月白霜头 的背景——雁月舟孤山。 蓑雨同志夜泊,虽然不直接提残荷,我觉得很好,把残荷形象写成“孤伞独遮秋”,简直太神奇了。顶赞。 那句崇阿燕门远,平平通平仄,需要考虑。 我也在蓑雨同志的《夜泊》感染力之下,还原鬼谷子先生原标题,还原蓑雨诗意。做了一下修改。 峁:是浑圆的小山丘。 瘦:是浑圆的小山丘上,草木枯萎的季节的缩影。 对荷:两片荷叶。 双恤顾:互相体恤照顾。 “双对”做下句的“孤独”搭配。 对荷双恤顾:虽然两片荷叶枯萎了,互相挤在了一起。其中有一片叶柄稍微高一点,就像半撑开一柄伞,照顾另一片叶柄稍微矮一点的荷叶。枯萎的荷叶都如此体恤。可以突出人的伤秋来。 再赏蓑雨同志的好句“孤伞独遮秋”。 梦伤秋 峁瘦风催雁,星寒月近舟。 对荷双恤顾,孤伞独遮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