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包家乡锁口村甘露寺与锁口山碑刻。下图正对面的就是云雾中的锁口山
甘露寺,此前卒子曾经介绍过一次,它位于安庆市岳西县包家乡锁口村,面对包家河,背靠锁口山,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景致美轮美奂。下图为甘露寺
历史上,包家乡曾属六安州,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划归安庆地区,组建岳西县,包家乡正式纳入安庆地区管理。甘露寺,原属六安州,其历史久远。由于历史上多次战乱劫难,现存的几块石碑上记载有清朝雍正、乾隆两次较大规模的修复。下图为甘露寺坡下的卒子坐骑
据了解,甘露寺建寺约在明朝或更早一些。当年初建寺庙的规模不大,为前后两进建筑。前殿正面供奉弥勒佛像,两侧是威武雄壮的四大护法。穿过前殿,经过养生池来到后殿即正殿,大殿立着三尊大佛及十八罗汉;侧殿供奉观音与药王佛像,正殿两侧布置僧房、寮房、厨房、储物房多间,布置紧凑,精巧玲珑。下图为甘露寺与门前的碑刻
岳西甘露寺自然环境优越,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寺院前方有一孤蜂,奇兀险峻,形状相似宿松小孤山,上面建有祖师殿,上下陡壁建有一百零八级直线台阶。从孤峰东面观看,似鱼头仰望天空,故该处景观称为鲤鱼朝北斗。鱼头下脊背东延,怪石嶙峋,视野开阔,是观日出的好地方。西面峰脚有井水两眼,似峰巅鲤鱼之尾,形成巨鱼翘首望日之态。寺前阶地宽阔,一条山道穿过寺旁,沿着叠嶂山峦通往六安霍山。下图为甘露寺大门
这就是锁口山,山锁口,锁住鲤鱼朝北斗!这是关于岳西县包家乡包家河岸边锁口山之名由来的一个古老传说。下图为甘露寺二进大殿
传说,远古传说中,包家河是一条小溪,在这条小溪里,住着一条鲤鱼精,原本土地肥沃、百姓生活殷实一方乐园,就给这条鲤鱼精糟蹋得不成样子,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玄天祖师路过这里,最后放过了鲤鱼精,让其幻化成了一座南北走势、口朝北斗的小山,也就是现在的锁口山,而正好堵塞了被大水冲成的河道,使泛滥的河水被止住了。下图为一进大殿背部
现建成的“玄天祖师庙”为清朝建筑,而在鲤鱼精的腮边上建造了甘露庵,甘露庵又名甘露寺,寺庙里的碑刻记录了往昔的印证。据民间传说,清朝初、中时期,该寺香火旺盛,僧客众多。随着时光流逝,经历多次损毁重建、香火断续的盛衰历程。文革时期该寺被毁,只剩下残墙断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全寺仅存一间破殿。下图为重修碑记
甘露庵石刻又称锁口山碑刻,位于安徽省岳西县锁口山的甘露庵,庵内外现存石碑十一块,有的嵌入大殿两壁,有的埋做台阶,均长一米五左右,宽七十至八十公分。下图为重修碑记局部
锁口山碑刻有阴刻楷书、魏碑书等。其中《锁口山》碑、《种德常昭·义输甘露寺田山碑记》文辞艳丽,记事周详。下图为种德常诺碑
《锁口山》碑,副衡之西有锁口山者,包家河之胜景也。砥柱河流,关阑水口,居民之辏集于其中者,咸倚之为藩屏焉。顾其山不可以无寺,又不可以无僧,有僧有寺,更不可不为僧寺谋久长也。下图为正堂示碑
自□初来,寺之灵衰不常,僧之去就不一。濯清泉而觉爽矣,然未免香积之尘封也;爱烟霞而寄足者,亦不过沿门以托钵耳。下图为正堂示碑局部
如此而欲求僧寺之始终一致也,何可得乎?兹幸十余年起,有祖师盛会,铢铢而积,虽不能布祇熙园蒲地之金,而年有羡余,亦可因心植德,以置福田也。下图为福田碑志碑
于是共为悠远之谋,大发慈悲之愿,租田于白沙岭下,踏验九亩有零,捐会内三十余金,同业主凭中立田契外,比收贮会银亦不虚耗,乘机会以渐广膏腴,粮载寺由田供香火,因镌石立碑,而索记于子。下图为重修碑记碑
子曰:是山也,从平地望之,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鹿猿听法于林峰,鹊鹤恭禅于云雾,俨然武当之西顶也。下图为义输甘露寺田山碑记碑
藉以安神灵之香火,为境内之保障,而可祈冀寺僧之或兴或废也哉!今得此檀施将见住持斯寺者,因恒产而生恒心矣,思世传之十世、百世、千世而无已也。下图为观音会田碑记碑
则斯举也,所关岂茂鲜与?是为记。慕善里民杨 栋 撰 皇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岁仲夏月 吉旦 会内众姓同立
种德常昭。下图为观音会田碑记碑局部
义输甘露寺田山碑记,霍山之距吾邑也,不三百里。而近其西南隅,崇山峻岭,孕育毓秀,极磅礴之大观。而锁口一山,独以灵异称。下图为重修二碑
余尝至其麓,憩兰若间,见峭石亘前如鱼形,丙乙略具,上建真武祠,美轮奂焉。先是太平有王丈怀高公者,流寓兹土,以信义著名。下图为清朝香炉
会其长嗣君继彭疾,祷于祠曰:佑乃瘳,愿捐田山若干,俾兰若僧永奉香火。巳而果然,人之称信义有由哉!介与其仲嗣君成美交,更闻翁赴善若渴,焚券数千。今其阶前,玉树森森拂云,神之佑方未艾也。因乐得为之记,勒诸石以垂不朽云。乾隆三十四年 月 日下图为甘露寺
在甘露寺下,有一座名叫鱼眼井的古井,这个古井呈长形,中间有隔断,一清一浊。传说它长在腮边,为两颗,或称两眼。不论河水汛期的涨与消,浑与浊,始终深浅如一,清澈透明。下图为鱼眼井
(本篇完)
2018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