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20|回复: 4

宿松发现一古牌坊 距今211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4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随着宿松老城更新改造工作的深入,为留下老城记忆,穿街走巷的寻找、拍摄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街道和建筑物。  
    5.png
     6月13日下午,在察院弄一民房的院子里发现两根镶嵌在墙体内,保存完整的石柱,上面刻有对联,字迹清晰完整。据热心的房东介绍:这栋老房的屋主究竟是谁他们不知道,但他们从其他老人口中断断续续的听说墙上的石柱和对联是一个弟弟为姐姐撰写的,其中有各种版本的传说,但不能肯定。
1.png
      6月14日下午,与原文物管理所退休干部陈洁、文物爱好者司国庆等人相约前往该地查看石柱对联并对此进行考证。经仔细辨认,石柱上面篆刻对联为:“石柱嶙峋扬苦节  丛祠清净祝长生” 。上联标注:“嘉庆辛未年孟夏月谷旦”,下联落款:“同怀弟葆元顿首拜撰”。经查,嘉庆辛未年距今211年。
2.png
      为弄清石柱的来历和对联的意思,大家根据对联字面的意思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最终陈洁确定该石柱为清朝庚午科贵州主考官的石葆元所撰写。
       为确保不出错误,一行人又与石家后人取得联系查看族谱,当大家翻看石家族谱找到石葆元的介绍时,只见:葆元,字聿臻,号镜心,又号笠村,廪生,乾隆己酉科拔贡,戊申正科举人,嘉庆乙丑科进士,殿试二甲第三名,朝考第二十五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戊辰年散馆考试钦取等第七名,授职编修,充武英殿文颖馆纂修官,书成,议叙奉旨加二级纪录二次,万寿覃恩加一级,钦命庚午科贵州乡试正考官。

4.png
      族谱中还记载辛未年石葆元回乡,其姐适监生张隆弼,旌表节孝建坊并建好善乐施坊。文字不多,却证实了大家的判断。
     陈洁根据族谱的寥寥数语分析:其姐适监生张隆弼,后张隆弼早逝其姐未再另嫁,而是在察院弄这里守节尽孝,同时好善乐施,深受当地百姓和石葆元的尊敬,辛未年石葆元回乡后为其建节孝坊和好善乐施坊并手书撰写对联。

3.png
     有关资料还记载了清道光年间皇家发布的诰命: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考绩疏庸,特重推恩之典;服官资敬,聿推式谷之功。尔石葆元,乃兵都主事加三级石广均之父,世擅清门,代传素业。家风淳厚,垂万冶之良模;庭训方严,启诗书之令绪。兹以尔子克襄王事,赠尔为朝议大夫,锡之诰命。于戏!薄籯金而示诲,世泽常延;锡鞶 带以加荣,天休弗替。
       制曰:官学方成,读父书而继志;爱劳交备,禀母训以扬名。尔张氏,乃兵部主事加三级石广均之母,克树芳型,尤多慈教。著承筐之雅范,早知率礼无愆;寓徙宅之深心,果见克家有子。兹以尔子克襄王事,赠尔为恭人。于戏!彤毫 润,爰推顾复之恩,彩翟流芳,允荷宠绥之典。
       诰命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之宝
      目前,宿松正在启动城市更新老城改造项目,作为有着2200年历史的老县城遗留了为数不多的古建筑,特别是明清年代留下的古建筑群,这些富有地方文化的建筑是不可复制的,相关部门应邀请上级文物管理部门提前介入核查,以此确保有价值的老房、遗物不被损坏,为宿松文化和子孙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发表于 2022-6-15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所言极是,这个不达标,那个没价值,宿松最终就没有一点老城痕迹。从龙湖公园挖古坟的时候宿松文物管理部门的野蛮做法就没有一点专业知识,还是请上级文物管理部门来鉴定一下吧,该留的一定要留,不该留的就拆除,有些东西花钱是买不到的。

点评

千年古木朽,朽木宅门破。昔日风光无,沉舟千帆竟。该去就该去,该来必然来。  发表于 2022-6-15 20:20
既“旌表节孝坊”,又“建好善乐施坊”,可谓有双“坊”存;但不知“双坊”何在、可有文字记载?故“书虫”们可据此而考,以显功积德。  发表于 2022-6-15 2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6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查询:石葆元,字镜心,宿松人。清朝官员。嘉庆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著有《清贻馆遗稿》
是文物就应该进行保留。正如楼主所言,有些东西是花钱买不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6-1 19:47 , Processed in 0.02261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