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石姓与湖南提督学政朱逌然是何等关系?】 朱逌然一任湖南提督学政,您如果不知底细,宿松石家,与他们八竿子不沾边,是什么原因两次出手为石姓人写墓志呢? 请听我重新读第二块碑铭。 百度上保存的图片相对清楚一点,先前有个别模糊字,我判错了。经仔细揣摩前后文字搭配,进行纠正。其中意思,跃然纸上。再也不会误以为少转折词“而君”的笑话。从而修正了第25楼的错误。 ****** 我们并不能以现在人的思路,去讲究古时候人与人的关系。 何亲何疏? 何厚何薄? 如今,不是同父共母,不称兄弟。 而在晚清同科,被同一个考官选中的进士,就那么,朱笔一点。好嘛!就是他的门生、门下。 而同科进士之间,有的就成了患难兄弟。 碑文交待明白,“呜呼余自同治乙丑得悟君于京邸时,余先大夫督学皖郡”, 此话题就扯上他们与石长裀起先是怎样建立的关系,为何成了“铁哥们”。 朱逌然同治元年壬戌科进士第十三名。 “呜呼余自同治乙丑得悟君于京邸时” 石长裀生殁(1838——1872)34岁, 石长裀27岁时,也就是同治乙丑年(1865)得晤朱逌然, 同治四年乙丑科一甲二甲三甲,整个榜文,没有一个是姓石的。 石长裀参加了考试,可是榜上无名。 同治元年朱逌然的父亲朱兰重新复出。同治二年癸亥, 授太仆寺卿,提督安徽学政。 《碑文》“同治癸亥所取得士” 晚清把秀才叫做秀士,意思是,石长裀在同治二年才考取秀才。 《石长裀列传》“领同治甲子鄉薦”。 这是未经乡试,直接推荐的举人。而不是乡试考取的举人。 谁推荐的呢? 安徽督学,为安徽举子,呈上报考生名册,准备同治四年开考,其中就有石长裀。 不成想,石长裀在京师会试考场,没有发挥好。名落孙山。连提督学政朱兰也觉得可惜。 提督学政,有恩于石长裀。这样一来,少不了要答谢。 这才见到了提督学政的儿子朱逌然。 而朱逌然生于1836年,比石长裀还大两岁。并不能像碑铭中说朱逌然是弟弟。 他们没有八拜之交。没有分出谁是大哥。 两人三十岁以下,心心相惜~高考不易,熟悉而且体谅。 就在这一年,1865年,朱逌然提拔为翰林院编修,任湖南提督学政。 石家与朱逌然,你来我往,建立了友好关系。 在石长裀死后,谦称弟,而且《碑文》说“余先大夫督学皖郡,受知者固多,而公念师情,未有与君若者”。 用现代文,说:我的父亲是督学,非常熟悉自己门下的教师,公念师情,还没有谁能够像您一样。这句赞美词,是朱逌然对石长裀很高的评价和敬佩之情。 【续接】 第二块墓志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