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过河-卒子

《卒子走遍安庆》长篇游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3-28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安丁家山古树与潘母寿坊

第2035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永安丁家山古树与潘母寿坊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永安村。
    今天卒子通过介绍旧时安庆丁家山保,来看看安庆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保甲制度是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制手段,特征是以“户”(家庭)为单位。


    汉朝时期五户人家为“伍”,十户人家为“什”,百户人家为“里”;唐朝时期的四户人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时期提出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元朝又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设甲生。到了清朝,终于形成了与民国时期十进位的保甲制极为相似的“牌甲制”,以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由此建立起了保甲制度。
    安庆的保甲制度在民国成立之初,由于受西方影响,渐渐废弃了保甲制度。国民政府成立后,规定区以下每百户为乡(镇),乡镇以下每二十五户为闾,闾以下每五户为邻。卒子介绍的丁家山保就有闾保立誌就是印证。


    安庆丁家山保是民国保甲制度的缩影,时任民国政府蒋介石兼总司令的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颁布《剿匪区年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联保连坐。
    经过安庆等地的保甲制度的推行,到了民国二十三年,国民党通令各省市切实办理地方保甲,保甲制度才推向全国。


    安庆的保甲制的基本形式是十进位制为单位,也就是说以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十保以上为乡镇。以后鉴于各地地理、交通、经济情况各异,在实行“新县制”时采取了有弹性的办法,规定“甲之编制以十户为原则,不得少于六户,多于十五户”,“保之编制以十甲为原则,不得少于六甲,多于十五甲”。
    那时的“乡(镇)与现在的乡镇又有着本质的区别,民国时期的乡镇以十保为原则,不得少于六保,多于十五保”。保设保办公处,有正副保长及民政、警卫、经济、文化干事各一人,保长兼任保国民兵队队长和保国民学校校长,与乡(镇)长一样,亦实行政、军、文“三位一体”,保长通常由当地地主、土豪、顽劣担任。


    保甲制度实行“管、教、养、卫”并重原则,使保甲制既服务于“自治”,亦有利于所谓自卫。“管、教、养、卫”是蒋介石提出的。
    丁家山保,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永安村境内,就是在现在宜秀区检察院、宜秀区法院至安庆一中新校区一带。


    丁家山保内现存一棵二百年古树,古树见证了太平军驻扎和若干事件的发生。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驻扎在集贤关一带,其中一支就驻扎在丁家山。丁家山,人口稠密,有粮有田有房,太平军驻扎此地与清军对峙。
    在丁家山一处路口,有一座巨大的石碑,仔细观看,这是一座民国时期丁家山保闾保立誌的潘母余太夫人八十寿坊。整个牌坊为白石构建,高约二米,坊上图案均为浅浮雕,有“团形寿纹”、祥云等图案。


    两中柱刻“巾帼拯哀鸿阴德流芳寿金石,彤文传篆乌遐龄晋祝永山河”对联。


    潘母余太夫人寿坊整个寿坊高大雄伟,古朴典雅,庄重肃穆。横额团形寿坟高浮雕图案活泼生动,细腻丰富,技法娴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潘母余太夫人八十寿坊立坊时,潘母余氏已是八十五岁高龄。其子是前清朝官员之母身份接受封赠。当地闾保立誌建坊更是对潘太夫人余氏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德高望重、寿登期颐的最高奖赏。

    安庆丁家山保的保甲制度的推行,起到了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再由当地的闾保建坊则反映出安庆作为安徽省省会在推行保甲制度的更为特殊的作用。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30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冲“皇藏峪”四面寺遗址

第2036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湖滨四面寺遗址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晋熙镇湖滨村(原高冲村)青岩组,是一处遗址。


    今天卒子介绍的四面寺位于四面尖山山腰,四面尖山因其“形方而锐、四周如一”,故名“四面尖”。主峰海拔509米,有石桥、古刹、浮屠、皇藏峪等景点,其中有名气的要数“皇藏峪”,它是唐宣宗李忱避难的地方。



  据《太湖县志》记载,唐玄宗第十三子李忱,登基前,曾在山腰上的“四面寺”当比丘避祸,所以“四面寺”又称“仁皇寺”,寺所在地称“皇藏峪”。唐宪宗当政时,宦官干政,皇嗣争夺皇位。“甘露事件”之后,李忱不远万里到太湖诗言志:“穿山渡石不辞劳,到底还他地步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史称宣宗“器识深远,备知人间疾苦”。他于公元八五九年下旨重建“四面寺”,并钦定十二根大石柱,每根横截面近半个平方米,长十二米。重建后的寺庙,改称“大中寺”,显得特别雄伟高大,别具一格。后大中寺被毁,原十二根大石柱,现仅剩一根独立于山野之中。


    “四面寺”位于晋熙镇高冲村四面山,建造年代为唐朝至清朝,面积约二万平方米。据旧《太湖县志》载,寺始为唐大历年间法智禅师建;咸通五年(864年)重建。



    清朝《古今图书集成》有载:“唐武宗会昌年间,唐光王李忱(唐宣宗)为避宫廷之争,隐光韬晦,祝发南游,曾隐于太湖县四面寺”。宣宗继位后,为纪念在此为僧的难忘岁月,于大中十三年(859年),旨建大中寺,并钦调汉白玉石柱十二尊,在原塔院基础上建两重殿,并题有大中十三年建石碑。故该寺又名“大中寺”、“仁皇寺”。

    四面寺及法智禅师塔于唐懿宗咸通五年、元大德八年(1304年)、至正元年(1341年)、明天顺元年(1457年)几次重修或扩建。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寺毁于太平军与清湘军之役,仅存下院、僧舍数间。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四面保捐资复修上下两幢。文革期间,寺院被毁,法智禅师塔被炸。现仅存一顶重五佰斤重法智禅师铁质塔顶(1987年由县文管所收藏保管)。


    另有一尊唐朝石砌六角形舍利塔一座、清朝光绪年间石砌花桥一座、唐朝修建石砌地道一条、唐宣宗钦敕石柱一根。现破垣残壁清晰可见,到处是废弃的石雕像、石塔砖块及石块构件等。该寺建筑年代久远,从遗址尚存墙基、建筑构件、石柱、石塔等分析,可见当年寺院建筑的宏伟和香火鼎盛的历史光景。

    四面寺是太湖县保存状况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建筑群遗址。2004年8月,太湖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朝乾隆《太湖县志》记载,“四面山,县东北十五里,形方而锐,四面如一,自麓至巅有石磴、石桥、古刹、浮图诸迹,崖谷幽深,竹林丛茂,士人多读书其中,唐宣宗尝游于此。”



    四面寺位于四面山的山腰,寺三面环山,西与龙山宫、凤凰山相连。寺内有一石洞,洞顶用石条覆盖。洞壁以石块砌成,传说能通几里外的龙山山崖的西风禅寺。寺后就是皇藏峪,因唐宣宗尝游于此而得名。站在寺前,美丽的太湖县城尽收眼底。寺后四面山顶,现建有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塔。



    宋朝著名地理学家王象之曾到太湖四面山实地考察过,在他的《舆地纪胜》卷四六中,有三处提到了四面山,其中在《碑记》中,清楚地写着“四面山大中寺唐碑,在太湖县北十五里,寺有古碑,题大中十三年建,咸通五年重修。又,大观知太湖孙勰记云:大中者,宣宗也,其微时,尝避祸削发为比丘,周游天下,筑庵隐于是。”文是“大中十三年建”,是指这年扩建。


    西风禅寺珍藏的大藏经收入的《景德传灯录》卷十记载:“杭州盐官齐安禅师法嗣八人”,其中有“四面山昙靖禅师”和“唐宣宗皇帝”。海会寺珍藏的大藏经收入的《景德传灯录》卷十记载:“杭州盐官齐安禅师法嗣八人”,其中有“白云昙靖禅师”和“唐宣宗皇帝”。两个不同的版本,表明宣宗是杭州盐官齐安禅师法嗣,只是同门师兄昙靖有法号有“四面山”和“白云”两个不的称号。
    四面山的塔为法智禅师舍利塔。《佛祖统记》载:“大中十二年,敕天下诸寺修治诸祖师寺塔。”太湖县广大绅士即遵旨大兴土木,于大中十三年(859年)建成了七宝庄严的大中寺,立起了砖制七层、高数十米的开山祖师法智禅师塔。宣宗为表达对四面山的铭记和对佛教的尊重,特旨从京城运来了十二根方形大理石柱,做为大殿立柱,用宣宗的年号做为寺名。大中寺是在四面寺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建有上下两院,咸通五年(864年),唐懿宗再次对大中寺进行了维修和扩建。还刻制《大中碑》,此碑后因战火损坏。

    进入宋朝,特别是宋中叶,四面山大中寺丛林可谓高僧云集。当时大中寺又恢复了四面寺的旧名。临济宗八代传人、杨岐派二代传人白云守端住持海会寺期间,即多次到四面山大中寺说法。守端的弟子法演得法后曾驻锡四面寺,白云守端有诗《送四面演长老》。而法演弟子佛眼清远禅师悟道后,也隐居于四面山四面寺,并作有《题四面山法智禅师塔》。


    白云守端、五祖法演、龙门清远、法云法秀等禅师,在当时都属于佛教领袖,他们先后在四面山四面寺开设道场,讲经说法,开示大众,引来学人无数。四面山四面寺与邻近的白云山海会寺、千佛寺、龙门寺、独阜寺一起,构建成皖西南地区重要的禅宗道场,为我国佛教文化,特别是临济宗杨岐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民国十年《太湖县志》记载:四面寺“咸丰五年寇毁,仅存下院僧舍数间。同治十一年,四面保各户捐资复建上下两重。庙前花桥系光绪二十年邑绅刘子芸倡捐众姓助资添建。”清朝咸丰年间,四面寺在太平军与清军的激战中遭毁,后复修。一九三八年六月和一九三九年十二月,日军先后用飞机对太湖县城进行了六次轰炸。四面寺也遭受到彻底的破坏。上院成为一片废墟,下院屋面炸毁,仅剩下十二根大理石方柱。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岭黄草尖清净庵与千年古柏树

第2037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水岭黄草尖清净庵与千年古柏树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黄甲镇水岭村(原中义乡),是一处有着厚重文化历史的地方。

     据《桐城县志》记载,原文不详,大致含义为吾邑有一处叫做“黄草尖”的地方,位于桐舒交界黄甲镇水岭村境内,主峰海拔729米(也有记载称高约825米),交通极其不便,居民生活清苦,自古就有“黄草尖”之名,且有“有女不嫁黄草尖,来不见日头去不见天”之说。
     清净庵位于桐城市黄甲镇水岭村荒草尖,据桐城市不可移动文物介绍为清朝建筑。从清净庵最右侧的建筑内的大梁看,直径为四十多公分的横梁,这幢古建筑当年在构建时,也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清净庵原来的占地面积不过百余个平方米的小庵,清朝时这里还被称为荒老尖(荒草尖),是一座很小的寺庙,庵内的仅有二、三位僧人、多为山腰的居士和信众帮助化缘。从清净庵内的柱础看,当年还是有一定的规模。

    在清净庵不远的地方,有一口古井,和一颗据说千年古柏树。经过卒子研判,这口古井应有百年以上历史,是过去清净庵僧人使用的一口蓄水的古井,古井为碎石叠构,井围约二米余,水清。古柏树约有五百年以上,目前安庆市和桐城市林业局都未挂牌,当地人称有千年历史,显然过于失实。这棵古柏奇树,应在明朝某个时期,树龄有五百年以上。当地人都将这口古井当成神水,将古柏树当成树神。
    “黄草尖”原称“荒老尖”,是一处相对闭塞的地方,位于桐城市中义乡山里。黄草尖现在有了大大小小很多茶厂,这些茶厂制做名为“桐城小花”的大别山山茶,为“桐城小花”的核心产地。
   
    “黄草尖”是一处盛产茶业的地方,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孕育了“桐城小花”特有的品质,据说这种茶叶泡出的茶水味鲜爽回甘,兰花香气清香持久,叶底嫩绿明亮。明清时期被御封为朝廷贡品。
    与“黄草尖”一山之隔的就是桐城最高峰——“大徽尖”,说起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提到“大徽尖”,大多数人都还不太清楚,大徽尖坐落在黄甲镇杨头村境内桐舒交界处,海拔1057米,为桐城最高峰。“黄草尖”还有一段名为“皇嫂寨”的历史,作为本文后续文章,在不久后再作介绍。

    “黄草尖”位于桐城市龙眠山黄草尖顶峰,是龙眠河为分界点,河西叫“西龙眠”,主峰叫“大徽尖”,海拔1057米;河东称“东龙眠”,主峰原名“黄草尖”,古名“荒老尖”、别名“皇嫂寨”,海拔729米(也有记载称高约825米)。一山之隔的“大徽尖”有三绝。其一是杜鹃。其二是五针松。其三是险。

    “黄草尖”是龙眠山一条山脉主要为大别山余脉中的一个小山包,从华崖来自天柱,入桐界为分水岭。起二姑尖踰老关岭。起华崖山,由是至黄草尖、金字寨、旂岭、吐脉岭。过小关起洪涛山。自分水岭至洪涛,绵亘百余里,为西北高障,踞建瓴之势。西北乡之山,多从此分。由分水岭分者,为白雾尖。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眠黄草寨与皇嫂寨

第2038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龙眠黄草寨与皇嫂寨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黄甲镇水岭村(原中义乡),是一处太平军遗留下来的黄草寨遗址与皇嫂寨传说。
    黄草寨,位于海拔四五百米左右的山岭上,这座建在清朝咸丰年间的荒凉古寨,却有着一个与皇嫂的传说。下图是站在桐城市区的投子山看黄草寨。


    卒子研究安庆古寨近百座,这些古寨多具有一定军事设施的四面筑有防卫围墙的驻军处或兵营,也有一部分是古时,最早汉末至三国时期民间贼寇或土匪因争夺资源、躲避兵灾、取夺财物的团伙建筑的、与民间相对隔绝和对立的营寨。
    黄草寨就属于驻军用的兼有瞭望功能山寨,大致位置位于桐城龙眠山里的龙眠村境内和这一带多处山腰山顶。


    据了解,黄草寨是太平天国主将陈玉成一支太平军散部为躲避朝廷清军中的湘军清剿而在山顶上扎起的寨子,迄今有一百多年左右的历史。
    这个黄草寨建在黄草尖顶部,站在黄草尖能够看到桐城县城。因黄草与皇嫂读音相近,故后来传为“皇嫂寨”。懂一点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太平军中,根本没有皇嫂这种称呼,用皇嫂来称山寨绝无可能。


    有撰文称:“相传太平天国后期,天王洪秀全的妾氏徐氏带领太平军散部为逃避朝廷的清剿扎寨于龙眠山黄草尖峰顶,因而被人称为皇嫂寨。依托山高路险、谷深林密、荆棘丛生的位置优势……皇嫂寨好景不长,寨子就被攻破,寨主被杀,房屋销毁,兵作鸟兽四处逃窜。”
    黄草寨,桐城文物保护单位。“皇嫂”和“黄草”音近而有着完全不同的本质。当年避难的天王洪秀全的妾氏徐氏,不可能被称为“皇嫂”。历史上的天王洪秀全没有自称过皇帝,也不可能有“皇嫂”这样女人带着一帮残军流落在此,落草为寇。无独有偶,太湖县小池镇也有一个广丰寨,也是一群寡妇建起的山寨,卒子以前写过,这些都是后人编纂的,历史上毫无可能。


    “皇嫂寨”是由“黄草草”,此前“荒佬尖”在一代一代以讹传讹而形成的民间故事。
    上期,卒子介绍过“黄草尖”,就是因为地势高且陡峭,一侧又有大徽尖作为撤退的大本营,山腰有民居,还有百十亩良田,在这建起一处驻军的山寨,无疑是非常合适的。再有,就是站立在黄草尖上,能够看到桐城县城,这才是根本所在。


    据桐城县志记载,桐城邑有一处叫做“黄草尖”的地方,位于桐舒交界黄甲镇水岭村境内,主峰海拔729米(实际约为八百多米),交通极其不便,居民生活清苦,自古就有“黄草尖”之名,且有“有女不嫁黄草尖,来不见日头去不见天”之说。
    顺着山路来到黄草寨顶,这山顶没有巨大石头,只是在山顶下有几块大石壁和岩石,山顶周边已经种植了很多的茶树。山顶有不多的松树、桦树和枫树,还有一些灌木丛,山顶能够用木枝制成瞭望的制高点。
    站在黄草寨顶峰,半山腰在浓密的林间有太平军建起的一排长长的寨墙,整体寨墙依山势而建,高约两米多,最矮的约有一米多,顺着山势蜿蜒逶迤消失在山顶的树林之中。那些一块一块垒砌起来的石头,大的多是原山体中的石块,小的也有几十公分重,被整齐砌成坚固的寨墙,一直建到半山腰。


    黄草寨山顶,寨内与寨外,一墙之隔完全不同,地势浅了许多,不再有外墙的高大和险峻,这样的地形与便于防守和攻击,内侧便于躲藏和射击,外墙则因为高大陡峭难以攀爬和进入。及至山顶,便是寨墙尽头。


    另一侧是高耸的悬崖和寨墙融为一体,成了一处天然屏障。山顶上丛林掩映,地势开阔,四围关口险要,极目望去,山下的一切尽收眼底,远处的市区和近处的颂嘉湖一览无余,山脚、山腰视野清晰,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果真是一处安营扎寨、易守难攻的适宜之地!


    桐城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自三国时期魏将曹休败走峡石,此前卒子已经介绍过,位于今桐城小关开始,至隋朝时期李子通率农民起义军攻破同安,到明清时期则达到了高潮,除兵燹频发、百姓生灵涂炭外,清朝晚期咸丰时期太平军攻占桐城时还给本地造成了极大损失,许多官署、民宅、寺庙、书院被破坏。


    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些兵乱早已化为历史,只留下了随处可见的战争遗迹和历史古迹,在卒子采访过的近百处不同规模的山寨。这些寨子基本上都是乱军、残军余部以及靠抢夺为生的土匪强盗之类建筑而成,他们依托山森林密、便于躲藏的特点,以保全性命或维持生活。

    随着时间的演变,有的被毁于战火,有的被朝廷剿灭,有的则被招安解散,这些寨子也就无人问津了,历经朝代更替,而今的它们大都已荡然无存。
    “黄草寨”仍然保留下了寨墙残迹。那些高大嵯峨的石壁和山寨遗存,经历和见证了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那场农民战争。


    “黄草寨”这个有着一定军事功能的山寨,从历史上看,一定是真实存在过的,但当年并非被称为“黄草寨”,或许以另一个名称在太平军中广泛流传。这个山寨一定发生过许多场来来回回拉锯式的冲杀和攻破。那些被整齐垒砌起来的石块、那些从石缝中生长出来的树根和灌木、那些堆放在寨墙后被岁月一点一点风化了的乱石告诉了我,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早已化成了历史烟尘的一部分。


    安庆自一八五三年六月被太平军占领后,成为仅次于天京(今南京)的政治、军事中心。成为天京上游唯一的重要屏障,一旦有失,湘军便可直窥天京。也正是如此,湘军统帅曾国藩和湖北巡抚胡林翼统率湘、鄂军水陆师,自湖北大举入皖,连陷太湖、潜山、石牌,直逼安庆。


    曾国荃率湘军陆师相继进扎安庆北面的集贤关,与提督杨载福部湘军水师对安庆进行长期的围城;副都统多隆阿、按察使李续宜率湘鄂军驻扎桐城西南挂车河、青草塥,阻击太平军援军。 杨载福水师攻陷安庆东路要地枞阳镇(今枞阳县),安庆被合围。曾国荃督军在安庆城外掘长壕两道,前壕围城,后壕拒援。


    太平军二破清军江南大营后,天王洪秀全命沿长江上取湖北,迫使湘军回撤以解安庆之围。洪秀全从江、浙战场调集兵力,分五路由大江南北并进,英王陈玉成率军从长江北岸西进,经皖北入鄂东;忠王李秀成率军从长江南岸西进,经皖南、江西入鄂东南;其他三路主要是牵制皖南和江西湘军,并伺机歼敌。


  
    太平军安庆主将陈玉成联合捻军龚得树等部,沿江北进至桐城西南挂车河一带。此后陈玉成太平辗转安庆各地,又进至桐城新安渡、横山铺、练潭一带,连营三十余里,谋与陈玉成部会师,共解安庆之围。太平军与湘军在安庆外围展开激战,后太平军败退桐城。


    从文献上看,这个叫“黄草寨”的太平军山寨,距今确实有一百三十年的历史了。驻扎在这里的也许是“天京事变”中逃出来的东王杨秀清的某个分支太平军,或者是太平军天京失守后清军屠城时逃出来的李秀成的残余,又或者是逃到这里的翼王石达开或捻军的一个余部。可是,不论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这座山寨最终都无可避免地被无处不在的荒草和树木所掩盖,只隐隐约约让人念及它们曾经的峥嵘,不免去怀想一回当年的历史和烟尘。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7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石板宝华庵遗址

第2039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大石板宝华庵遗址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文昌街道办事处大石板村境内。
    宝华庵位于桐城市文昌街道办事处大石板村境内,距市区一里,四面青山环绕。
    西与清朝光绪年间的一笠庵毗邻,北与大同禅师道场的投子寺遥遥相对。
    宝华庵创建年限不详。清朝乾隆年间重修。
    “文革”被毁,改革开放后重修。九十年代后进行改建,新建佛殿、佛堂等。
    桐城市区也经常有居士们在初一、十五及佛欢喜日,来宝华庵进行简单的礼佛活动。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8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亭蜈蚣山

第2040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杨亭蜈蚣山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杨亭村。
    杨亭村处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杨亭村有秀才洼、杨家亭子、王桥、蜈蚣山、杨家仓屋、邱桥、张家冲、鸡冠尖、张家祠堂、杨老屋、杨家衙屋、沿山铺等。
    安庆的地名,主要来源有两种:因形象或姓氏得名。因形象得名者,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如大龙山、蜈蚣山、鸡冠尖、纱帽山、象鼻马嘴、罗汉尖、马鞍山、猫儿石等等。


    蜈蚣山,山上并没有什么蜈蚣,或者说没有多少蜈蚣。其实是很多朋友误解这个名字了。这个山真正的名字是吴公山。

    很久以前,杨亭村山里有姓吴的人家住在山腰,再后来兵荒马乱的年代那个姓吴的一群人迁走了,来来往往又有很多百姓迁到这里居住,所以这座并不高的小山就以那个吴氏的姓氏命名的,这就是吴公山的由来!

    吴公山高不足二百米,一条山脊走到头,背阴的一面种着少许的茶叶树。这座山的东半面大多数大树都被砍光了,只剩下西面和东面接近中部的那部分比较茂密。


    五横乡杨亭过去还是非常荒凉,稀稀落落的散布着百余户人家,那时候仅有几间小茅草屋,据说神仙点化,在吴公山的一侧,有一座形貌奇特,酷似蜈蚣的山包,那便是五横乡杨亭村的蜈蚣山!

   
    蜈蚣山海拔208米,山体形似蜈蚣,地质主要由赤土构成。山上松木竹林,苍翠茂盛,繁阴密布。


    蜈蚣山,山如其名,蜈蚣山如一条硕大无比的蜈蚣,盘踞在杨亭,似乎在守护着五横乡的东南门户。山峦主脉弯曲扭动,主脉左右两侧,分别伸展出条条小山脊,如蜈蚣须脚爬动。
    从吴公山上流来的水,弯弯曲曲的绕过蜈蚣山脚下。不管是站在蜈蚣山脉上,或隔山远望,或从他山高处俯看,皆形如蜈蚣,惟妙惟肖,堪称大自然造化神功的奇迹!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1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曰公林场百年冬青树与陈屋百年枫树

第2041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曰公林场百年冬青树与陈屋百年枫树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曰公林场和陈屋组。
    曰公林场位于曰公社区山区,前身为怀宁县五横乡曰公村,2005年规划调整为宜秀区五横乡曰公村,后改村为社区。


    曰公林场地处五横西南部东与五横社区毗邻,南接安庆铜矿,西北与怀宁凉亭乡接壤。

    曰公林场山川秀美、峰峦叠嶂,森林茂密,景色宜人。


    百年五指冬青已列入市名贵树种。


    陈屋百年枫树宜秀区五横乡严冲陈屋。
    陈屋陈氏宗祠位于五横乡严冲陈屋,始建于清朝初期,当时规模比较小,是陈氏子孙商议大事,祭祖及举办民间风俗仪式的地方。


    陈氏宗祠在清朝初期由陈氏后人出资重建,建有两进,还有偏厅等。


    到了民国初期,由于日本侵略者入村抢夺,陈氏宗祠一度被损坏严重,现在陈氏宗祠是砖木结构,两进,结构完好,作为陈屋主要文物保护。
    陈氏宗祠门前有一口水塘,水塘边有一颗二百年枫树。

    二百岁的古枫树,或许是陈氏宗祠建设初期,由陈氏种下的枫树。经过二百年的历史,成为如今的模样。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4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龙山林场壕沟遗址

第2042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大龙山林场壕沟遗址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大龙山林场中。
    大龙山林场,距离市区约二十余里路,却是通往怀宁、潜山、桐城等地的必经之路,在高约五百米的大龙山一个山包一侧,卒子找到这个战壕遗址,就位于大龙山林场一个山包的一侧山坡背面,站在这个山坡,能够看到大龙山一条山脊。


    从龙角峰下山脊,路过一个脊背岭,这条脊背岭一侧同样也深挖了约一米多宽、一米多深的战壕。
    这条一米多宽、一米多深的战壕分成二段,一段呈弧形,从一个山包背面绕到山腰。


    另一条一米多宽、一米多深的战壕长约十米。站在山顶,下方有几个巨大的巨石,其中一个就是安庆著名的弥勒石,站在这里能够看到安庆市北部新城西南一整片区域,与安庆大学隔街相望,是一处全新发现的古战壕。

    安庆大龙山与周边山体间,有多个战壕遗址,过去卒子曾介绍多处,今天介绍的战壕是安庆市区海拔最高的战壕,这条战壕可能是百年前清军或是太平军所构建,抗战时又重新修建了。
    经过一百多年也没有毁坏,可能因为土质较硬,沟里长出的松树也有二三十年之久。为什么安庆会在这么高的山顶上修建这样一条长长的壕沟呢?


    据了解,清军中的湘军曾国荃在驻扎安庆期间,就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曾国荃是曾国藩的九弟,毕业于湘乡私塾,湘军主要将领之一。
    清朝咸丰年间曾国藩筹建湘军,并带领招募兵勇数千人,对太平军作战,后组建吉字营,为曾国藩的嫡系部队。一八六零年围攻安庆,屡次击退英王陈玉成的援军。
    这些早已被废弃的战壕遗址内杂草丛生,相传湘军曾国荃当年在安庆统领膘悍、骁勇善战的湘勇,南征北战、平乱安邦,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替清廷效劳,立下了汗马功劳,有“无湘不成军”之说,使湘军名声日振。


    在1860年至1861年9月攻陷安庆期间,多次以寡敌众,常常力战几天至几十个昼夜,屡次击退太平军。
    大龙山战壕修建于清朝咸丰年间,抗日战争时期重修,大龙山战壕呈条带状布局,每处环形战壕既相对独立,同时又可通过中间相互连通的掩体彼此相连,互为依托,在战斗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处战壕在战争时期发挥瞭望和运兵运粮作用。
    在当今的大龙山战壕遗址中,作为交通性质的战壕最深处约二米米、宽约半米至一米,根据山体走势依山挖掘,其中处于道路交叉位置的战壕,体轮廓依然清晰。


    就在大龙山战壕遗址不远处,就是安庆著名的大龙山弥勒石。大龙山有很多传说,数百年来游人从东端登陟龙山,巨石夹道,从山腹一直向山上行至山顶,气象万千。


    大龙山山顶一角,有一个巨大的巨石,高约三十余米,宽约十多米,上下三层,这就是大龙山著名的弥勒石。相传奉化雪窦寺有个和尚,名叫契此。他笑口常开,肚皮凸出,长得很胖很胖。他四处游学化缘,身边总带着一只布袋。所以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这个胖和尚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

    千年前,地藏王菩萨云游安庆时,见此地风水极好,山间一巨石酷似弥勒佛,并决心在此建道场,可惜后来种种原因去了池州九华山。大龙山主峰之巅的一座象形巨石“弥勒石”,是安庆一处著名的弥勒石。

   “弥勒石”海拔约五百米左右,由多块花岗岩巨石自然堆砌而成,佛像高约三十米,宽约十多米,佛身周长约五十多米,整体形象为坐姿。在山腰远眺,巨石高大,光头大肚,威严又慈祥,端坐山顶,自成一景,形象酷似大众喜欢的弥勒坐佛。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茶岭吴家冲百年枫扬树

第2044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茶岭吴家冲百年枫扬树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茶岭镇范塘村。

    这棵枫杨树,矗立在村头。村口立着维修这条水泥路的吴姓,和这个吴家冲的历史。



    村里老百姓说这棵树有二千年,卒子不信,与他们辨析,他们不信。实际上,这棵百年枫杨树仅算三级古树,不到三百年树龄。与工农街第二桥老桥头的枫杨树相似。


    在吴家冲这个典型南方小村,就是一段古人迁徙移民的历史,它的传统和文化积淀就是因为清朝初期或个时候由吴氏迁入此地而来。



    与安庆众多小村一样,居住在这里的吴氏后裔过着世世代代与他们的祖先一样原始的生活,村子里的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与最原始的先民是相同的。在与卒子交流中,已经常常感受到这点。

    他们并不知道这棵有着百年历史的古枫扬树给他们带来什么祈祷,只是给这棵古树披挂上厚厚的绸缎。



    这棵耸立着的高高的枫杨树,古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像一把撑开的巨伞,遮天蔽日。

    苍劲的枝杆散发着古朴的气息,牵引我们穿过时光隧道,历经风霜雪雨,见证了吴家冲的兴衰和变迁。



    清朝初期,匪劫众多,一股吴氏后裔迁入这个没有几户人家的小冲里。渐渐繁衍出十几代人。迁入此地时,有人在冲口种上了这棵枫杨树,给这个古老的山冲增添了勃勃生机。


    这棵有着二百多年树龄的枫杨树伴随着吴家冲这这百年山冲,焕发新的生机。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3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陡岭巍石

第2045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大陡岭巍石位于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大陡岭一个山坡上。

    《巍石》是明末清初时期,一位叫徐颖的留下的一首诗。


    玉篆中分斧劈痕,人言雷火掣天门。石莲亦解风开落,千丈今无一瓣存。


    徐颖,字渭友,一字巢父,海盐人。



    据《槜李诗系·卷十九》记载,颖字渭友,一字巢友,海盐人。

    年轻时为诸生,大致为当时的府、州、县各级生员。以诖误逃于僧。

    自楚归入茅山为道士,往来句曲道上,双髻道服,骑紫牛导以孔翠道路,喧哗传神仙来,儿女罗拥不得前,且以为天上人携将怪异物落人间,矣久之复出游江南。



    燕雒间,好谈兵以徐鸿客姚荣靖,自许兵后入闽粤,不知所终尝自言欲作三十六洞天游。
    以故瓢笠所至几遍天下,葛震甫序其诗有九合,曰有閒情、曰遇佳山水便住,曰中年以前能好学,曰弃家入山,曰无长物,曰不交流俗人,曰无应酬语,曰苦吟,曰不多作有玄洲集。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11-25 07:18 , Processed in 0.06368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