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湖公园墓群之赐进士出身的谜团解开了】
宿松近代史开始,不能没有石之琮、石褒元、石广均、石绳簳、石长裀的家族史。 尤其是石长裀墓志铭, 以及石之琮迁葬碑志。 必须搞清楚墓志铭的落款“赐进士出身”签名者是谁?必须搞清楚墓志铭所谓“余大夫”真实姓名。 ****** 通过图片判断实物 因为卡在碑的下端左右角,字迹模糊不清。判断是因为上面有粘接剂附着物。其粘接剂应是为着向上竖立放置,粘接支撑它的稳碑石用的。 兴许事后觉得墓碑暴露有所不妥,去掉稳碑石,单单埋藏了碑志墓志铭。在剥开粘接剂脱离稳碑石,致使字迹,斑驳陆离~看不清了。 网上百度一下,照片相对较好,能看清“余先大夫久某,某某某”,落款朱某某,第二字有走之底,第三字好像繁体鸟字,能见四点。 于是我展开历来《进士题名碑录》查找。 从光绪二十年以上,超过光绪四年,包括作者是赐进士出身“朱某某”,作者的父亲~“余大夫久某、某某某”。历次的皇考赐进士。漫山遍野地找寻。终于眉目清楚了。 这个写碑文的人,父子都是浙江余姚人。 写碑文的人,名字叫做朱逌然。走之底内一个卣字,读yōu,悠然的悠字音,这是一个不常见的字,可能论坛字库不支持生僻字,做一下说明。查找字符,见—— 【符号CJK统一汉字表,上字符代码(G):900C 输入快捷键:900C, Ait+X键】。 朱逌然(1836-1882)浙江余姚人,一作义乌人。字肯夫,亦字肯甫。号味莲,室名孱守斋。同治元年壬戌进士二甲第十三名。受翰林编修,督湖南、四川学政,所致有声。官至詹事。受翰林编修,督湖南、四川学政,所致有声。官至詹事。 1857年朱逌然,将岳麓湘水校经堂改为书经书院。 1882年清光绪八年,朱逌然,倡议建立“船山书院”,衡州乡坤彭玉麟、王之春、杨概、程商霖、蒋霞初等集捐,将王船山出生地衡阳城内王衙坪的“船山祠”,创办为“船山书院”。 朱逌然,卒于四川任。 他的诗词落款,一般标记为——味莲朱逌然 朱逌然,的父亲朱兰,字久香,号耐庵。 朱兰[1799---1873] ,字久香,号耐庵,余姚朱文治之子,清道光九年已丑科李振钧榜进士第三人。.朱兰探花及第。后授翰林院编修,散馆大考获一等,以记名御史候补。 道光11年,京察大考获二等,赐文绮,命入内赋诗,道光帝阅后以朱兰“非独学问好,人品亦好”宣谕朝臣, 道光14年,朱兰出任广东乡试主考,后又提督湖北学政。 道光19年,因父年迈,奏请回乡。父去世后,朱兰丁忧服阙,直到道光28年,朱兰补原官。后授国子监司业,教习庶吉士,累升为詹事府詹事,充日讲官, 道光30年,出任会试同考官。 咸丰元年,朱兰越级升任内阁学士,直文渊阁,充朝考阅卷大臣,署工部左侍郎,后以继母年老多病告归。 咸丰三年,太平天国事起,朱兰奉命在原籍筹集团练粮饷。 【当时余姚团练首领谢敬,因镇压十八局造反有功。但独任代理的候补道台胡某,却因以乱民声势高涨,想杀谢敬以抚乱民,但朱兰深知谢敬是可平定乱局的功臣,故力保谢敬。结果,因此与胡某结怨,后胡某以“大员朱兰在籍,却不能劝化乡愚”向上参奏,结果,朱兰被降四级调用】 同治元年,同治帝起用朱兰,授三品京堂官,第二年授太仆寺卿,提督安徽学政。 同治三年再任内阁学士, 同治六年,朱兰以竣修墓地回籍,后因病不再任职,同治十二年去世。 【信息来源】见余姚论坛《民协之窗》 姚江文献拾遗{21}:《余姚籍探花朱兰》 发表于2005-3-24 20:28:00 作者“汝湖旧渔”宁波人。 唰!关于赐进士出身的问题弄清楚了,用围棋术语形容一句:“终于收官了”! 但是赫赫有名的朱逌然父子与宿松石长裀有什么样的事情纠结,以致为石长裀和石之琮写碑文呢?【待考】 【续后】 宿松县龙湖公园出土墓葬群,有“赐进士出身”的两篇碑铭,附录于后。 因新证据,新发现,改写了赐进士出身的签名。则同时需改写:第1楼、第10楼、第11楼、第22楼、第25楼。第26楼、第二十七楼赐进士出身的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