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苦,上台来发言 文革怪事扯齁疲,右派拍出引路旗。 忆苦思甜言炼铁,前躬后仰做鸡啼。 莫非日寇拉夫去?那阵饥荒谢少奇。 话不符题先住嘴!伊还在泣我的姨。
注:姨-姨娘。太湖人把娘叫姨。 1966年8月上旬,中共中央召开毛泽东亲自主持的八届十一中全会,这是一次推进“文革”的会议。毛主席公布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所谓“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 是北京大学聂元梓牵头写的那张冲击校党委和北京市委的大字报,这个聂元梓后来和林彪、江青、康生这些上层人物的矛盾激化,坐牢。1983年批林,又说与林彪四人帮有关系再坐牢,1986年11月释放。聂元梓的故事滑稽不?
毛主席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和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评论,写得何等的好啊!请同志们重读一下这张大字报和这个评论。可是50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同志,却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打下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围剿革命派,压制不同意见,实行白色恐怖,自以为得意,长资产阶级的威风,灭无产阶级的志气,又何其毒也!联系1962年的右倾和1964年形‘左’而实右的错误倾向,岂不是可以发人深省吗”?
他老人家,批评了那时主持中央常委工作的刘少奇等人。 随后,全国人民都说自己是“红卫兵”,一齐批判刘少奇。就说刘少奇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三和一少。不好。不管是不是权宜之计,(可以权宜经济搞活;可以权宜救农民以饥饿;可以权宜解国际紧张气氛,),只要偏离了共产主义目标,也反正不管最先是谁提的,因为刘少奇是领导头目,就批他。就把所有的罪加给他,甚至可以联想推论出所谓政治阴谋,安在他头上。要把让出去的领导权还回毛主席。就是心怀一个忠字,就是反帝反修,就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好滑稽。
一九五九年四月十八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同意毛泽东不再担任国家主席的提议,选出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兼国防委员会主席。 1959年4月份刘少奇主席“自由租地、自由借贷、自由雇工、自由贸易”。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工作会议。中央、中央局、省、地、县(包括重要厂矿)五级领导干部,共7118人,人们习惯地称这次会议为“七千人大会”。 经历三年困难局面后,中共中央决定为了渡过难关,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提高认识和纠正工作中发生的“左”的错误,总结在开展“大跃进”的同时。严重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仅仅一两年的时间,出现了全国性的大饥荒!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后来被指责为右倾。
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提出: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包产到户。当时刘少奇支持。后被指责为单干风。
1962年鉴于国家经济困难的状况,中联部部长王稼祥建议:对外关系方面应该采取缓和的而非紧张的政策,继续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在国际斗争中不要四面树敌;在同苏联的关系上,要抓住团结和反分裂的旗帜,防止双方的斗争直线尖锐下去。应“把和平运动的意义讲够”,不要只讲民族解放运动,不讲和平运动。同时提出在困难形势下中国对外援助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后被指责为赫鲁晓夫式的三和一少。
文革时期,宿松上下没有多少新鲜词,只有批判刘少奇,保卫毛主席。只要是说话,很像绕舌,几句话就绕到批判刘少奇的话题上去,交易购物、人际对话,也很像绕舌,几句话就绕到“毛主席说......”话题上去。比较滑稽。
为了不再吃第二遍苦,不再像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半封建半殖民地三座大山下压迫那样,红卫兵的方法就是忆苦思甜大会。有的农民说着说着就不符合题目了。就说大跃进时候如何苦,谁谁的责任田政策救了命。特别滑稽,比滑稽戏还要滑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