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过河-卒子

《卒子走遍安庆》长篇游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倒爬狮街88号建筑——卒子走遍安庆
倒爬狮街88号建筑
——安庆商业系列
第147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倒爬狮街88号建筑。图一:海河建筑一侧

    倒扒狮街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市中心,始建于明朝万历(1573—1619)年间。倒扒狮步行街是安庆保存至今的一条古老的商业街。这条商业街店铺林立,该街因倒扒狮古牌坊而得名。长约二百余米,宽约三余米。两边商铺林立,热闹非凡。其街区整体建筑较好的保持了明清风格,是一条保留安庆古城传统风貌的商业街。该街是研究安庆地方史和明清建筑艺术的重要地方。图二:“海河”为该建筑后制作上去的匾额
    倒扒狮街是安庆市目前保存历史遗存最多和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历史街区。老街从清朝到民国时期,就已形成以老字号为龙头的繁华商业区,当时有“安徽第一商业街”的美誉。民国年间省商会在此举办全省国货展销会,来振兴民族工业,与洋货抗衡。图三:“海河”两字并非该建筑原构件
    爬狮步行街西面入口第一个古建筑就是今天卒子介绍的倒爬狮街88号建筑,现为安庆市保护单位。是一组坐北朝南,前后现存一进,面开两间,近代西洋风格的建筑。这幢建筑中西合壁两层砖木结构,青砖扁砌,混水墙面,窗眉置西洋花纹饰,二层斜置牌匾,后覆盖改成“河海”,两侧文艺复兴时期罗马壁柱,檐口下有一个斗型托块,并作雨珠饰,整体保存状况一般。图四:该建筑为列为安庆市历史建筑
    在这条商业街头建起这样的建筑,想当年也曾是老城的重要商业店铺,它位于东西正街,东通枞阳门,西到八卦门,是安庆的一条古老的商业街上重要的店铺,在这条长约二百余米,宽约三余米的老街上,能够建起这样的西洋风格的建筑本身就是了不起。图五:海河建筑另一侧
    清朝晚期,曾国藩督帅行署就在这条街上,从咸丰十一年到同治三年(1861-1864年),曾国藩在此居住了整整三年。行署幕府荟萃了从全国各地来的各路精英,如徐寿、华蘅芳、李善兰、徐建寅、龚芸棠、张文虎,设书局、办洋务、创立安庆内军械所,研制蒸汽机和以蒸汽为动力的轮船,这里成了中国近代化的起始之地。现在两边的建筑还较好地保留着安庆古城的传统风貌。图六:该建筑的青砖墙体现为水泥覆盖
    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年)时期,安庆作为安徽省会,安庆受到西式建筑影响,一些商业街区渐渐建起新式建筑。以倒爬狮街88号建筑为代表的西式建筑已经渐渐融合到安庆社会,这个时期,水泥、玻璃、机制砖瓦等近代建筑材料在安徽省会安庆得到使用和发展。有了较多的砖石钢骨混合结构,初步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研究和发扬安庆传统文化,有利于让安庆的建筑得到全国观众的认识。图七:该建筑墙体
(本篇完)
2018-04-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严凤英墓——卒子走遍安庆
严凤英墓
——安庆名人墓系列
第147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严凤英墓位于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公园黄梅阁内。图一:严凤英纪念馆

    严凤英墓,准确说是严凤英骨灰存放地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公园黄梅阁的严凤英雕像下方。建于一九八六年。一九八七年将严凤英骨灰安放在基座内。墓由黑色大理石基座和汉白玉石雕严凤英立体像两部分组成,正面刻“天上人间”四字。图二:严凤英纪念馆立柱上的对联
    严凤英雕像通高3.3米,立像高2.3米。严凤英(1930—1968),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1930~1968),原名严鸿六,安徽省桐城县罗岭(今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人。女,中共党员,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图三:严凤英墓保护牌、黄梅阁介绍牌与严凤英素像
    严凤英十岁时开始学唱黄梅调,为族人所不容,后跟随严云高学戏,取艺名凤英。在1952年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华东戏曲会演,严凤英以黄梅戏传统小戏《打猪草》和折子戏《路遇》,获得广泛赞誉,1954年因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饰演七仙女而扬名全国。图四:严凤英纪念馆内落花曲词
    历任安徽安庆市黄梅戏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遭迫害致死,现骨灰安放在安庆市菱湖公园内黄梅阁中,安庆罗岭建有严凤英故居纪念馆,毛泽东为其题写“党的好儿女”。严凤英的黄梅戏代表作有《打猪草》、《游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等。图五:严凤英石像
    “黄梅阁又名“严凤英纪念馆”,为纪念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而建。其内有宣传栏、廊架、小桥、陈列馆等建筑,布局典雅紧凑,并塑有汉白玉严凤英雕像及七仙女群雕,严凤英雕像下安葬有严凤英骨灰盒,基座正面是赖少其题写“天上人间”四个字。”图六:严凤英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梅阁大门外墙上,嵌有一块“安庆市文物保护对象”,“严凤英墓及塑像”。正门上方悬挂着“黄梅阁”的牌匾,在严凤英23年的艺术实践中,她的表演艺术水平也不断腾跃,既形成了独自的风格特色,又代表着当时黄梅戏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并对剧种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图七:馆外对联
    严凤英的唱腔圆润明快,表演质朴细腻,吸收京剧、越剧、评剧、评弹、民歌等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世称严派,为中国黄梅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图八:严凤英石像与严凤英剧照
  踏进严凤英纪念馆,迎面既是严凤英素装像。黄梅戏起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黄梅调”也叫“采茶戏”, 这种小戏中的一个支派逐渐东移,在安徽安庆地区成了气候,形成了后来的黄梅戏,一批戏班应运而生。1926年,著名演员丁永泉(旦角)、曹增祥(小生)、丁和寿(丑角)等所在的班社活跃于安庆市区,此后在这里扎根。图九:严凤英纪念馆与黄梅阁门楼
  安庆不仅是黄梅戏的故乡,而且是中国京剧之祖。严凤英短短的一生三十八年。严凤英一生共自杀过三次,吞金、上吊、服安眠药。前两次发生在解放前,原因是不堪凌辱,但均被抢救脱险;但是在“文革”中,她死成了。很惨,说来令人发指。一个感恩“旧社会把我当成草,新社会把我当作宝”,为之把自己一生献给祖国黄梅戏事业的艺术大师,最终的结局竟是如此蒙冤蒙羞。1978年5月23日,中共安徽省委宣布为严凤英平反昭雪,同年8月21日省文化局举行了严凤英骨灰安放仪式。图十:严凤英纪念馆内陈列的生前道剧
  严凤英墓前常年摆放着祭奠人敬献的许多鲜花。严凤英洁白的大理石戏装塑像栩栩如生,基座正面是安徽美术家协会主席、艺术家赖少其题写的“天上人间”四字,塑像下就安放着严凤英的骨灰盒。图十一:严凤英像下“天上人间”四个大字
(本篇完)
2018-05-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桂花崖——卒子走遍安庆
桂花崖
——安庆风景系列
第148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桂花崖位于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城西乡境内。图一:桂花崖指示牌与山下老房子

    城西乡位于太湖县城西邻,素有太湖西大门之称,东邻晋熙镇,南毗江塘乡,北连天华镇,西与宿松县凉亭镇接壤。域地西北多山,东南为丘陵和小平原,是一个集山区、库区、畈区为一体的乡。城西乡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自然景观丰富。有石船岭、桂花崖、响水崖、九井沟、鸡公石、莲花墩与龙须沟,有状元故居、王家寨、兵波寨等这些景观流传着许多动人故事。图二:桂花崖处处都有这样的小瀑布
    佛教文化在城西也有悠久的历史,龙门寺、棠梨宫、祈雨寺,司马庙、准堤庵等众多古寺庙,对当地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孙家白露窠古人类遗址,对新石器时期人类生产生活状况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这些景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县内外享有盛名。图三:桂花崖实际是一处风景带
    桂花崖有很多人文和风景,今天卒子主要介绍这里的风景。桂花崖地处大别山深处,古代移民在高山之处扎根,留下了的众多的古遗。这里还有很多珍稀植物。桂花崖植物种类繁多。毛竹漫山遍野,松林密布。一年四季山花烂漫,还有多种名贵中药材。卒子在崖壁边看到一串超大的天南星植物,是一种名贵中药,内含剧毒。图四:桂花崖大崖壁
    桂花崖,从名字的来由无从考证。只知道她位于太湖县城西乡方洲村(原来的山龙乡汤沟村)境内,从太湖老城向西约17公里,也就是从石船岭再向西行约5公里,在汤家沟与杨家岭之间。桂花崖景色优美,山若玉璧,林似青云;峭壁飞泉,流水叮咚,令人流连忘返。图五:桂花崖风景
    据城西乡乡志记载,桂花崖山顶上有个洞口,清朝康熙年间太湖知县王庭在此留有 “石龙洞”、“会海源头”、“峭壁飞泉”等楷书摩崖题刻。现远处寻觅。图六:桂花崖瀑布
    另有民间传说的太湖或太湖县城(老城)的来历与历史,其中最后两句也有人说是《刘伯温后记》所写(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太湖县城西乡境内白石山上有一个大石头,长的很象只鸡,天长日久,吸天地之灵气,成了精,要啄人吃,过往行人,不少黎民百姓被它吃掉。天上雷公赫母用雷尖赫火打它烧它,均被这只成精的鸡吃了。为了捉住这只神鸡,观音老母丢下一把米,那只精鸡低头去吃米的时候,天上乌云骤起,电闪雷鸣,雷公老爷一雷将吃人的鸡劈死,鸡头滚落到山下的农田里,今白石岭山下田畈中有一颗大石,即是当年雷公劈下的鸡头。从此,白石山一带百姓安宁,人口繁衍。图七:桂花崖最高处的瀑布
    桂花崖是一处风景还不错的地方。关于桂花崖,《太湖县志》上有寥寥数语的记载,具体位置不详。经过太湖县旅游部门的指示牌,顺溪而上。溪边有几处七十年代的老房子,现在基本闲置。桂花崖的确值得一看,是安庆一处人文与风景兼备的好去处。图八:桂花崖石刻边的桂花岩瀑布
    溪水从桂花崖流出,这里也成为了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桂花崖景内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至于为何叫桂花崖,也不知从何讲起,或许这也只是一处地名而以,这里的山奇秀佳丽,这里的花草艳而不俗,这里的人因大别山的养育庇护,心诚气定。游尽天下奇山异水,最后还是这里韵味深长,流连忘返。图九:桂花崖石壁与瀑布
(本篇完)
2018-05-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5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园寺——卒子走遍安庆
林园寺
——安庆寺庙道观系列
第148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桂花崖位于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王河镇境内。图一:远望林园寺

  林园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王河镇,卒子于很多年前往林园寺时,并未进入寺庙。但从侧面了解到,这座寺庙还是有点历史的。据了解,林园寺始创清朝中晚期,由于动荡从其它寺院辗转来到潜山县王河境内,经过努力才建成一座小庙,距今已一百多年历史。图二:林园寺匾额
  林园寺,现坐落在一片田畈之间的山脊之间,清朝中末期,时局动荡,被毁的寺庙和尚辗转来到潜山县王河创建了一间供奉菩萨的小庙。小庙经过清朝的重修,到了文革中被毁,如今新建为林园寺看不出古刹的味道。图三:林园寺
  林园寺寺宇坐北面南,依山建造,二进院落,三重大殿。寺内前建大殿,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佛坛上供木雕横三世佛;中为释迦牟尼佛,右为阿弥陀佛,左为药师佛,塑像高大庄严,精雕细刻。一侧为多间的僧舍,禅房、客舍。图四:林园寺围墙
 
  林园寺中,虽地势不高,却能居高临下,潜山王河一带地势较为平坦,林园寺居高能够容景尽收眼底。有对联:前朝沪蓉高速路,后依皖岳天柱山。图五:林园寺大门
  林园寺在历史的场合中浮浮沉沉,几经风霜,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就连当年建的寺庙古物,也在文革期间被毁于一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路过观赏。图六:林园寺
(本篇完)
2018-05-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庄程家祠堂抱鼓石与柱础石——卒子走遍安庆
农庄程家祠堂抱鼓石与柱础石
——安庆散落各地石构件系列
第148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家祠堂抱鼓石与柱础石位于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杨桥镇鹿村二个地方,其一抱鼓石位于农庄境内的一户百姓家门口,其二柱础石位于八步境内的一户百姓家小院内。图一:古驿十八步

  卒子在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鹿山村见到程家祠堂这二样石构件,是比较偶然的发现。鹿山村程家祠堂现早已不存,唯独只剩下一块标牌。程家祠堂损毁以后,其大部分的石构件被村民移作他用,目前卒子在农庄境内的一户百姓家门口找到一块程家祠堂的抱鼓石,在八步境内的一户百姓家小院内见到程家祠堂的柱础石。图二:露水莲叶
  两件祠堂的石构件均使用了外地的青石精心雕刻而成。当年的程家祠堂想必也是规模空前。现在的杨桥镇鹿山村是由原农庄村、铜山村合并后建立的。鹿山村境内石料丰富等,程家祠堂离风景秀丽的千年古刹龙泉寺不远。图三:程家祠堂抱鼓石
  问得溪边的百姓,程氏宗祠位于鹿山村农庄组。始建于何朝不详,后被毁,清朝后期重建,后又被毁。如今只剩下一块空空的空地。据说当年规模宏大。程氏宗祠始何时建不详,何时被毁也不详。六、七十年代祠堂还剩下的石槛,天井,天井两侧为回廓;二进为大堂还能见到,现已不存。图四:程家祠堂柱础石
  程家祠堂损毁以后,目前能在周边找到的构件已经不多。卒子能够从祠堂石构件看出,当年的程家祠堂有多么精美。抱鼓石是皖西南传统民居必不可少的构件,一般位于大门底部宅门的入口,形似圆鼓,属于门枕石的一种。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图五:程家祠堂抱鼓石与柱础石
  今天卒子介绍的抱鼓石为青石雕刻而成的狮子椒图。原程家祠堂大门一般为两扇,此处一只抱鼓石的主人背后的政治、经济基础而独立存在。抱鼓石是物化的礼制文化符号,也是根植安庆的一种地方文化。图六:程家祠堂抱鼓石与露水莲叶
  柱础石是安庆的建筑石构件中最常见的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就是柱子下面所安放的基石,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奠基石,在传统砖木结构建筑中用以负荷和防潮,对防止建筑物蹋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是从另一侧面反映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一个缩影。图七:程家祠堂柱础石的精美雕刻
  卒子见过的柱础石有鼓型、瓜型、花瓶型、宫灯型、六锤型、须弥座型等多种式样,见过不下上千种。据宋《营造法式》第三卷记载:“柱础,其名有六,一曰础,二曰礩,三曰舄,四曰踬,五曰磩,六曰磉,今谓之石碇。”但安庆的柱础石基本是明清两朝的。明清时期,安庆地方文化丰富而多彩,柱础石的形制和雕饰更加丰富,制作工艺已达到极高水平。今天卒子介绍的柱础石就属于比较高规模的一种,柱础石为青石制地,有一种特殊的气势和精神。图八:程家祠堂柱础石的精美雕刻
  卒子在一户百姓家门口见到的这只青石形制六面锤形,雕饰图案以龙凤云水为主题,还有狮子和鹿为主体,以及花鸟虫等。这只柱础石使用的雕刻手法为浅浮雕与圆雕相结合,装饰性与写实性相比衬,使装饰作用与独立欣赏价值相统一,充分体现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展现出了程家祠堂主人的情操和愿望。图九:程家祠堂柱础石的精美雕刻
(本篇完)
2018-05-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7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子堰——卒子走遍安庆
木子堰
——安庆近代斗争系列
第148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位于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牌楼乡云峰村的木子堰。图一:安庆市潜山县牌楼乡

    潜山境内的天柱山雄踞大别山东南,其主峰耸立云霄,余脉延及英(山)霍(山),为江淮分水岭。地势极为险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吴、楚相争;三国孙吴曹魏政权更迭;宋末元初的刘源农民义军据险与铁骑几乎踏遍欧洲的成吉思汗蒙古大军相持达十五年之久;明清时期的张献忠、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张宗禹等农民义军都曾在此与官府抗拒几年十几年不等(近年更是出土了不少战国时代的兵器)。图二:河道
    潜山当是大别山外围重镇无疑,亦是省会安庆的屏障。木子堰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牌楼乡云峰村境内,是大别山山间流下的一条溪流上的一座小型堰坝。为什么它与安庆近代革命有关?原来这座小水堰坝大有来头。图三:安庆市潜山县牌楼乡的木子堰
    木子堰俗称堰坝,是一座建于民国时期的固定坝。一条水溪是牌楼乡最大溪流,到了雨量充沛的时期,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河床较为松软,河水冲击力强,尤其是汛期,经常出现河水暴涨,洪水泛滥,堤脚冲空,从而出现堤防年年修复,年年毁的现象,给溪边民房和百亩良田带来严重威胁。图四:木子堰
   中国革命军第四十八军是一支由北伐军发展而来的队伍,抗日期间驻扎安庆地区七年,承担着安庆正面战场的抗日任务,下辖176师、138师、十一游(后改编为135师)三个师。抗战期间,第48军参加过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等许多重大战役,并派兵随中国远征军征战缅甸。图五:48军驻扎在安庆地区
    国民革命军第48军原为李宗仁、白崇禧的新桂系主力部队,1937年由第15军改编而来。1938年6月,48军进入安庆战场,1942年1月至1946年1月,48军军部驻扎在岳西县汤池畈。1931至1945年的时间里,48军将士勇敢抗击日寇,取得了显著战绩,牺牲了大批将士,其事迹可歌可泣。第48军战斗在皖西南一带,他们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为了国土的完整,创造了辉煌的战绩,牺牲了大批将士,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他们的功绩注定要载入中华史册。图六:安庆市潜山县牌楼重立碑记
    1939年,48军参加了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后,同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后,该军退往安徽大别山区休整,也就是安庆地区。在安庆休整的时期内,1942年1月,第48军48军138师为避开日军扫荡,军部从霍山深沟埠移住岳西汤池畈,随后其所属138师师部也由潜山水吼岭驾雾冲推进至王家牌楼李大屋,以便指挥前线作战。图七:木子堰碑记
  1942年12月18日,138师指挥所属部队412团3营9连抗战将士,在太湖县弥陀寺附近击落日本军机一架,机内含机组人员共11名日本军人,其中包括侵华日军第11军司令官兼华中派遣军指挥官冢田攻大将和少将藤原武。冢田攻是8年抗战在中国战场上被击毙的最高日本陆军军官。在抗战史上,该部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图八:木子堰
  1943年夏季,138师部驻扎在潜山县牌楼乡云峰村期间,为当地百姓兴修水利,建起多座小型水坝,其中以木子堰最为著名。木子堰拦水坝全长17米,宽3米,高0.6米,用均匀卵石浆砌,工程量约有百立方。图九:138师
    138师部为潜山当地百姓兴修水利,整个整条河道,减轻防洪压力,减少了自然灾害损失,对整个河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原抗战旧址李大屋民居,也就是原国民革命军48军138师师部卒子在很久以前已经介绍过。回顾当年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八军138师在大别山的太湖、岳西、英山多个县区交界处,痛击日军侵略军,巍巍天柱峰,悠悠昭后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深刻启迪。木子堰是国民党部队驻扎在安庆地区留给安庆的一份厚重的历史。图十:安庆市潜山县百姓不忘当年138师全体官兵
(本篇完)
2018-05-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8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氏宗祠——卒子走遍安庆
汪氏宗祠
——安庆祠堂系列
第148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位于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青天乡境内的汪氏宗祠。图一:安庆市岳西县青天乡

    祠堂是中国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位于安庆市岳西县青天乡汪氏宗祠就是一幢很典型的皖西南风格的祠堂。该祠始建于清朝,砖木结构,五进三间,左右厢房,共计34间房,面积1178平方米。图二:汪氏宗祠门楼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1937年7月13日,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按照国共和谈精神,向国民党鄂豫皖边区督办卫立煌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谈判倡议,经过南田接头、衙前会晤、青天谈判、九河签字,终于达成谈判协议,开南方八省十四个游击根据地和平谈判的先河。图三:远望汪氏宗祠
    青天谈判在汪氏宗祠内举行,双方就停战、撤军、集合部队、供给等问题进行了六天谈判,最后达成了停战协议。第二年,红28军即编入新四军第四支队开赴抗日前线。岳西谈判的成功,标志着鄂豫皖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的结束,对建立鄂豫皖统一战线,开辟新的抗日战场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图四:汪氏宗祠山墙
    岳西青天谈判旧址,也就是鄂豫皖边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谈判旧址,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祠堂是一座占地1180平方米,以土木结构为主的徽派建筑,据说该祠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建筑,在历经百余年的沧桑后仍然宏伟壮观、巧夺天工。图五:汪氏宗祠又称敦本堂
    汪氏宗祠被称为红色革命的摇篮,据当地村民介绍,民国初期当时还属于霍山县南乡,苏维埃革命政府和赤卫大队在汪氏宗祠成立。由于历史原因,汪氏宗祠一度无人管理,甚至遭到浩劫,千疮百孔。后来,青天乡的汪氏宗祠修葺一新,并且专门布置了党史展览,迎接安庆市党史教育基地的测评。图六:汪氏宗祠门前的抱鼓石
    在皖西南一带,坚持游击斗争的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获悉中共中央有关国共合作的指示,遂与皖鄂边特委书记何耀榜在岳西南田会和,商量与国民党方面合作抗日事宜。一周之后,红二十八军代表何耀榜以及化名李守义的高敬亭,与国民党方面的刘纲夫、郭副官、李德保等人在青天乡汪氏宗祠内进行了艰苦的正式谈判。图七:汪氏宗祠由汪华公后裔建立
    尽管国共双方代表都认为国难当头,理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是在具体的协议条款上,双方都有着较大的分歧。谈判停止以后,部队改编,走什么路线,什么时间集合,在这些问题上争论的相当激烈。图八:汪氏宗祠屋内的木柱
    经过双方代表逐条逐句斟酌修改,谈判商议,最终达成一致。之后双方代表在红军驻地九河朱家大屋举行了签字仪式,得知这一消息,当地群众欢呼鼓舞、热烈庆祝。图九:汪氏宗祠内部结构
    岳西谈判停战协议签字之后,红二十八军和鄂豫边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奔赴了抗日的最前线。汪氏宗祠,也因岳西谈判载入了历史。如今岳西青天乡党委政府正在完善岳西谈判纪念设施,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段历史。图十:汪氏宗祠对联与小轿
    汪氏宗祠是一处现存不多的建于清朝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整个建筑面阔二十余米,进深十余米,脊高约七、八米。正厅三开间,中有天井,前有围廊,门旁有抱鼓石。全饲布柱约二、三十根,属"满堂柱"建造。前檐柱为二跳斗拱。前檐斗拱比廊檐斗拱粗大,曲梁与柱子衔接处均有丁头拱承托,拱眼如单幅云。斗拱、梁架、梭柱等镂刻精细,体现了古代安庆地区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图十一:汪氏宗祠
(本篇完)
2018-05-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9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龙山西北角顶部古战壕——卒子走遍安庆
大龙山西北角顶部古战壕
——安庆军事旧址遗址系列
第148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位于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与杨桥镇之间境内的大龙山西北角顶部古战壕。图一: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顶部

    安庆市北面,大龙山在这里与怀宁的山脉连接,明朝胡缵绪编纂的《安庆府志》、清朝康熙十四年《安庆府志》、《怀宁县志》及清朝道光《皖省志略》、清朝光绪何绍基《重修安徽通志》等志书的有关章节均介绍过安庆大龙山。图二:安庆市是当年清军与太平军反复厮杀的地方之一
    安庆城素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江第一洲”之赞誉。七百多年间,攻城与守卫在这城墙内外不知上演了多少回。图三:位于安庆市大龙山西北角顶部战壕遗址
     大龙山是安庆北大门的天然屏障,距安庆约十公里。大龙山气势磅礴,大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军占领安庆时期,陈玉成率太平军与清军殊死拼搏之战场,也是著名的安庆保卫战主战场之一,这里至今尚存太平军将士与清兵浴血奋战的战壕遗址。图四:大龙山西北角顶部以龙角峰为标志
    今天卒子再向大家介绍的是当年古战壕遗址之一的西北角顶部古战壕,此战壕深约一米余,整个战壕长约数百米,均为敞口。古战壕建在山势雄伟、险峻地段,不失当年英雄风采。图五:常有驴友翻越大龙山西北角顶部
    大龙山虽有植被,在冬季枯叶期,山顶人员跑动在白天还是能够清楚看到,为此军方要求在大龙山顶部多处维修半人高的战壕,用于躲避和隐藏,身在战壕仿佛看到、听到太平军与清军的烽火连天、战鼓咚咚、厮杀一片悲壮场面。 图六:清军
     安庆城是1853年始为太平军所占领的,多年来安庆逐渐成为太平军最重要的战略据点之一。其重要地位在于居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的上游,军事上是天京的屏障。同时守住安庆,就能保证长江水道的畅通,保证军需物资的补给。图七:位于安庆市大龙山西北角顶部战壕遗址
    太平军领导洪仁玕曾说:“安庆一日无恙,则天京一日无险。”而清军方面,则视安庆这一据点为“眼中钉”,湖北巡抚胡林翼指出:“安庆为长江咽喉,实平吴之根本,安庆未复,水陆阻梗,不能直抵江宁。”湘军主帅曾国藩认为:“若克安庆,则绝金陵贼粮三源,以杀江淮各贼犄角之势。”他还意识到安庆一战:“关系淮南全局,将来即为克复金陵之张本。”图八:驴友们翻越大龙山顶部却很少关注战壕遗址
  在随后的岁月里,安庆与安庆周边的地区成为安庆保卫战的主战场,曾国藩、胡林翼开始用兵于安庆周边,先后攻克怀宁石牌、太湖、潜山诸镇。之后清军完成了对安庆城的全面包围。图九:位于安庆市大龙山西北角顶部战壕遗址
    湘军领导曾国藩制订了“围城打援”的战略部署,一方面切断安庆城内的物资补给,另一方面打击前来救援的太平军。承担围城任务的是曾国藩之弟曾国荃,他率领的万余湘军在大龙山周边,并开挖两道战壕,在围攻安庆的岁月里,他们击退了以英王陈玉成为首的太平军四次大规模救援行动。图十:清军与太平军
  现存的安庆大龙山西北角顶部古战壕,均为太平军或清军使用的战壕,太平军驻守集贤关外赤冈岭及附近的山区,建有能停驻上万人的多处营垒。而清军中的湘军主将多隆阿、鲍超等部也围绕着大龙山建起多处营垒。图十一:战壕遗址

  卒子曾多次走访安庆地区多次山寨与古战壕,为安庆地区研究这段历史的活档案之一,现存的大龙山西北角顶部古战壕为人工挑挖的壕沟,深约一米余,长约数百米,依山势而建。在这样的山区高地周围建起的壕沟,就是当年太平军(长毛)驻兵打仗的地方。图十二:大龙山西北角顶部战壕遗址
  古遗址在大龙山山顶之上,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太平军在大龙山上建造的战壕和营地,规模不小,这里的古战壕总共遗存几段,最长的接近百米,如今的古战壕依然静静的呆在那里,昔日的硝烟早已散去,留给今人的只有谈资,但大龙山山顶残存的古战壕,却给我们提供了当年那场运动的实证。图十三:太平军
(本篇完)
2018-05-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湾古道——卒子走遍安庆
赵湾古道
——安庆古道系列
第148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位于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境内的赵湾古道。图一:赵湾古道石阶梯

    古道,古旧的道路。《古道歇棚记》载:“古道者,古来人世跨空移时、运往行来之途;贯朝穿代、纫忧缀乐之线。”图二:老照片
   今天卒子介绍的赵湾,位于罗岭镇三面环山,山峦叠翠,风景优美,与杨桥镇、五横乡相邻。赵湾文化底蕴深厚,赵湾是过去桐城县、安庆市郊和怀宁县交界处,又是个被崇山包围的所在,故山多古道。图三:古道上石阶梯
   其中赵湾古道由大陡岭通往菜子湖的一条山路古道。大陡岭是过去杨桥与罗岭之间的重要通道,过了大陡岭再过去有一条叫赵湾的古道通向菜子湖,久而久之成为这一带百姓的交通要道。图四:赵湾从明朝开垦以来已经数百年
   赵湾古道经一片田畈,再沿茶园田埂步行,不多时,斑斑驳驳的砾石便出现在脚下,掩映于翠竹林中。据了解,此古道原有一米多宽,足可容两匹骡马并行。图五:赵湾古道
   赵湾古道在历史上肩负着肩挑货贸的功能。通往这条古道的走卒商贩络绎不绝。在特殊时期,又成为兵家要道,在那个狼烟烽火的年代,太平军与清军即经由此道控制安庆北部。图六:赵湾古道穿越一片竹林
   如果沿着大陡岭步行来到赵湾古道。大陡岭过去山势陡峭,原路使用卵石垒成。大陡岭属于两县两乡交界处,是安庆北部的一处“关隘”。解放以后,此道遂遭冷落。古道路面或遭雨水冲刷,或因农民开垦,许多地段堙没不可识,路上的基石也很多移作他用。现在唯有斑驳古道叙述历史沧桑。图七:赵湾古道石阶梯
     赵湾古道现在深藏于深山无人识,却在碧翠群山一隅,极享天地造化之灵气,背山面水,依山而筑。赵湾古道却是连接杨桥至罗岭的一条咽喉要道。这里翻越幽谷山岭,向岭上走一览众山脚下小,岭上正是一夫把关,万夫莫开。图八:古道石阶梯
   赵湾古道在山坡间汇交呈之字形而上,它盘旋在海拔几十米至二三百米之间,长约一至二公里。峰峦叠嶂,沟谷纵横,悬峭屏连。古时,这条砋道是古树参天,野兽拦路,阴森恐惧。图九:石阶梯
   赵湾古道是杨桥至罗岭镇之间最险要路段,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咸丰年间,就有湘军控制这条百战不殆的古道。图十:赵湾古道石阶梯
   登上古道翻山越岭,举目四望,海阔天空。不由升起杜少陵“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图十一:赵湾古道石阶梯
(本篇完)
2018-05-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1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凤歧手植柏树——卒子走遍安庆
陈凤歧手植柏树
——安庆八棵名木系列
第148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位于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店前镇境内的陈凤歧手植柏树。图一:安庆市岳西县店前镇

    安庆市岳西县店前镇境内的陈凤歧手植柏树,是卒子在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庆地区七棵名木基础上,个人认定的新增名木之一,之所以是新增认定,是因为这棵柏树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世。图二:湖南陈凤歧手植柏树碑与柏枝树
    店前镇境内的这棵柏树,树龄约在八十年左右,虽然树龄并不大,却因为它是名人栽种,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将此树立为安庆名木,让更多历史故事走入百姓生活中。图三:湖南陈凤歧青年时期照片与晚年照片(珍贵)
  陈凤歧,沧州市大孙庄人,生于武术世家,学练的是燕青拳。陈凤歧当年绰号小白猿,如今人称活燕青。沧州燕青为山东泰安孙通所传。孙通传陈善大师,陈善传其子陈广智,陈广智传其侄陈玉山,陈玉山又传其子陈凤歧。至此,他已是燕青门在沧州的第四代传人了。图四:湖南陈凤歧手植柏树碑
    陈凤歧自幼从父习武,其父陈玉山是沧州有名的武林高手。《沧县志》上说,“陈玉山艺精绝,曹锟经略四省时提倡武术,聘为教习随营教练,得有奖章。”图五:民国时期驻扎在安庆地区的国军成为抗日的一支主力部队
    陈凤歧在父亲的指导下刻苦练功,学得一身的好武艺,能传其家学。他年轻时为报效国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因行拳走势,轻灵敏捷,故有“小白猿”之称,是当时国术馆内的武花之一。不久,他被派往军队任教官。图六:柏枝树
    “九·一八”事变后,他看到国民党不抗日,只打内战,一气之下,借口回乡探亲,一去不归。在家乡传授燕青拳。燕青拳技击对抗时手脚并用,它手领脚发,脚法精灵,是北腿之重要代表拳种。图七:抗日战场正面与日本交战的当属国军
    陈凤歧功力深沉,深得燕青真谛。他古稀之年仍是步履轻捷,老将雄风。那是1979年5月,全国首届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这是十年浩劫后的第一次全国性的武术盛会。行家荟萃,高手云集,南拳北腿,群星灿灿。会上,银须飘冉、年逾古稀的陈凤歧登场献艺,只见他周身灵活,拳脚如飞,舒展飘洒,势动身随,一套连手拳表演完毕,身不摇,气不喘,步如童稚,雀跃退场,激起观众席上的一片掌声。在这次大会上,陈凤歧荣获金牌。图八:湖南陈凤歧手植柏树碑细节  
  武艺在身,受惠无穷。国民期间,国民革命军进入皖西南休整,陈凤歧随军到了皖西南,在安庆地区的岳西县,陈凤歧向国军教授武功,当时被任命岳西县教官。图九:在陈凤歧指导武术中国军战士奋勇杀敌
      
  陈凤歧不但武艺精深,而且为人厚道。他德高望重,深为沧州武林同仁拥戴。老人虽年逾八旬,但仍手脚灵活,身板硬朗。1987年老年人体育协会授予他”健康老人证书“。他在授徒传艺的同时,还指导扶持后辈写出了燕青拳书稿一部。并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优秀辅导员称号。图十:现为安庆地区八棵名木之一湖南陈凤歧手植柏树碑与柏枝树
    陈凤岐在岳西的岁月,如今已经无法考证,但陈凤歧在民国二十六年,也就是1937年,在安庆市岳西县新手种下了这棵如今已经八十年树龄的柏枝,树下立碑陈凤歧植。这位跟随国民革命军曹锟部队的武术教导,后跟营,受佟忠义、刘玉春、傅万祥、李树南指导,学会摔跤、苗刀、醉八仙、劈挂等拳械,成为能演练多种拳械的武术指导,并与他人比武屡胜。图十一:日本侵略军八侵中华大地国军奋勇与日军斗争
    陈凤岐1930年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1931年6月被派往国民军108师任武术教官。1937年入驻安庆市岳西县任武术教官。陈凤歧的一生充满的传奇,他新手种下的柏枝树如今依然茂盛的植根在安庆的土壤上。图十二:被国军俘虏的日本侵略兵照片与陈凤歧柏枝树
(本篇完)
2018-05-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5-7 04:33 , Processed in 0.0315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