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HJANX

[楹联天地] 石长祐不是石长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宿松石姓与湖南提督学政朱逌然是何等关系?】
朱逌然一任湖南提督学政,您如果不知底细,宿松石家,与他们八竿子不沾边,是什么原因两次出手为石姓人写墓志呢?
请听我重新读第二块碑铭。
百度上保存的图片相对清楚一点,先前有个别模糊字,我判错了。经仔细揣摩前后文字搭配,进行纠正。其中意思,跃然纸上。再也不会误以为少转折词“而君”的笑话。从而修正了第25楼的错误。
******
我们并不能以现在人的思路,去讲究古时候人与人的关系。
何亲何疏?
何厚何薄?
如今,不是同父共母,不称兄弟。
而在晚清同科,被同一个考官选中的进士,就那么,朱笔一点。好嘛!就是他的门生、门下。
而同科进士之间,有的就成了患难兄弟。
碑文交待明白,“呜呼余自同治乙丑得悟君于京邸时,余先大夫督学皖郡”,
此话题就扯上他们与石长裀起先是怎样建立的关系,为何成了“铁哥们”。
朱逌然同治元年壬戌科进士第十三名。
“呜呼余自同治乙丑得悟君于京邸时”
石长裀生殁(1838——1872)34岁,
石长裀27岁时,也就是同治乙丑年(1865)得晤朱逌然,
同治四年乙丑科一甲二甲三甲,整个榜文,没有一个是姓石的。
石长裀参加了考试,可是榜上无名。
同治元年朱逌然的父亲朱兰重新复出。同治二年癸亥, 授太仆寺卿,提督安徽学政。
《碑文》“同治癸亥所取得士”
晚清把秀才叫做秀士,意思是,石长裀在同治二年才考取秀才。
《石长裀列传》“领同治甲子鄉薦”。
这是未经乡试,直接推荐的举人。而不是乡试考取的举人。
谁推荐的呢?
安徽督学,为安徽举子,呈上报考生名册,准备同治四年开考,其中就有石长裀。
不成想,石长裀在京师会试考场,没有发挥好。名落孙山。连提督学政朱兰也觉得可惜。
提督学政,有恩于石长裀。这样一来,少不了要答谢。
这才见到了提督学政的儿子朱逌然。
而朱逌然生于1836年,比石长裀还大两岁。并不能像碑铭中说朱逌然是弟弟。
他们没有八拜之交。没有分出谁是大哥。
两人三十岁以下,心心相惜~高考不易,熟悉而且体谅。
就在这一年,1865年,朱逌然提拔为翰林院编修,任湖南提督学政。
石家与朱逌然,你来我往,建立了友好关系。
在石长裀死后,谦称弟,而且《碑文》说“余先大夫督学皖郡,受知者固多,而公念师情,未有与君若者”。
用现代文,说:我的父亲是督学,非常熟悉自己门下的教师,公念师情,还没有谁能够像您一样。这句赞美词,是朱逌然对石长裀很高的评价和敬佩之情。
【续接】
第二块墓志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块墓志铭

诰授奉直大夫甲子举人内阁中书加四级石君洊蓭墓誌。
君讳长裀字孚中号洊蓭,姓石氏。
余先大夫久稔门下师,督学安徽。
同治癸亥所取得士,旋中甲子举人,就职内阁中书。
曾祖乙丑翰林,贵州正考官,崇祀乡贤,讳葆元,葬邑东南乌池石家湾。
祖丙戌进士,兵部主事,崇祀乡贤讳广均,葬乌池忠节寺旧基。
癸卯举人,中书舍人,讳绳簳,则其君父也。
今合墓同葬于此
君聪慧过人,诗古文词皆雍容华贵。不落恒蹊。
尤存心爱物,遇困乏无可告者,必加意周全。
邑中每遇灾祲jìn义举,克继先志,且缕陈艰苦状,力请有司拯救也。今贵里犹称道弗衰。
君配姜宜人系出怀宁四川广安知州优廪贡生,姜公凤仪女。葬排山庄殷角山享堂屋之旧基。
副配方氏,守节待旌。
君生于道光戊戌十二月廿日寅时,卒于同治壬申五月初五卯时。
立弟长祐次子崑为嗣。
光绪四年岁次戊寅,十二月廿二酉时,将安葬上排山庄孟家垄庄屋旧基。
山向辛乙兼酉卯
呜呼余自同治乙丑得悟君于京邸时,余先大夫督学皖郡,受知者固多,而公念情,未有与君若者。
今在湘南,闻君佳城将关,求由放臣卿,一吊悲悼其能已耶。爰执笔以誌之。
铭曰
眷怀大雅,品重圭璋。文行兼备,纯懿安详。水旱洊至,邑遇灾荒。
力图账济,劳怨是当。宜乎嘉誉,颂编珂乡。佛宫灵佑,后昆寝昌。
赐进士出身
日讲起居注官
翰林院侍读
就任湖南学政

世愚弟朱逌然顿首拜撰

【续接】
第一块墓志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块墓志铭
诰封奉直大夫石公翰亭大人讳之琮字礼苍候选布政司理问。君造,生于雍正乙卯年五月二十九日亥时,卒于嘉庆壬申五月十七日戌时,寿七十有八。以子葆元贵,诰封奉直大夫,翰林院编修加三级。配杨氏,诰赠宜人,先公卒,葬湖北黄梅县考亭镇毛栗山。山向庚申兼卯酉。
子四
铭功邑庠生
葆真邑庠生,出嗣菊亭公
纪常,候选盐大使。
葆元,嘉庆乙丑科进士。翰林院编修。
孙四
熠yì早卒
广业,即用刑部司狱。
广誉候补布政司历。
广均,道光丙戌科进士兵部职方司主事。
曾孙九
元孙二十四人。
来孙三十九人。
礽réng孙二十九人。
公向葬于本邑之西长溪庄大新屋后之莲花地。今改葬东关外长岭岗罗家屋基址山阳。
地师令本家勋铭。吉卜光绪甲午年十月二十一日甲子日乙丑时地形祥云捧月山向甲庚兼卯酉。
铭曰:
仰令门之世德兮,公独笃于穹苍。
老耂lǎo而恤孤兮,孝耇gǒu超越夫寻。
常仁而富,富而仁兮,惠爱充溢乎梓桑
传邦更继绍兮,品持重夫圭璋。
虽未克以功名显兮,之厚者流光……
名口口口标翰苑兮,孙尤列宿应夫部郎
曾元来之后起兮,科口口口口联芳。
延嘉誉兮遍珂乡。改卜吉兮后嗣昌。
赐进士出身,翰林编修,
工部左侍郎,
提督出任湖南,
味莲,朱逌然三叩撰
秉甲敬书

注:
碑文上耂下面多一笔~竖弯钩。就是说,比老字少写一小撇。
口口口
口口口口
是看不清的,或说是已经被粘接剂毁损的字痕。红颜色标记的字,本次看图之后,改写的。
上文末尾【续接】“第一块墓志铭”,笔误,应该写【续接】“第五块墓志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3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禄寺署正】
一部地方志,它的深沉,总是那么含蓄着它的美。看民国十年《宿松县志》,有时欲言又止,有时欲罢不能,其中几多点缀,有的像朝服上的补子,有的像花郎肩挎的褡裢,褒贬不一。绘声绘色,可见民国宿松县志班子下了些功夫。那安庆作省会,宿松县前任县长俞庆澜接任县长刘昂,前两年设置了皖南镇守使署,那刚从日本留学毕业的刘昂,接任县长,兼任皖南镇守使署诸议官。着手修县志,说那年并不太平,恐怕后生们站出来说太平续谱,盛世修志,没有不太平的,诸位,还记得袁世凯大头银元吗?背面两株交叉的稻穗,人称嘉禾,故名嘉禾银币,发行量7.5亿元之多,那幌子1916年称洪宪皇帝才83天王,1921年都民国十年了,江南钱币局还铸造那么多袁大头,一个货币的发行量增大,标志着物价抬升和购买力的反差。1925年国父孙中山先生去世,此时1921年健在,1916年袁世凯洪宪皇帝倒台了,你江南制造钱币局,铸造那么多倒台的袁世凯大头银元干什么?还说什么太平盛世么?(从略)
言归正传,说光绪癸卯举人俞庆澜留学生刘昂修志。关于石长裀一家,你不仔细看都会错过历史考究的机会。
若要问:
一、石长裀的大哥是什么时候改名石咸的。
石长裀的大哥石长祜,咸丰十一年《石长裀列传》名叫石长祜,候选光禄寺署正,之后什么时候改名石咸了。而且从实质性的“光禄寺署正”,反而变成“候选光禄寺署正了”
须知——官名是正式的职位名称,而候选官名则是指那些正在竞选担任某一官职的人的名称。
哪有已经是官了,若干年后,才开始竞选这个官呢?
而且石长祜从十六岁参加考试未考上(因此患病了)活到了六十一岁寿终。
从十六岁就患病到六十一岁死这个病都没有治好,岂不是病入骨么?什么病呢?
光禄寺署正六品官。与皇家配餐,杀牲口祭祀,群臣分享肉食有关,身体不健康一票否决。
模拟作品《榘生公传》先君卒,孙三人:
长祜hu,光禄寺署正。
什么叫做曾国藩给石广均写《榘生公传》啊?
不过是《宿松县志》卷三十六上,列传,名贤第十一页石褒元,第十四页《石广均序》摘录而已。县志说《石广均序》(稿志俱入《儒林》。
要说与湘军扯上关系的是石广均的大女婿帅远燡。
帅远燡的姐夫是赵文凯的孙子赵复泰。
帅远燡的爷爷帅承瀛探花,
赵文凯是状元
都在嘉庆元年丙辰科第一甲。
帅远燡投奔曾国藩,被石达开太平军杀了。
晚清儿女亲家不就那么回事吗?
帅远燡  祖父帅承瀛为嘉庆元年(1796年)丙辰科探花,官至浙江巡抚。
帅远燡
为道光十七年(1837年)拔贡,因父丧未能赴科举。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帅承瀛病卒,道光帝念及旧臣,特赐远燡为举人。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帅远燡考中丁未科二甲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且不说咸丰二年打鄱阳湖,曾国藩逃之夭夭。
若要问:
二、那《榘生公传》石广均逃跑去了楚北,你道楚北什么地方?
石广均去了黄梅县段窑大女婿家,离宿松龙湖很近。
想当初,石夫人出嫁,好不热闹,上百亩良田,划归黄梅佬帅远燡。
咸丰七年,石广均大女婿突奔曾国藩,掌握了千把湘军,遇石达开,秀才遇到兵。大刀长矛,怎能敌石达开红衣大炮,大女婿帅远燡死之江西东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17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HJANX 发表于 2025-4-2 21:52
第五块墓志铭
诰封奉直大夫石公翰亭大人讳之琮字礼苍候选布政司理问。君造,生于雍正乙卯年五月二十九日亥 ...

赐进士出身,翰林编修,
工部左侍郎,礼部口口口
口口口叁叩撰
从网络图片上看不清楚第五块碑文落款。绝不是~味莲,朱逌然,朱逌然(1836—1882),字若模,号肯夫,朱逌然不在礼部任职,而且在光绪八年就死了,就是说光绪四年给石长裀写碑铭之后四年,就死了。这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月,朱逌然不可能为石之琮(翰亭公)写迁葬誌。必然另有其人。能在光绪二十年,又是翰林编修,又是工部左侍郎,而且在礼部挂职的人,全国没有几个,宿松石姓大户,如果后人耐心查找那个,一定能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1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给翰亭公石之琮写迁葬墓誌的工部左侍郎,如果是北大许校长,宿松县龙湖公园墓葬群所有的谜团,都解开了。
宿松古墓6块完整墓碑揭秘墓主身份
宿松县百姓论坛
2018年05月28日 08:38 安徽
——
这篇贴子的第一块是迁葬墓誌石长裀,光绪二十年甲午,公元1894年农历十月二十一日甲子日乙丑时,原上排山庄穴土潮湿,迁葬到邑东关外长岭岗罗家屋故址祥云捧月。附葬在翰亭公穴右,甲庚兼卯酉向。弟石长祐之子秉崑更名秉甲为嗣子。
落款是长祐譔,称呼翰亭公为高祖考。(高祖石之琮,曾祖石褒元,祖石广均,父石绳簳,玄孙石长祐。辈分称呼正确,立弟石长祐之子秉崑为嗣子,而男秉甲敬书,标注在迁葬墓志后面,显得不伦不类。
——
第二块墓誌是石长裀死于1872年同治十二年壬申五月初五卯时,于光绪四年1878年戊寅十二月二十二日酉时(死后五年半)始葬于上排山庄孟家垄庄屋旧基。附葬于父石绳簳墓旁,辛乙兼酉卯向。
落款是赐进士出身,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就任湖南学政,世愚弟朱逌然顿首拜撰
——
第三块碑,是皇清例赠登士郎石铭功,21岁死于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年正月初六日, 1837年,道光十七年丁酉年四月乙巳月初六日癸丑日癸丑时(死后五十九年又三个月)下葬湖北黄梅县北龙坪镇之杨家山门前坞。与弟圜公石纪常合墓居穴左。癸丁兼丑未向。立石纪常长子石广业为嗣子。
——
第四块碑,是石铭功(碑文图片剪切看不到石铭功,因为有第三块碑佐证,第四块碑必然是迁葬石铭功)光绪二十年甲午,公元1894年农历十月二十一日甲子日乙丑时,视杨家山穴未尽善,迁葬到邑东关外长岭岗罗家屋故址祥云捧月。附葬在翰亭公穴左,甲庚兼卯酉向。
——
第五块墓碑诰封奉直大夫,侯选布政司理问,翰亭公,起先是葬在,本邑之西长溪庄大新屋后之莲花地。光绪二十年甲午,公元1894年农历十月二十一日甲子日乙丑时,改葬到邑东关外长岭岗罗家屋故址祥云捧月。翰亭公讳之琮字礼苍。生子四,邑庠生石铭功,邑庠生石葆真(出嗣菊亭公石之璋)刑部司狱侯选盐大使石纪常。嘉慶十年(1805年)乙丑科殿试金榜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三名,翰林院编修,贵州正考官,石葆元。翰亭公以葆元贵而诰封奉直大夫。
末了有三个字“秉甲譔”不伦不类
——
第五块碑写碑铭落款的是,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工部左侍郎。这里我想起了北大一位校长许景澄。6月17日他公开反对慈禧太后利用义和团打击外使馆,被捕,“各国联军行将入都,事不堪问矣,日后和约之苛不待言,君等当预筹之。”义和团数万人云聚,联军大队到来之前,使馆的卫队开始主动出击寻衅,与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发生冲突。1900年6月20日,矛盾迅速升级。引发八国联军庚子一役,7月28日,许景澄被以“勾结洋人,莠言乱政,语多离间”等罪名,与袁昶同时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大清兵败。
续接宿松县志关于石秉壬在京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1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秉壬在京师
许景澄:光绪年间进士,历任工部侍郎、礼部侍郎。
宿松县石姓大户,能人很多。
比如讲石秉壬,由县志得知,他是备考历史系的,“正史,喜两汉,鬻yù南北朝,旧唐,新五代,而于辽、金、元三史,明史,搜讨尤力。视为切用。
譛Jian地理、政事,皆此取资。
此外,《涑 sù水通鉴》、《肃通考》并服习久之“。“举学至京师……甲午乙未闲习京”。
宋神宗去世,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以哲宗年幼,临朝听政,重新启用司马光,拜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那是因为司马光守旧,与变法相碰撞的时代。
石秉壬,“举学至京师……甲午乙未闲习京”。之后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五年他去了哪里?县志上说,朱绍文、张灿奎,晨夕聚合,讲贯之。“是科,同捷李取中也。独壬屈”。
讲石秉壬与几个考生在一起讲韦纯(字贯之)的故事。
诸位,韦纯(字贯之)干什么的知道吗?那可是唐宪宗的工部侍郎啊?
比较光绪戊戌维新失败后,庚子兵败,辛丑条约时期。还来讲司马光《通鉴》,语句就犯敏感了。
一个工部侍郎许景澄在菜市口处死了,
你石秉壬还在讲唐宪宗的工部侍郎韦贯之的故事,
“是科,同捷李取中也。独壬屈”。就是必然的。
许景澄死了,如果为石之琮写迁葬墓誌的,就是这个工部左侍郎许景澄【(1845年—1900年),原名癸身,字竹筠,生于浙江嘉兴,同治年间进士】。这个碑文就得深埋地下,
这也是,从东北新城龙湖公园墓葬群出土了光绪二十二年的银锭的解读。
而且菊亭公石之璋,也在这个时候迁至石长裀的右边。
说他是后迁入的依据是:
1、葬向与其他三棺不同,内甲山庚向,为甲山庚兼卯酉向。
2、他的碑文不再是迁葬碑文,而是用保留旧碑文榖旦二字,字体~加粗、隶书。
而其他署名,字体是儒宋体。
3、落款其中就有来孙:秉甲秉壬。显然第六块墓碑的称呼是天祖考,
4、既然第五块碑,第一块碑石长祐称“高祖考翰亭公”。则知来孙秉甲秉壬,称呼的天祖考石翰亭公的弟弟石之璋菊亭公无疑了。
续接出土物光绪二十二年浏阳县钱公慎银元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1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见龙湖公园出土物光绪二十二年浏阳县钱公慎银元宝
结合w打不死的小小强x 的微博和出土银锭图片一张。附录石为星同志的图片--出土石柱标志图片一张于后。
5月2日 12:30
东北新城出土古墓葬 内有朝珠银锭等文物!
浏阳县光绪二十二年银元宝,铸造这个银元宝的银匠,名字叫做钱公慎。字迹相当清楚。
由此推导得知,
1、宿松县龙湖公园墓葬群,继光绪二十年甲午,公元1894年农历十月二十一日甲子日乙丑时闭墓之后,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为翰亭公迁葬墓誌的工部左侍郎处死之后,石长祐石长信石秉甲石秉壬等悄悄地打开了这个墓,放进了光绪二十二年浏阳县银元。
2、迁葬了菊亭公石之璋。把包括把署名工部左侍郎的碑文,及其他五块碑文深埋地下。
3、石姓人家,不再提起“祥云捧月”,在宿松县石姓族谱上只说“起山月”。
4、第一块碑落款“男秉甲”,第五块碑“秉甲譔”,就也是199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年瞎琢磨加上去的,加上的是,不伦不类的,与正文毫不相干的累赘。
5、宿松县县志《石秉壬列传》形神瘁。年三十一因省父,南昌官舍病猝。说“行赴癸卯乡闱,一届科举遂停,因就职州,亦三十一岁卒。”意思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停止科举考试。去临江州新余县(现在的江西樟树临江镇新余。投奔他父亲石长祐打工,走到南昌官方旅社,生病死了,享年31岁。6、这个钱公慎银匠铸的光绪二十二年银元宝,是石长信的。
——
石老师说“石长信,任浙江道、湖南道监察御史,都监察院给事中”。
路某人认为,如果那么说,石长信相当于巡视组特派专员,只有石长信才有这个埋藏银元宝的经济能力。但是石长信他那个时期,实际上也是一个知县。家乡宿松县2018年的故事,不可忽略的一个小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绳簳是宿松县一个气死的乡贤】
翰亭公原葬本邑之西,长溪庄大新屋后之莲花地。
光绪二十年甲午,公元1894年农历十月二十一日甲子日乙丑时,工部左侍郎写《碑铭》载:改葬到邑东关外长岭岗罗家屋故址祥云捧月。翰亭公讳之琮字礼苍,已经有礽孙二十九人。
他的大儿子石铭功,生于乾隆22年丁丑1757年,卒于乾隆戊戌43年1778.葬于道光17年丁酉1837年。石铭功21岁死,死后59年才下葬。 1837年,道光十七年丁酉年四月乙巳月初六日癸丑日癸丑时,葬湖北黄梅县北龙坪镇之杨家山门前坞。与弟圜公石纪常合墓居穴左。癸丁兼丑未向。立石纪常长子石广业为嗣子。
就是说石广业最少有59岁,石广业最少孙子都有了,就算石广业的孙子一岁,到光绪二十年甲午,公元1894年农历十月二十一日甲子日乙丑时,迁葬石铭功,(1894-1837=57)石广业的孙子也有57岁,
比较石广均一家,因为石纪常是三哥石葆元是四弟,石广业的孙子最少比之广均的孙子还要大些,石广业的孙子的孙子,恐怕都有了。
我不知那个老大石长祜出生年月(也就是候补光禄寺署正石咸),
我看过宿松县民国十年县志,卷四十列传文苑第十页,《石长裀列传》石长裀字孚中号洊菴。镜心内翰(葆元)曾孙。榘生枢部(广均)孙。竹侯舍人(绳簳)仲子。世德作求,克迪前光。领同治甲子鄉薦,候补内阁中书。
性 忱挚、敏练。善事二人。幼恸。父殁京邸,哀疫几绝。
【县志上错了一个字,哀疫的疫字写成了㿄(ài病广头一个医一个殳)】,
石长裀父石绳簳,四次进京赶考,都是石姓家族捐资的。因榜上无名,在贡院墙外死去。考场叫做貢院,各考生的考点,叫做考棚,贡院的四周通常会被荆棘围圈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考试区域,这个区域有时也被称作“锁棘贡试”。而石绳簳还死在棘院前。是什么原因?
《宿松县民国十年县志》卷三十三下 艺文志四第二十二页《借绿轩遗草》石绳簳著
“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
“先后云:父,广均为稿次,检校零涕弁Biàn言,学者读而深悼焉“。
《宿松县民国十年县志》列传文苑三十九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石绳簳列传》载:
“咸丰壬子恩科试后。棘前卒于京师,年三十五,斋志未遂。”
县志讲得很明白。是有人捣鬼,说他的考卷作文题纲是他父亲的。就像贾捐之,毁掉石显一样捣鬼。直接导致石绳簳活活气死在考场外边。
下接龙湖公园墓葬群没有石纪常的墓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湖公园墓葬群没有石纪常的墓碑】
《宿松县民国十年县志》列传文苑三十九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石绳簳列传】生平酷嗜学问,诗古文辞,上几汉魏,尤究心经,济政治思为用,世之才,四上公车,皆房荐堂备。咸丰壬子恩科试后。棘前卒于京师,年三十五,赉志未遂。时论惜之,乡邻多出涕者。
《宿松县民国十年县志》卷三十三下 艺文志四第二十二页《借绿轩遗草》石绳簳著
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作者殆庶焉。志入于义门,岂文学以行谊掩耶?簳丰学,蹇寿。赉志以终。遗稿充笥sì。惟此编既刊,附亦圜钞后。上下二卷。古今体备而五言风格逼真。建安七子作骨矣。而六代为庸。置诸萧楼。楮chǔ叶不辨,畴先后云:父,广均为稿次,检校零涕弁Biàn言,学者读而深悼焉。
石绳簳济政治思,作为宿松县志编辑检校,把石绳簳的情况写在弁言(序跋)里,读者为石绳簳深悼。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乡邻多出涕者?
他是学问是有的。但是,他像石显(君房)被贾捐之那样的人捣鬼倒霉了一样。
说他的考卷题纲,是他父亲石广均做的。一票否决。
他第四次进京赶考,咸丰二年壬子恩科,石绳簳哪怕再好的考卷,都不能通过。
石绳簳榜上无名,一口气上不来,年三十五,赉志未遂。就死在京邸棘院外面。
县志着意把他比做“君房“,这里的君房讲的是石显,结合父广均为稿次。则是一个隐藏很深的典故。见《资治通鉴,汉光帝元年》
贾宜的曾孙贾捐之,曾经与杨兴友好,杨兴、贾捐之心怀奸诈。
贾捐之对杨兴说:“京兆尹空缺很久了,如果我能面见圣上,推荐你,京兆尹就是你了。”
杨兴说:“你笔下生花,言语精妙;假如你能当尚书令,可比五鹿充宗强得多。”
贾捐之说:“如果我能取代五鹿充宗,你能当上京兆尹“
五鹿充宗,是石显的友人。石显,字君房,官至中书令。
最终,贾捐之通过杨兴把石显搞下台了。
咸丰二年,石绳簳四上公车,进京赶考,有人捣鬼,说他的考卷题纲是他父亲石广均的。一票否决。
捣鬼说他的考卷题纲,是他父亲石广均做的。他没有受到法律追究,他是蒙冤的。蒙冤而是活活气死在京邸棘院外。
读者看过,不仅是深悼,而且有一定的义愤。
——
光绪四年岁次戊寅,1878年,十二月廿二酉时,学政提督朱逌然给石长裀墓志,
“君生于道光戊戌十二月廿日寅时,卒于同治壬申五月初五卯时”。
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年,到咸丰二年1852年农历二三月科考,为石绳簳京邸吊孝,哭得死去活来才14岁,
《碑文》“同治癸亥所取得士”,那是同治二年癸亥1863年,石长裀25岁,
卒于同治壬申五月初五卯时。则是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年34岁死。
光绪四年始葬,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年迁葬祥云捧月。石长裀从出生到迁葬56年。
回顾,数了这么多,是想说,石广业的孙子最少也不止56岁,
石广业的孙子的孙子,都有了。
也就是说石纪常就是天祖的身份,他脚下来孙礽孙都有了。
——
石老师认为光绪二十年甲午迁葬的是石纪常,
我却有理由不信,
既然说祥云捧月也有石纪常,
这一家。在伯天祖考石铭功,连碑迁往祥云捧月的同时,怎么能够不把合墓的石纪常连同石纪常的墓碑迁走呢?
既然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年迁葬祥云捧月。没有石纪常的墓碑,则知祥云捧月没有葬石纪常。
顺便一说,第五块碑,落款工部左侍郎的名字模糊不清,也是有处理迹象的。
极有可能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杀的北大那位校长许景澄。
为了隐藏关系,深埋碑铭的同时,迁葬了菊亭公石之璋。下接什么叫“杨家山未尽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5-8-27 22:50 , Processed in 0.0300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