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过河-卒子

《卒子走遍安庆》长篇游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2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溪安乾隆高汝兼墓——卒子走遍安庆
溪安乾隆高汝兼墓
——安庆古墓系列
第145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溪安村的一座乾隆年间的古墓。图一:溪安

    卒子在溪安村的高山之间,发现一座乾隆年间的高公墓。从古墓碑上推断,该墓立碑时间为乾隆六十年(1795年)。这座清朝中期的古墓碑长约六十公分,宽约四十公分,为大龙山本地的青石材质。图二:十二世乾隆六十年
    据溪安年纪大点的村民介绍,以前水库未蓄水之前,高山之间有人家居住,卒子猜想这应该是一座高氏的祖坟,从碑文上看,墓主人叫高汝兼,卒于1792年,篡坟三年后于1795年下葬。图三:高汝兼墓
    碑墓上清晰地写着“十二世考高汝兼妣母吴氏墓”字样。膝下儿孙满堂。此墓现位于一座荒山上,深埋在地底。图四:小水库
    杨桥镇溪安村,向大龙山三县尖的一条山脉间,有一处山岭叫龟岭梁,神似一只巨龟,龟岭嘴形似龟头,高氏迁入此地已经十二世,按二十年一世计算,约二百四十年。二百多年前,高氏先祖于清朝乾隆年间在此夫妻合葬。图五:古墓周边环境
    卒子见到这座古墓已经残破不堪,但墓碑字迹依然清晰可辨。碑文显示,墓主人出生于清朝康熙年间,姓高。其妻姓吴,从碑文内容可对当地丧葬习俗的变迁进行考证,具有一定的民俗研究价值。图六:这座小屋相信很多驴友都不陌生
    据周围群众介绍,这座墓无人祭拜,缺乏管护,墓碑已经倾斜。这座清朝乾隆年间的古墓葬,这是迄今为止大龙山靠溪安一侧山间范围内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古墓。图七:乾隆六十年
   高氏不知何时迁入安庆地区,清朝乾隆年间已传十二世。高姓最早出现在上古黄帝时期,中国最早系统记载姓氏来源的典籍《世本》载“黄帝臣高元作官室。”图八:子高宗酉
    《竹书纪年》说黄帝“居有熊”。有熊,巳口今郑州新郑。春秋时期,齐太公吕尚(姜子牙)的六世孙齐文公吕赤有个儿后代即以先人封邑为姓,姓高。图九:乾隆年间古墓
    高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源流众多,在《百家姓》中排第153位,人口约一千四百七十六万九千余,高氏主流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但在春秋以后,却以齐鲁之地分布居多。图十:溪安古墓
(本篇完)
2018-0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3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旌表刘氏节孝坊——卒子走遍安庆
旌表刘氏节孝坊
——安庆古坊系列
第145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的一座清朝晚期的古牌坊。图一:刘氏节孝坊

    今天卒子介绍的这座牌坊,可不是一座普通的牌坊,它既是一个家族的荣辱见证,又是安庆地区的家族势力的庞大。这座牌坊是清朝晚期由当时皇帝恩准建设而立的牌坊。这座旌表牌坊原立在岳西县莲云乡境内,后迁到岳西某地,牌坊小巧而精美,二柱二层,为青石质地。图二:圣旨
    该牌坊是旌表刘章錂发妻储氏和刘古泳未婚妻张氏的节孝坊。旌表二位女性的忠贞。清朝皇帝对儒士之妻的贞节所赐的节孝牌坊。明清科举制度,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别称文童或儒童。图三:刘氏节孝坊上由孙毓秀提名
    现在,虽然无法查询到刘章錂曾经任何职,但皇帝能够旌表儒士刘章錂之发妻储氏节孝坊、旌表故儒童刘古泳之妻张氏节孝坊,显然安庆地区的刘氏在清朝势力非常的庞大。图四:刘氏节孝坊上由刘坤一为首提名
    在封建社会,“旌表”制度实际上是为全社会树立一种道德的典范。凡是符合封建礼教所提倡“忠、孝、节、义”的行为,都在旌表之列。应该说,只要按照道德规范行事,旌表制度甚至能够使地位低微到“不知何许人也”者,列于传记,载入史册。图五:刘氏节孝坊上由满族重臣裕禄提名
    这座建于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刘氏节孝坊”位于在安庆市岳西县某地,这座为旌表女性贞节而立的清朝节孝牌坊,旌表储氏和张氏两位女性的忠贞和节孝。这座牌坊建筑精美,保存十分完好。图六:刘氏节孝坊上由卢士杰提名
    牌坊,是一种形状似门的古代标志性高大建筑,通常是由封建帝王为表彰臣子功绩所建。贞节牌坊是特指为了表彰女性对自己的已逝丈夫坚贞不渝,一生恪守贞节而建立的牌坊,只能授予那些放弃再婚的女性。图七:刘氏节孝坊上由当时安庆府潜山县知县陈慎容申请
    “刘氏节孝坊”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坐北面南,为二位二层青石坊,这座石坊通高二米,宽二米,庑殿顶,檐下两斗拱,中门宽一米,边门宽四十公分。牌坊正面中间原嵌“圣旨”石匾,匾正面顶枋上雕刻双鱼和铜钱图案,枋下栏板上刻书“名垂千古”四个大字。图八:刘氏节孝坊上由当时补道御史安庆府正堂沈镕堰申请
    左侧刻有“节凛冰霜河山生气”、右侧刻有“志坚金石日月同辉”,落款为“大清光绪三十年仲秋建”,其下刻“旌表节孝故儒士刘章錂发妻储氏”、“旌表贞女故儒童刘古泳未婚妻张氏”。图九:为刘氏节孝坊提名与申请的众多官员
    牌坊背面栏板上刻坊表,张锡宏撰文,张培枝书丹,叙述节妇一生事迹。刘氏节孝坊,雕刻图案多幅,又有太极、古钱币等图案。该座牌坊现仍矗立在新修公路边。图十:刘氏节孝坊局部
    圣旨牌坊上层两块由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军机大臣孙毓秀、满族大臣喜搭腊·裕禄、安徽布政使卢士杰等朝廷重臣联名向光绪皇帝凑请刘氏两位女性。图十一:刘氏节孝坊新修建的介绍碑
    圣旨牌坊上层另一块石额刻有补道特使安庆府正堂沈镕堰、潜山县知县陈慎容、潜山教训杨宝珍、潜山训导吴骏等人向清廷重臣凑请,得到清廷多位重臣同情。图十二:刘氏节孝坊新修建的介绍碑
    枋下栏板刻有百余字的建坊序及坊表,详细描叙述了节妇储氏和张氏一生的事迹。重修建的这座节孝坊后有刘氏家族据考而来的记载:“储氏,为刘氏十四世祖妣,生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病逝,享年九十二岁。储氏年轻夫卒,夫刘章錂病不起,嘱储氏以养老抚孤。氏尊遗嘱,苦节四十余载殁,光绪间旌表。”图十三:刘氏节孝坊建坊最初的石球
    “张氏,为刘氏十六世祖妣,生于道光元年(1821年),病故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享年二十九岁。张氏年轻守寡,娴姆训、习内则。在她生前,许下愿望,愿同故去未婚的丈夫刘古泳同穴而居。”图十四:刘氏宗亲祭扫节孝坊
    刘氏宗亲讲述,村里这座牌坊是他们家族地位的象征。“刘氏节孝坊”是他的曾祖受清朝朝廷恩准建造的,储氏本是当年赫赫有名的名门闺秀,张氏也是千金小姐。建坊序及坊表都是当时安庆府与潜山县各层领导衢撰写的,并得到当时清廷重臣联名向光绪皇帝凑请,得到光绪皇帝的恩准。图十五:刘氏节孝坊坊文
    这种标志着女性至高荣誉的牌坊,不是每一个普通守节女性都可以拥有的,这与家族的社会背景、道德水准、文化修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座石坊结构严谨,造型古朴,设计完美,图案雕刻生动细腻,形象传神。它的存在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对研究封建帝制时代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文化,提供了确凿的实物依据。图十六:刘氏节孝坊
(本篇完)
2018-02-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4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华三圣庵——卒子走遍安庆
百华三圣庵
——安庆寺庙道观系列
第145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的百华村一座古寺庙,三圣庵。图一:雨雾中的大龙山

    大龙山镇,为安庆北面出关第一镇,地处安庆北郊。据有关大龙山的文字记载,最早出自成书于明朝景泰七年(1456年)的《寰宇通志》,其基为明朝永乐十六年(1418年)开始修纂的《天下郡县志》。其中有关大龙山的文字为:“在府城东北二十里,西接小龙山及芦塘,诸山绵亘五十余里,上有池,为蛟龙所处。山之脊见露于驿道者,名脊见岭。”到了民国时期,大龙山镇境北为沿山乡、冷水乡、丁家乡,境南为总铺乡、十里乡。五十年代为怀宁县总铺乡,1992年更名大龙山镇,2005年划归安庆市。大龙山(西)为大龙山镇自然与文化的核心支柱。图二:三圣庵一角
    在大龙山有一处名为龙湫池风景区,现在宜秀区正在精心打造该处风景区。龙湫池原为“龙湫”盛名于明朝,传说为天井顺济龙王潜居之地,明朝洪武初朱元璋敕封“龙湫”石刻现存两副,一副竖式立于龙湫旁石壁上,一副横式书“龙湫”二字,无题、无款,有传说是大书法家邓石如所书,现“龙湫”石刻藏于安庆市博物馆。图三:远望三圣庵
    三圣庵建于龙山寺不足三里地的山腰间。以远见“龙湫”池为依托而建的庵堂,传承数百余年,鼎盛于清朝中晚期至民国时期。相传,元朝末期,朱元璋大军被陈友谅义军追赶,躲到大龙山崇山峻岭间的一个小庙,陈友谅一望小庙,只见小庙门上蜘蛛网满布,庙前蜂儿飞旋,怎么看也没有人进庙的迹象,就率士兵匆匆离去。朱元璋躲过这劫,朝天一拜许诺道:“他年得势,定将重修庙宇,酬谢老龙”。朱元璋登基建立明朝后,拨出专项银两,地方官员与百姓在他许诺的地方兴建了气势恢宏的龙王庙,并被敕封为“护国都督老龙王”。图四:三圣庵庙基
    三圣庵就建于该寺不足三里地的山腰间。相传,远古时期女娲补天时掉下了三块渣粒,落于大龙山龙首处,形成了今天的三叠石,因此此石与众不同,总是光彩照人,据说它发出的光可直达南天门,并顶住女娲补天时的那个洞口,从此人间就有“上举天下住地”的说法。图五:从三圣庵山间小道能到大龙山顶
    大龙山百华三圣庵地处大龙山北部风景最为独特的山间,这座庙宇始建于清朝中晚期,为供奉西方三圣的尼姑庵,故名三圣庵。原寺庙为一进小庙,供奉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这三佛祖;八十年代重修时又新供奉的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图六:大龙山一角
(本篇完)
2018-02-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6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省第一甲科学校旧址与城防工事砖墙——卒子走遍安庆
安徽省第一甲科学校旧址与城防工事砖墙
——安庆近代革命系列
第145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孝肃路街道办事处双井社区的安徽省第一甲科学校旧址与一面复修的城防工事砖墙。图一:民国时期太原市城防工事图

    卒子今天介绍的是曾发生在安庆近代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安庆,民国期间作为安徽省府,一度被重兵把守。安庆的营建,军事工业的创办、商业的复兴,足以给这座传统的军事重镇注入新的能量,安庆原本可以完成史无前例的城市转型。然而,今天当我们再次看到一面复修之后的民国二十四的城防工事砖墙时,不由感到万分激动。图二:城砖是由安庆城防工事委员会监造
  据《太原市城防工事图》了解,民国末,第一兵团司令部印制的城防工事图。按这张图,太原战役打得可并不顺畅。回头来说这张图。全图高六十公分,宽八十余公分,黑红两色套印。图上有“说明”、“补充说明”,以及详细的“图例”,图上为太原城区,在城区内外所有战术要点上都有极其详尽的标记,说明敌防御工事的数据、坚固程度、火器配置。当年,太原作为山西省会有此图,安庆作为安徽省会同样也有城防工事图。图三:城防想像图
  几块古城砖勾勒出历史文化名城的轮廓。卒子看到复修的城防工事砖墙,上面有成片烧有“安庆城防工事委员会”、“民国二十四年制”字样的古城砖。安庆建城后数百年来,历经战乱,屡毁屡修。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余阙驻守安庆,为防止朱元璋的进攻,将城墙增高到两丈六尺,在城的东、北、西三面挖了护城壕,引江水环绕。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知府陈镳又大修了一次。明崇祯九年张献忠三破安庆,史可法来宜解围后,怀宁县知县黄配玄将城池大修一番。到清顺治二年(1645年),左梦庚攻破安庆,五座城楼都被焚毁。顺治七年夏天,安庆阴雨连绵,城墙倒塌了一百丈,操抚宜永贵趁机将城墙重建。直至民国二十四年,城池修葺陆续不断。图四:墙砖制造年代为民国二十四年即1935年
   这面复修的城防工事砖墙,使用的就是民国二十四的制的青砖。这些制于八十多年前的筑城垣砖,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在热兵器发明以前,城垣对于主动防御有一定作用。但安庆城还是屡被攻破,从清朝咸丰年间的太平军到近代抗日战争,安庆城都很快被攻破。图五:复修的城防工事墙体
    民国时期,安庆的城防兼具有防御性和攻击性。民国期间,国民党军队在安庆修建城防工事,通过加固的城墙再做顽抗。这期间,安庆成立了城防工事委员会,烧制特制的城防墙砖,经过几年的“修整”,安庆城防工事基本完成。图六:与安庆城防工事砖比对的是南京城墙砖
    在南京,我们看到民国时期,民国政府邀请德国、苏联派遣军事顾问来指导修建的军事建设。这期间,民国也建设了一批国防工事,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如淞沪会战,日本侵略军一路攻占南京,这些国防工事在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图七:安庆城防工事与一侧的甲种工业学校旧址
    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旧址,又称“省立安庆高工旧址”,坐落在安庆市迎江区宣家花园街18号安庆市第二中学南校区校园内,该建筑坐北朝南,两层砖木结构,青砖扁砌,白泥勾缝,人字架屋顶,典型文艺复兴风格西洋建筑。图八:远远望去的甲种工业学校旧址
    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旧址,目前还不是文物保护单位,所幸已经及时被安庆有关研究机构挂牌并进行保护,但遗憾未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安庆市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图九:从另一侧远远望去
    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旧址,又称“省立安庆高工旧址”。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旧址,面开七间,侧深两间;北向壁柱卷拱窗,回形砖饰女儿墙,三层砖线脚,内设走廊,楼梯最西侧,每层各两间教室;南向西式竖向长窗,宽高比为1:2.6,每层各十二扇,大门设在一楼最西侧。图十:学校内部局部
    据了解,民国时期安徽全省创办的职业学校有近百所,其中安庆地区拥有二十九所。早在民国初期,安庆就已有两所职业学校,一是民国初在原高等农业学堂基础上改建的“省立第一甲种农业学校”;二是民国四年在安庆旧府署开办的“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安庆作为当时的安徽省会,其职业教育的发展代表着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而在这两所学校中当属“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最具代表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借鉴意义。图十一:二层小楼
     据程小苏《安庆旧影》记载:“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之变,使河南提督王永誉率官兵三千镇安庆,乃因旧卫基建为府。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以旧府署为藩署,移建于此。清朝咸丰初毁,同治九年(1870年)知府刘传褀重建。大门有谯楼,仪门内为东西科房,大堂东为库房,西为差房,二堂东西各有花厅,三堂东有文昌阁,其西则府经历署。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历度,知府裕咸该设两等小学堂,迄民国制亦度。民国元年(1912年)设安庆六邑工艺厂”。图十二:已经确定保护建筑的标牌
    民国四年即一九一五年,时任安徽巡按使韩国钧,于旧安庆府署(今安庆市第二中学南校区)创设“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创立伊始,韩国钧派杨召南负责筹备招生工作,方时简、史浩然、程敷模等相继担任校长。学校设四年学制,分讲习科、别科、预科,后只招收预科,一年后分土木工程和应用化学两科。图十三:已经确定保护建筑的标牌
     民国十一年即一九二二年,安徽省教育厅为贯彻“壬戌新学制”,将近三分之一的职业学校改为普通中学或并入其他中学。在此期间的一九二六年“工业学校”停办。次年由于政策调整,学校复办,并更名为“安徽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又名:安徽省立安庆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由龚安顺、吴本藩相继担任校长。除原设土木工程、应用化学两科外,又增设电气工程与机械工程两科。图十四:大门与走廊
     民国十八年即一九二九年创立于旧都司衙门的安徽省立女子职业学校与其合并,为工业学校二部,校长毛保恒,一九三六年又与工业学校分开,两校恢复旧制。抗战全面爆发后,安徽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先后迁址桐城黄甲铺和立煌(今安徽金寨县),在此期间,慈浩然、史德宽先后担任校长。抗战胜利后,一九四六年三月,学校由立煌迁回安庆原址复校,同时省立立煌工业职业学校迁来并入。新合并成立的工业学校设土木、机械、化工三科,校长史化成。图十五:学校旧址简介
    一九四九年四月安庆解放后,“安徽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改为“皖北区安庆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设土木、机械两科,并聘请沈子修担任校长。一九五三年暑期安庆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并入上海有关学校,机械科与合肥、芜湖有关学校合并。至此,办学近三十八年历史的“工业学校”遂不复存在。图十六:一层与二层的走廊
    “安徽省立第一工业学校”作为省城安庆办学水平优异的职业学校之一,固然重视所招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从办学伊始就实行自主招生,教育行政机关不干预其招生工作。当时报考“省立第一工业学校”的考生,需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学生入学,一律凭考试成绩,优取劣汰,成绩合格并被录取的考生,入学后享受公费教育,并发放生活补助。民国时期的安徽职业教育从其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段历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教育所经历的一系列探索和改革,对于我们当前发展职业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那个时代早已成为了历史,但那栋民国建筑依旧挺立,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这座学校曾经的辉煌。图十七:小楼四位图
(本篇完)
2018-02-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7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铺潘氏宗祠——卒子走遍安庆
总铺潘氏宗祠
——安庆宗祠系列
第145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总铺村的潘氏宗祠。图一:潘氏宗祠建在总铺乡的小山坡上

    潘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清朝中期的祠堂建筑,属于潘氏宗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原总铺乡,九十年代后总铺乡并入大龙山镇,现为总铺村。为二进宗祠,非常简陋。潘氏宗祠为八十年代修建的水泥建筑,其实仅是二间小屋,中间有一个小天井。比起安庆其他地方的宗祠,潘氏宗祠显得很简陋。该祠堂修建在一片田园之间,由于长时间无人祭祀,宗祠“铁将军”把门。图二:潘氏先祖像
    宗祠是凝聚潘氏宗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书写着姓氏的历史渊源,让人感受到他们变迁、发展的轨迹。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它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沉淀着深厚的人文根基,还能从这里寻找到人类前进的足迹。图三:安庆地区现仍有总铺潘祠这一地名
    据了解,怀宁月山潘氏,原住在月山附近的髙脚岭、现安庆医药髙等学校后,龙山花苑,原中心村,现属安庆市宜秀区,应为木山潘氏。潘氏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一说第十六子)之后。毕公高封其子季孙于潘,附庸于毕国(今陕西省北部),子孙以封地为氏。图四:其它地区的潘氏宗祠
    据怀宁县潘氏“培根堂”《马鞍山潘氏宗谱》卷首载:“怀宁县马鞍山潘氏世系图引”曰:“溯我潘氏之由来,源远而流长。据考,西周时有邑名潘,以其境有潘水而得名,至战国易名荥阳邑,秦改置县,三国魏改置郡,其治即今河南荥阳县是也。按吾族旧谱记载周文王子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以邑为氏,此乃潘氏之肇始。”怀宁月山潘氏总称为怀宁马鞍山潘氏,堂号为培根堂。月山潘氏自江西婺源龙山桃溪逢辰公下十一世荣一公迁入。月山是南宋封于荣一公的封地。月山潘氏迁入安庆地区居今已有七百多年。图五:潘氏宗祠背后的寺庙
    安庆地区潘氏源自周文王之子毕公高,其第三子季孙,采邑于潘,封荥阳侯,以邑为姓。潘姓世代为官宦望族,婺源潘氏最为著名。潘氏迁入安庆地区大概是经过荥阳、再到江苏乌程、迁入福建三山、迁入徽州歙县,再从婺源桃溪迁入怀宁县马鞍山,后又岳西县张家寨等地。图六:潘氏宗祠的门楼
    “怀宁县马鞍山潘氏世系图引”曰:“吾派远祖有讳综者,南朝宋时居吴兴郡之乌程县(今属江苏省),守死孝道,全亲济难,孝义著闻以孝廉补左民令史,除遂昌长。元朝嘉四年有司奏改其里为孝纯里,益蜀租布三世。历隋以降,至唐,因广明之乱,宇内不宁,百姓流离,族人四散外郡。有逢辰公讳某者,自闽之三山,即福建,避地于歙之簧墩。至逢辰公再徙婺源之桃溪,是为桃溪潘氏之鼻祖。”图七:潘氏宗祠
     婺源县桃溪潘氏始祖潘逢辰是唐朝末年的一个读书人。明朝工部尚书潘季驯编修《纯孝里潘氏世谱》记载:福建三山人潘逢辰,潘综公第十八代孙,字吉甫,因黄巢寇乱,避难安徽歙县黄墩,其后始来婺源,定居桃溪(即坑头村)。桃溪下游孔村、豸峰村由此繁衍。桃溪在婺源东南的大山中。潘逢辰定居后沿溪种桃,取村名桃溪。他是希望创造出一个没有战火的世外桃源。公元1121年,歙州更名徽州,潘逢辰是新安潘氏桃溪支派一世祖。图八:潘氏宗祠一侧
    桃溪村鼎盛时人口数千,钟鸣鼎食,号为“千烟”。桃溪村志上说:桃溪但凡进士出身,五品以上,为官清廉者可建桥一座,一为便民,二为彰显其人。明朝弘治后九十六年,三十一科,桃溪潘氏中进士者四十二人,石桥整整修了三十六座半,三十六座半石桥五百年来横跨小溪两侧,无声见证了潘氏家族的繁荣。桃溪坑头建村一千多年,十八里桃溪,青山环绕,流水潺潺,苍林翠竹,葱笼蔽天,被誉为“世外桃园”。图九:潘氏宗祠正面
    怀宁县《马鞍山潘氏宗谱》“婺源桃溪原谱十代纪”载:逢辰公字吉甫,行五,配张氏,甲道人,子三:仁轨、仁元、仁厚;公之本里社坛(土地庙)下,妣葬斫板坞口。公本闽之三山人,唐广明间,黄巢寇乱,祖父逃难,播迁外郡,至公始来婺源,定居桃溪,遂为桃溪潘氏。第三子潘仁厚为怀宁县马鞍山之分祖。图十:潘氏宗祠内部
   “怀宁县马鞍山潘氏世系图引”曰:“逢辰公徙婺源县之桃溪,是为桃溪潘氏之鼻祖。迨南宋淳佑间,其孙应龙始立谱。嗣及南宋末,逢辰公十世孙有朝奉大夫荣一公,讳虎臣,字君仲者,由桃溪始迁安庆府之怀宁县,卜居马鞍山麓,轫开马鞍山潘氏之基业,子孙繁衍,瓜瓞绵延,迄今又传二十八世,计历七百余年矣。”婺源潘逢辰至迁怀宁马鞍山潘虎臣共传十一代。图十一:潘氏宗祠另一侧
    安庆地区潘姓族群,多似其祖潘安,才貌出众者多,雄才大略者少。人云因“潘”字有水、有田、有米,有房,富贵知足,自给有余,真可谓水绕田园米满仓!图十二:潘氏宗祠一侧
(本篇完)
2018-0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8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双井百年橘树——卒子走遍安庆
双井百年橘树
——安庆古树系列
第145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孝肃路街道办事处双井社区健康路上的一棵百年橘树。图一:橘树

    橘与桔,桔作橘子一义时,为“橘”的俗写。柑和橘都属于芸香科柑橘属的宽皮柑橘类,果实外皮肥厚,内藏瓤瓣,由汁泡和种子构成。图二:橘树上挂满果实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果部》中记载:“橘实小,其瓣味微醋(即酸),其皮薄而红,味辛而苦;柑大于橘,其瓣味酢,其皮稍厚而黄,叶辛而甘。”图三:湖北省的百年橘树与安庆七十余年橘树对比
    一般说来,柑的果形正圆,黄赤色,皮紧纹细不易剥,多汁甘香;橘的果形扁圆,红或黄色,皮薄而光滑易剥,味微甘酸。柑和橘虽有区别,但在日常语言中常混用,如广柑也说广橘,蜜橘也说蜜柑。图四:安庆七十余年橘树挂果
    橘子的生长过程经过个六时期: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落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橘树一般寿命长的四十至五十年。安庆宜秀区杨桥镇余湾村的橘树使用了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可提早结果,提前进入盛果期,但其经济寿命也相应缩短。图五:安庆七十余年橘树枝干
  安庆市区现存这样一棵号称百年橘树,为安庆地区寿命最长的橘树之一。卒子对照周边柚树、还有其它几棵果树,卒子个人认为这棵周边百姓认为的百年橘树,其实只有七十余年。大约种植在民国三十多年。可能是当年建设现已被列为保护对象的古建筑时种植下的。图六:安庆七十余年橘树局部
  这棵橘树树龄约在七十余年,当然百年的橘子树极其罕见。这棵橘树虽树龄近百,但生命力极其旺盛,就连前段时间大雪之后,树干也都长出果实。橘树舒枝展叶,要靠无数个支架来支撑,旺年时,这棵树产量可以达到几百斤。图七:安庆七十余年未矮化的橘树与湖北省的百年矮化的橘树对比
    安庆,自古就有种植橘树的传统,但千百年来,橘树在安庆却很少见到几十年至上百年的。这棵橘树上结出的橘子味酸而苦,已经不适合人类的口感。图八:安庆七十余年橘树冬季然后枝叶茂盛
    据了解,这棵柑橘树可能是野柑橘,果子长得满脸皱皮,样子很丑,味道酸苦,是一种中药材。橘树寿命不是很长,树龄逾百年的极为罕见,就像安庆市区这棵年近八十年的橘树也十分的罕见。图九:安庆七十余年橘树冬果实累累
    橘树越老,越易感染病虫害,特别是天牛、吉丁虫,很多老树都是这些虫危害导致早死。或许这棵橘树的味道让病虫远离,才使这株柑橘存活下来,七十多年不衰。图十:雪地上的橘子
   橘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在初夏开花,是白色的,在深秋的时候结果,果实叫橘子,味甜酸,果实可以吃,果皮可入药。卒子建议此树应尽早纳入政府古树名木保护名录。图十一:安庆七十余年橘树冬季然后枝叶茂盛
    柑橘一般寿命只有四十年到五十年,能长到七、八十年真是个奇迹,这棵树可称得上柑橘树的活祖宗,尤其是在民国至解放后这段不平凡的岁月里,这棵橘树是安庆名副其实的柑橘树王。图十二:安庆七十余年橘树树干
    据了解,橘树早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在安庆种植,明清更是风靡全国。橘皮、橘肉具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疾,止咳、健脾消食等功效,除了药用外,还有橘汁饮料、饮片、保健、香料、工艺品等产品,畅销海内外。图十三:安庆七十余年橘树结出的橘子
    安庆这棵俗称百年“橘树王”每年结果数百只,除了树龄逾百岁,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老当益壮,再生能力惊人,就算是被台风折断的树枝,仍可以茁壮成长。图十四:安庆七十余年橘树树枝
(本篇完)
2018-02-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鸣山三槐堂旧址——卒子走遍安庆
鸣山三槐堂旧址
——安庆古宅、祠堂系列
第145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新仓镇花园乡鸣山村的三槐堂旧址。图一:鸣山三槐堂旧址一侧

    不久前参加聚会的老师曾说王氏在安庆地区一共有三支,分别是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与三槐王氏。可以说,在安庆王氏人口众多,某地曾有四大“王”与四小“王”之说,王氏为安庆地区第一姓氏。图二:鸣山三槐堂
    三槐王氏是王氏重要的族群之一,该族群形成于北宋真宗时期,一般家族均以地名郡望著名,唯独三槐王氏是个例外。该堂号在王氏众多分支中仅列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之后,位居第三。但就影响而言,三槐王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在很多地方,“三槐”一词几乎与王姓画上了等号。历史上三槐王氏的发祥地在今莘县莘城镇群贤堡村,而作为王氏宗祠的三槐堂,更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今天卒子介绍鸣山村的三槐堂。图三:鸣山三槐堂后山
    史书记载,周代宫廷外植有三株槐树,百官朝见天子时,三公皆面槐而立。为此,周朝至宋朝“三槐”代指三公。不过,随着王祜手植三槐故事的流传,宋朝以后,三槐几乎成了王姓的代称。图四:鸣山三槐堂对联
    北宋初期,赵匡胤想以谋反罪名除掉大将符彦卿。于是,让祖籍莘县的大臣王祜前去调查。王祜核实后得知,符彦卿并无谋反之意,只是其家中的几个家奴仗势欺人。王祜对符家家奴严惩后回朝禀报皇帝:愿以百口之家保符彦卿无罪。赵匡胤除掉符彦卿的设想泡了汤,遂迁怒于王祜。因王祜秉性耿直,本应做宰相的他,仕途异常坎坷。直至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六十四岁的王祜才出任兵部侍郎,但任职一个多月就病死了。壮志难酬,王祜心有不甘,他生前发现次子王旦聪敏过人,前程可喜,便亲手在自家院中植槐树三株,十分自信地预言:“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宋代太尉、司徒(丞相)、司空(御史大夫)三要职合称“三公”,是众臣之首。三十年后,王旦果真做了宰相。王旦“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清廉节俭、至死不渝”的处世之道开创了三槐堂亘古流传的官风、家风。王祜的其他两个儿子也异常聪颖,先后踏入仕途。王旦病故后,子孙将其遗体暂厝于其外祖家开封新里乡大边村,遵王旦遗嘱,葬仪从简,甚至墓碑也未立。直至三十八年后的1055年,其子王素上书宋仁宗赵祯,要为其父立碑,赵祯慨然应允,并亲书“全德元老之碑”六字;又下诏命大学士欧阳修为王旦撰写碑文。于是,王素受钦命为其父立碑。陵墓竣工后,王素在开封城东门外的王氏宗祠院内亦植槐树三株,并将宗祠命名为“三槐堂”,三槐王氏的称谓至此渐闻于世。图五:鸣山三槐堂大门“三槐世泽、双桂家声”
    三槐王氏从此之后,可谓人才济济,名人辈出。王旭、王素、王质、王巩、王靖、王古、王震、王伦、王楠在《宋史》中均有传记。正因三槐王氏族中多贤人,故处于莘县的三槐王氏发祥地王庄被改为“群贤堡”。历史上的莘县城内的三槐堂坐南朝北,东邻火神庙,西至鼓楼口,南接考棚,北靠茶叶坑。院内有三棵槐树,西边两棵,东面一棵,还有神道碑数通。堂内有神台、神桌,供奉着王祜、王旦等十余人的木牌位,是王氏的宗祠。现莘县城内三槐堂旧址耸立的是一座红色的大楼。图六:鸣山三槐堂旧址
    三槐王氏迁入安庆地区的历史,据老人口传,元朝末期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为避免战乱,三槐王氏族人从江西鄱阳瓦屑坝迁至安徽,始祖王源,先居安徽安庆太湖县青龙岗,后迁凤栖冲(凤栖冲原属太湖县,后区划改制,今属望江县,不久前卒子刚刚介绍过此地),世居至今,为三槐后裔。图七:鸣山三槐堂“根本之地”牌匾
    据清朝康熙十六年谱文《续修王氏琅琊太原本末同异辨》,称是“从鄱阳大姑塘而迁”(待考证)。至三槐王氏十四世,这支王氏族人人口众多,所以道龙公携子迁至今潜山县黄铺镇百箩村杨老屋,传至今已有十二世,很巧合这个百箩村卒子并不陌生,据村里老人说,清末有族人迁至江南,具体迁至何处,也未曾知晓。图八:鸣山三槐堂牌匾众多
    望江县凤栖冲王氏近千人,三槐堂多达几处,且迁出去的人不在少数。三槐堂始祖王祐至迁入安庆地区始祖王源的迁徙及世系情况,宗谱上也有所记载,但不尽详细。据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谱序,“王祐植三槐,五世书香,传四世至文显,任陕西清水县教转都昌令,后居中堡长平港,至九世有宁廿者同兄弟由长平而始居东山,时称东山王氏。”其弟宁廿四之孙即迁入安庆地区的王氏源公的父亲。清朝道光年间《王氏宗谱》记录的源公传承世系:祐公,生子三:懿(字子孝)、旦(字子明)、旭。旦公,生子三:雍(字仲威)、素、恢。素公,生子一:巩(字子常)。巩公,生子三:文明、文升、文显。文显公,配曹氏,生子三:太乙、太二(配石氏)、太三。太乙公,配吴氏,迁居江西都昌中堡东山,生子二:平二(配陈氏)、平三。平三公,配伍氏,生子一:景二。景二公,配彭氏,任颖州推官,生子一:象一。象一公,配余氏,生子二:宣三(配黄氏)、宣四。宣四公,生子四:治十五、治卅十、治卅一、治卅二。治卅一,配方氏,生子二:民廿一、民廿二。民廿二、配吴氏,生子二:宁廿四、宁廿五。宁廿五,生子二:安、泰(字康元)。安公,字平元,生子二:省一(迁安徽太湖)、省二(迁上青)。省一公,配周氏,生一子:源。由此可见,迁入安庆地区的三槐王氏由来如此。图九:鸣山三槐堂牌匾
    今天卒子介绍的安庆市太湖县新仓镇花园乡鸣山村的三槐堂,始建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重修,此支王氏是恕公负谱远涉,到达花园乡的鸣山村,后来与江西的饶州、江西的九江、安徽的徽州、安庆太湖、怀宁、潜阳、池州几支合编为《王氏统宗世谱》。图十:卒子坐骑曾到访新仓镇鸣山村
    从三槐王氏家谱资料,经过研究,三槐王氏发源于莘县,后迁于南京、苏州等地,且莘县同宗家谱载王巩世居临沂南仁里,后迁徙至江西鄱阳,鄱阳三槐堂后人在元末鄱阳湖大战时期,迁至多处,其中迁入皖西南的安庆地区望江县、太湖县、岳西县、潜山县、怀宁县等多地。清末,三槐王氏又一支有族人迁至江南,现居何处,将来再作考证。图十一:鸣山三槐堂旧址
(本篇完)
2018-03-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圣远録祖师塔与远公塔院塔碑——卒子走遍安庆
会圣远録祖师塔与远公塔院塔碑
——安庆石塔与碑记系列
第145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原安庆市枞阳县浮山镇会圣村一处远録祖师塔、远公塔院和塔碑。图一:远公塔院石刻与远録祖师塔碑刻

    远録祖师塔,位于原安庆市枞阳县(现归铜陵暂管)浮山镇浮山会圣岩右侧,坐落在栖真岩内的远公塔院。图一:远録祖师塔与远公塔院介绍牌与重修远公塔院碑记
远公塔院位于会圣岩右边的栖真岩,岩端“远公塔院”四字明太史黄辉所题。此刻在远公塔院前檐石壁上,长2.4米,宽1.2米,字体为楷书。题刻于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图三:远録祖师塔石刻原由范仲淹题写此塔塔名由明朝人士题写
    栖真岩,其实就是一个岩洞,洞内有石塔,是明朝重建的,上刻“远録祖师塔”。左右有联为:“千里瓢囊归叶省,一屏棋局付欧公”。上联指远禄继承了叶县归省禅师的衣钵,下联指远禄与欧阳修因棋说法之事。图四:远録祖师塔正、侧面
    朗目和尚有记事七绝—首刻在岩壁。远録祖师塔旧塔铭为范仲淹撰写。卒子将在后期介绍石窟时再作介绍。图五:远録祖师塔石刻
  栖真岩岩端刻有“开山和尚卯塔”字样。宋朝嘉祐五年(1060年),徐家市民陈文政建,范仲淹为塔铭,后被侵占者用乱石垒塞。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六月,阮自华同朗目、淡居二高僧重建。图六:远録祖师塔背后的石刻卒子将在后期介绍
    远録祖师塔高七尺,圆形,直径三尺,为白石雕刻而成。塔上联云:“千里瓢囊归叶省,一屏棋局付欧公。”1949年后,远録祖师塔被严重损坏。1986年,管理处重修此塔和塔院。图七:远録祖师塔局部
  高僧远録,宋朝人,云游四方,参谒过汾阳的昭和尚和叶县的省和尚。两位禅师的说法对远録的思想归宗起了重要作用。后远録参拜了佛教曹洞宗祖师太阳玄禅师,玄师以直裰皮履授之曰:“洞宗无人,以此传之”。远録奉命往住浮山,成为浮山曹洞宗的开山祖师。图八:远公塔院
    相传会圣岩是当年远録和尚为欧阳修说法处。大师以下围棋作比方,阐明佛学哲理,致使欧阳修折服而改变了原有的观点。会圣岩又是远録著书之地,著名的《九带集》就产生在这里。远録坐化于此,瘗骨于左侧的栖真岩内。图九:栖真岩远公塔院
    栖真岩,又名远公塔院,在会圣岩左侧。岩高2.5米,总面积为37平方米。正中为远禄祖师塔,下藏远禄骨灰,塔后石壁上有一尊远公刻像。卒子将在后期介绍安庆石窟时再作介绍,窟内的石刻与石刻画像。图十:远録祖师塔石刻(欧公批欧阳修)
    远録祖师塔本于宋朝修建,范仲淹为塔作铭。明朝万历年间,高僧朗目重修,并于岩旁留诗一首,以记其事。1986年春,浮山管理处再次重修该塔。主体保持原貌,地坪用方块石铺就,洞口设有木栅,洞前砌有平宽的石级。塔院和谐,古朴典雅。图十一:远公塔院与重修远公塔院碑记
    1986年9月4日,日本国驹泽大学第八次佛教史迹参观团(专门研究佛教曹洞宗的),以石井修道教授为首一行19人,在此参拜了远公塔院,并敬上了供糖。图十二:重修远公塔院碑记局部
    会圣岩,是开山祖禅远禄公的居处,后来形成了会圣村。岩内原有禅师圆寂葬身的“远録祖师塔”,也是宋园鉴远禄禅师著《九带》处,摩崖石刻“九带遗踪”就刻在枕流岩外的侧壁上。图十三:重修远公塔院碑记局部
    从“重修远公塔院碑记”可知,明末时塔院已经荒废难寻,碑文中提到“持调桐城县正堂加五级纪录……本府正堂栋信牌……奉……等”字样,经过安庆府桐城县与其它官员对远公祖塔院重新修葺一新,并刻碑留记。石碑现存于栖真岩远公塔院边,可以看到完整碑文。图十四:重修远公塔院碑记局部
    远録曾以“浮山九带”闻名于禅门,所谓“九带”,就是“佛正法眼带,佛法藏带,理贯带,事贯带,理事纵横带,屈曲垂带,妙叶兼带,金针双锁带,平怀常实带”,这是用华严经与禅宗的原理来统一禅宗的理论。图十五:远公塔院
(本篇完)
2018-03-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9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虎平山寨——卒子走遍安庆
龙虎平山寨
——安庆军事旧址遗址系列
第145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原安庆市枞阳县枞阳项铺镇龙虎村山间的平山寨。图一:平山寨一侧的山头

    枞阳县原属安庆。枞阳地理位置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建城于下枞阳,以阻魏兵南进;唐朝辅公祏起兵反唐于枞阳镇;南宋李全镇守幕旗山抗击兵;元末陈友谅扎寨于浮山,朱元璋屯兵于城山,二人在今枞阳境内多次血战;明末张献忠扎“四营”于枞阳镇,并进军浮山寨;图二:太平军安庆首领英王陈玉成
    今天卒子介绍的是清朝太平军首领李秀成、陈玉成在枞阳两次召开了重要会议,对保卫天京、扭转战局起了重大作用;枞阳会议在太平军起义历史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安庆东面建立起众多山寨,龙虎村的平山寨就是其中之一。图三:平山寨能够看到附近的浮山寨
    枞阳县近代历史并不太平。清初,农民范大、范二扎寨白云岩,竖起了反清大旗;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枞阳成为太平军的根据地,枞阳人积极参加太平军,其中会宫张逸民后来还成为洪秀全的岳丈,兵败后血染天京。图四:平山寨山脊与营垒遗址
    项铺镇以境内项山埠地名得名。全镇共辖项金、白石、柳西、边山、石溪、龙虎六个行政村,平山寨就位于龙虎村。枞阳县项铺镇龙虎村平山寨,地处项铺镇龙虎村山间,这里濒临白荡湖,地处枞阳县腹地,毗邻浮山风景名胜区,距县城三十公里,际山枕水、风光秀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作为原白云区委、区公所所在地,曾是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图五:平山寨仍有村民居住
    枞阳人崇文尚武 ,人杰地灵,史称“诗人之窟、文章之府、气节之乡”。作为文化之乡,源远流长,尤其是到了明清之季,重教兴学之风大起。影响清代文坛二百余年的桐城文派“三祖”均出生于枞阳。其“三祖”之中,方苞、刘大櫆、姚鼐集桐城文派文论之大成,并以辩论的方法,阐述阳刚与阴柔两种文风的特点。图六:清军中的湘勇首领曾国藩
     清朝中期后,枞阳县东部乡村,历有教习拳术之风。拳的种类,有长拳、猴拳、破四门、地八仙、太极拳等。拳的姿势,主要有高盘的少林式,飞脚能跳墙;有低盘的武当式,能缩身扫地桩。枞阳的重文习武,同时期太平军与清军分别在枞阳招募了众多习武的乡勇为义军,为悠久的历史文化点缀了耀眼的光环。图七:平山寨寨顶
     据了解,咸丰二年(1852年)清廷组织县境各地办团练,对付太平军。咸丰六年(1856年)九月,太平军渡过白荡湖,同章、周诸姓练勇激战,杀团练章作朋等七人。十二月,清军提督秦定三派团练头目曹继业、胡大新率兵一千二百余人,由义津攻占枞阳镇,遭安庆太平军反击,杀曹继业,夺回枞阳镇,胡大新溃逃义津。图八:平山寨营垒遗址
    清朝咸丰七年(1857年)一月,太平军将领李秀成、陈玉成在枞阳镇望龙庵召开军事会议(卒子之前已经介绍),商定战略大计,是为第一次枞阳会议。会议后,陈玉成自枞阳向东,恢复无为、巢县,攻占庐江后抵桐(城),与李秀成夹击清军,桐城围遂解。图九:平山寨营垒屋基遗址
    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八月,太平军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会同各镇守将黄文金、李世贤、韦志俊等百余人于枞阳望龙庵召开会议,共商军机,誓约会战,是为第二次枞阳会议。会后,各路大军依议行动。九月破清军于浦口,十二月大破湘军于三河镇,解除了天京与安庆之围。图十:平山寨遗址
    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六月,太平军再次进攻桐城东乡(枞阳县);七月十二日,从孙家畈攻占周家潭,歼灭练勇221人。图十一:平山寨屋基遗址
    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六月,清廷提督杨载福,候补道彭玉麟统领水师入长河口围攻枞阳太平军;湘军曾国荃部从孔城攻枞阳,攻克后,驻扎白鹤峰。十月,曾国荃派人筹款修筑枞阳长河堤,在关帝庙前筑横堤,使长河水倒灌十余里,以利水师守枞阳,从而堵截安庆太平军。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十一月,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率兵围攻枞阳,与清将杨载福、李承漠水师大战于莲花池,失利,退至七里头、松茂岭,后撤走庐江。图十二:平山寨能够清楚的看到项铺镇
    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六月十九日,太平军英王陈玉成部将刘玱琳率兵一千余人在马踏石(今官桥乡连城村)、黄马河遭清军湘军多隆阿兵伏击,损失惨重,刘玱琳被杀害(卒子个人认为,历史记载基本有误,刘玱琳为太平军安庆守将,战死于集贤关一役,后死于太湖与宿松马踏石,非枞阳县)。随后,太平军与东乡练勇在东乡马鞍山、福子岭、吴家桥等处发生激战,歼灭练勇177人。是年,县府在枞阳、汤家沟、王家套等地设立厘金卡,抽取商业税。此为县商业税之发端。图十三:平山寨遗址
    天气转晴之日,曾与枞阳朋友驱军来到枞阳县项铺镇的龙马村,从地图上基本无法找到平山寨,而一个叫寨头上的地方引起了卒子的注意,经过约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我们来到寨头上。图十四:平山寨营垒屋基遗址
    寨头上,实际是几个并列的山头中的一块凹地,凹地背靠山头,前方又有约三四个山头的阻挡,寨头上是一块较为平整的坡地,现已长满松树,经过卒子实地的勘察,平山寨古遗址在寨头上的山顶之上,是太平军占领安庆期间,太平军在山上建造的战壕和营地,规模不小!图十五:平山寨后被附近百姓在原屋基处建房生存
    平山寨是包括寨头山及前后左右数座山头的统一称呼,从山脚下荒废的梯田后,进入了山头深处,人迹罕至的地方,还有数块田地,这些田地基本由石头堆砌而成,而古战壕却基本难觅。图十六:平山寨一侧的山头
    一百多年前,洪秀全、杨秀清等率众在广西起义,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抗清廷统治的农民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但中后期的内乱让这个新兴王朝元气大伤,分崩离析,天京失陷后,由英王陈玉成领导的太平军,退入皖赣鄂三省交界地的皖西南安庆地区,被清军围堵追剿!太平军曾先后数进安庆,在多地都与清军展开过激烈的战斗,尤其是枞阳、桐城、太湖、潜山等地,而平山寨能够清楚地观察到项铺镇动向!图十七:平山寨山头
    昔日的硝烟早已散去,留给今人的只有谈资,但平山寨寨的古战壕、屋基,却给我们提供了当年那场运动的实证,是宝贵的遗产。如今,战壕早已不见,太平军营地遗址处,也被枞阳百姓占据,现在军营遗址曾是太平军的中军大寨,这里地势较为平坦,或许曾是起义军的中军帐。图十八:平山寨山顶地势平坦
    平山寨对面小山,据村民介绍山坡上有一面巨型石鼓,相传为当年太平军平日练兵集合和遇敌情传令时用;平山寨寨顶平坦,当年太平军在寨顶树立木架,可以观察很远的敌情。图十九:平山寨
    平山寨山凹间现有水溏一座,山凹之间数数小山头相连成环抱的形态。当年这座小水塘曾成为太平军“千担叉”重要水源。图二十:平山寨能够清楚看到山下的项铺镇  
    平山寨山不高,海拔三百米左右。关于平山寨的来历,一说为清朝中期桐城东乡部分士绅和百姓为躲避太平军余部捻军的平乱而建。寨头上的营垒规模较大,建筑相对庞大完整。另一说为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建立,在背靠山脊的凹地建营垒数座,屯粮守战。图二十一:平山寨
    太平军占领安庆后,在安庆周边县镇建立了为数众多的山寨,山寨之间保持着一定的来往,这其中包括大量的家属,而拥有战斗力的军队基本占据在各个山寨之间。图二十二:世代生活中平山寨遗址的枞阳人
(本篇完)
2018-03-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2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桥老街与老豆腐石槽模——卒子走遍安庆
大桥老街与老豆腐石槽模
——安庆商业系列
第145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月山镇大桥村的一条曾经繁荣一时的老街,与这条老街上的豆腐店里的一块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石制老豆腐槽模。图一:大桥老街石板

    大桥村历史悠久,过去一直是怀宁连接潜山、桐城、太湖的主要干道。一条长约二三百米的老街,古建筑已经相继倒塌,与老街相间辉映,一条窄窄的街道,青砖小瓦木樑柱的老房子,由于年代久远墙面的砖头许多已经被岁月腐蚀了,木樑柱显现出苍老的褐色,沿街的屋面有的承受不了重压也已经高低不平。图二:大桥老街的石柱础
    这是一条仍然能够看到岁月痕迹的老街,老街部分路基仍然是使用了厚厚的石板铺设的。这些也更显出特色,走在这些街面,特别是踩在厚厚的石板铺设的老街上,石板中间一条深深的车辙印,目前在安庆地区已经很少见了。图三:大桥老街上的标语
    这么小小的街曾经是一条商业街,服装、炭火、剪刀、药铺门市占了大多数,也有二三家杂货店、理发店,特别是老街上还有一家豆腐店,现在豆腐店早已经不再制造老豆腐,而店主人也已经拆了老屋建起了二层洋房,他说起他家百年老店时,向卒子指出一块有着百年历史的老豆腐石槽模。图四:大桥老街
    在大桥老街,有一个特色就是很多门店的门面仍然使用木质门板,白天开门褐色门板一扇一扇的靠墙边站着。这就是这条老街,以街中一座大桥命名的村庄大桥村。大桥老街就连接着这条大桥,大桥老街,渐渐淹没在时光的岁月里。图五:大桥老街上已经倒塌的店铺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许多兴盛了数百年的老街或一片废墟、有如焦土,或萧条破败、人烟稀绝,或拆后重建、本色顿失。在许多人心中,老街不被拆迁变成高楼大厦已是幸事,拆后重建或者规划成商业街区也未尝不可,至少,它还存在着。可时至今日,位于安庆市怀宁县月山镇上的大桥老街,却未能充满生活气息。图六:大桥老街石板上的车辙印
    在弥漫着现代生活气息的今天,老街像是被岁月磨砺过的老人,透露出少有的古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抽一天时间,走入了“时空隧道”,漫步在老街,听听老人们讲那老街的故事。图七:大桥老街石板路
    走在大桥老街上,两三米宽的街巷,曾经的店铺琳琅满目,现在依然展现着这座老街的繁华。可惜连日阴雨,老街上并没有太多的人来人往,但可以想象,多少年前这里必然是人头攒动。老式的理发店里、传统的剪刀店,还有那个已经拆了的豆腐店。有着几十年堪至上百年历史的老店,在老街上比比皆是。走进这些老店,不仅可以看到许多时光留下的痕迹,更能听到许多岁月留下的记忆。图八:大桥老街上的豆腐店
    沿着青石板由西往东走去,大桥的老街现在只是一条东西走向长约二三百米,大桥古称月形,自汉以来,已有人文记载,或见文物,或见史志。明朝时,平江伯陈瑄开白塔(獭)河,沟通漕运,大桥得“天下之水都汇于此”便利,渐成货物中转集散地,商贸的兴起促进了古镇的繁华。图九:大桥老街豆腐店里的石槽模
    月山镇,是安庆北面向关的重要通道,月山镇位于怀宁县东南部,北距怀宁县城三十里,南距安庆市区四十里。大桥村位于月山镇中部,北通桐城,西临潜山、太湖、岳西和宿松。距石门湖码头十六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 这条古朴、温馨、繁荣之中又不失安静的老街,从未看过任何组织和机构、个人进行报道过,卒子走访了这里差不多十个人,都不曾知道,可是谁又会想过安庆地区还有这样一条仍然“活着”的老街。沧海桑田、几经变迁,而古老的建筑、古朴的豆腐石槽模,乃至一条小巷、一条小河、一座石桥都是古镇历史的见证。图十:豆腐店里的石槽模
    据大桥村民介绍,这桥头就是百年豆腐作坊,真是一点不夸张的,女主人介绍祖上几代都开豆腐作坊,传到她手里,最少三代了,她说她家里从清朝末年开始在老街上做豆腐谋生,脚下这块豆腐石槽模就是祖传传下来的磨槽,有着百年历史。和那些纯机械化的规模化生产不同,大桥老街上的豆腐为手工制作。他们说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就是这样子的,这样做出来的豆腐也更香醇更有味道。老街的豆腐使用了月形河里的河水,用的黄豆也有讲究,都是怀宁县种植的或者村里村民家种植出产的,这样不仅出浆率高,出产的豆腐也更加香醇。图十一:清朝晚期至民国时期的制豆腐石槽模
    煮沸的豆浆放置一会儿,就要点卤了。盐卤、石膏都要放一些,只用一种没这么好吃的,至于这两者的比例,也是全凭经验了。但是最关键的仍然是制造豆腐的槽模,古时候点豆腐的模基本都是木制的,但大桥老街豆腐使用的是石制的槽模,点好了卤,要“凝一凝”,过些时间后,等到豆浆在缸里凝固成了膏状,用勺把它们舀到石槽模上,铺平,再包上纱布,一屉豆腐就算初步成形了。老街豆腐店每天天不亮开始做豆腐,等到卖完已经下午了;接着马上选豆子泡豆子,每天忙个不停,看过制豆腐,你会明白“世上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这句老话不是乱说的。图十二:豆腐店里的石槽模有放卤水的石洞
    大桥老街豆腐店早已经不再制造豆腐了。豆腐古时名称很多,有“菽乳”、“黎祁”等。五代时的陶谷,在他著的《清典录》中说:“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大约到了唐、宋以后就称之豆腐了。唐朝鉴真和尚在天宝十年(公元757年)东渡日本后,便把豆腐技术传进了日本,所以日本的豆腐业一直视鉴真为豆腐制作的祖师。豆腐,在宋朝传入朝鲜,十九世纪初传入欧洲、非洲和北美,逐步成为世界性食品。图十三:有着百年历史的制豆腐的石槽模,比较罕见
(本篇完)
2018-03-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5-19 17:01 , Processed in 0.0323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