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过河-卒子

《卒子走遍安庆》长篇游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5-8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司空山宋朝德止真际国师舍利塔
——安庆古塔系列
第174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的司空山宋朝德止真际国师舍利塔。图片

    司空山方圆三十五平方公里,山势奇特。“一峰玉立,丹笔鬼工。南望端岩,如画照海。西瞻卓绝,若峭壁插天。迤东绕北,则移步换形,变幻莫测。”相传战国时期有位淳于氏,官居司空,此人一生为官清正,后隐居此山,故得名“司空山”。
    由于慧可在司空山传法僧璨,此山便成为了禅宗道场的发祥地。司空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店前镇,主峰海拔1228米,谓之"司空扼蕲黄,天柱蔽英霍"。

    北齐太宁元年(公元561年),佛教禅宗二祖慧可(俗姓姬,初名神光,河南洛阳人),卓锡司空山,以石室为缘地,开阐正宗,弘扬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禅法,使禅宗佛法日盛,唐德宗曾谥之为太祖禅师二祖于司空山传衣钵于三祖僧璨。

  公元577年,北周武帝灭佛,在佛教禅宗也面临灭宗灭派的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禅宗二祖神光慧可受达摩心法,护经像南下舒州隐居此山,建刹说法,弘扬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学说,“跃过三湘七泽中,两肩担月上司空;禅衣破处裁云补,冷膜饥时嚼雪充”,可见慧可法师上山时,环境相当艰苦。
  到唐朝有本净禅师,继居此地。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遣中使杨光廷采仙药青藤,制长生不老丹,踏遍名山大川均未获,后来到司空山,得本净禅师指点,才获此药回朝复命。玄宗大喜,召本净入京,赐号“大晓”,拜国师还山,敕建“无相禅寺”,造僧房五千零四十八间,下辖九庵四寺,游人接踵,名扬天下,成为佛教禅宗胜地。
  五代至宋朝时期,司空山相继有正德清寂、德止真际、圆通清晓并拜国师,赦光祖庭,是时司空面目,气象万千,香客云集,名扬海宇。
    今天卒子介绍的就是司空山宋朝德止真际国师舍利塔。宋朝,德止真际高僧担任住持、拜国师。圆寂后,德止真际禅师舍利塔尚存于司空山塔林。图片
    宋朝二祖禅刹,几经兴废,而且屡废屡建。据《建刹碑记》记载:“其刹原建于唐,原寺规模,前后殿宇、楼阁无不备极峥嵘,奈因山高雾重,难以奈久,屡建屡废。唯二祖禅刹,天造佳境。殿接石龛即二祖洞,更易崩析。”

    德止真际,宋朝高僧,在司空山无相寺担任住持多年。在他担任司空山主持后,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庭。为把自己完全融入司空山,他在司空山半山腰之间建起舍利塔。
    德止真际国师舍利塔高约一米,由须弥座底座、塔身、塔檐、塔顶构成。塔身有两个石雕大字“宋朝”。
    德止真际国师舍利塔所立年代,据塔身石雕“宋朝”推测,应是宋朝期间所立,应是供奉德止真际国师的舍利,是司空山佛教圣地的见证之一。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里仁一级五百年古银杏树
——安庆古树名木系列
第174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菖蒲乡的里仁村五百年一级古树。由于到访此地时,天色已晚,拍摄的光线不够,抱歉。

    里仁村是原南冲村与里仁村合并而成,地处岳西县菖蒲镇西北部。是一个山区之间的高山村。里仁村距离镇岳西县政府六十多华里,全村面积近十四平方公里,南交田头乡,北接五河镇,平均海拔650米。
   岳西县菖蒲乡有四棵五百年以上的一级古树,今天卒子介绍的里仁村古银杏树就是其中一棵。
    银杏,是银杏科,银杏属的落叶乔木、雌雄异株植物。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别名“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古称“白果”。
    银杏每年四月开花,十月成熟,叶子呈扇形,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号称活化石。银杏树具有欣赏、经济、药用价值,全身是“宝”。里仁村古银杏树,经省林业部门核准为国家一级古名木树,由省政府实施挂牌保护。
    里仁村五百年一级古树所在的里仁村民组海拨六百多米,春天里,满山遍野的映山红很是好看,银杏古树坐落于里仁村路口斜坡上,扎根于石缝中,树旁,一条刚修不久的水泥路贯穿而过。
    里仁村五百年一级古树高约二十多米,胸围达二、三米,冠幅东西达十几平方米,主干之上三个分枝,其中两个直径均一米左右,树龄已五百年以上,枝繁叶茂,姿态优美。一直以来古树都是当地人活动中心,人们常纳凉于树底下,或休息,或嬉玩,留下了无限美好的回忆。它见证了一代代人的成长和离去,是当地人心中的神,给他们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里仁村五百年一级古树是棵苍劲挺拔的银杏树,也有他一段不寻常的险象还生的经历。文革期间,全国各地兴起铲除“封建迷信”活动,对于那些流传神话故事的古树进行砍伐,破除迷信,在当地人的极力阻止下,古树得以幸存。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程冲程老屋堂厅
——安庆祠堂系列
第175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县级市)五庙乡的程冲村程老屋堂厅。

    程冲村位于潜山市(安庆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五庙乡南部,东与水喉镇风光村接壤,南与太湖县寺前镇乔木寨相邻。
    安徽省确定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弹腔》,就在此地诞生并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程老屋堂厅就在程冲村一条山溪边,其实程冲村的地名是因程姓移民到这里等得来的。因为程家当初建造的房屋精美华丽,久而久之人们就把程家居住的村子叫程冲村。
    程老屋堂厅在如今新农村建设中重建一新,从外观上去看,已经找不到当年百年的建筑,唯有部分当年的遗迹,仍能看出当年的规模,其中正门品的一对门墩石可见是当年的遗物。
    当走进大门后看到的是一进三重堂的老堂轩,大门向右侧偏开十五度,正对着对面的山脊,程冲被大山包裹起来。
    程老屋堂厅整个堂厅在靠近天井的地面上,长满了微小的青苔。当年建造这栋老屋堂厅花费的资金精力是不可想象的了。在经历的岁月至少已经有一百多年以后,堂厅里还能看出当年的影子。
    程老屋堂厅横梁上分别挂着,皇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孟春月,尊姑母程府徐老太君古稀悦辰,由国学生从九品侄程洪阳、程洪仁、程洪烈、程洪吉、程洪锋及孙辈同送“萱荣七秩”匾额。这块匾额距今已经一百多年。
    从此匾额推算,程老屋堂厅距今最少也有一百多年。可惜,重建时未能保存原建筑砖瓦,使用了现代的水泥工艺,失去了古建的原来风貌。
    程老屋堂厅供奉的一世祖是程伟,据程老屋堂厅牌位记载,
    程伟是皇清诰授中宪大夫,原配汪氏。
    其后裔四世祖程潮乔,
    六世祖程汝*。
    程老屋地厅供奉着天地国亲师,一相壮公千世祖、二师夫子万年宗。
    清朝道光丙午年(1846年)仲冬月,南昌府正堂进士倪正耀题为《椿萱并茂》的匾额,

    这块匾额为原清朝道光丙午年冬天,进士倪正耀担任南昌府正堂期间送来的匾额。

    这块匾额为原清朝道光丙午年冬天,进士倪正耀担任南昌府正堂期间送来的特授江南六安州程府鹏老大人德配徐老孺人七旬双寿匾额。

    在程老屋堂厅后进横梁上,还有一块匾额,是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钦加正三品蓝翎游府王承拜撰、诰封从三品花翎议政大夫王秉钧率男廉下子婿送来《宝婺星辉》匾额。   

    在程老屋堂厅后进横梁上,还有一块匾额,是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此匾额是为亲母程府徐老太群七旬贺寿的寿匾。

    这块匾额,是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钦加正三品蓝翎游府王承拜撰、诰封从三品花翎议政大夫王秉钧率男廉下子婿送来《宝婺星辉》匾额。

    从这三块清朝高级官员送的匾额来看,此屋主人的才能和成就已是非同一般了。程氏在安庆地区,根深叶茂、程冲一支程氏更是名扬乡里,也是值得乡邻们羡慕和敬佩的。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0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河檀香岩与檀香寺旧址
——安庆风景与寺庙道观系列
第175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汪河檀香岩与檀香寺旧址。

    五年前,卒子曾与驴们到访此处,檀香岩与檀香寺旧址位于安庆市桐城市黄甲镇路汪河村。
    檀香岩位于汪河村的半山腰间。据说檀香寺就是一座建在檀香岩间的古寺。檀香山后还有一个檀香洞,檀香洞里有清朝的木雕菩萨,还有一口“圣井”。
   
    檀香岩位于汪河村花园组西南,牯牛背水库东侧。景区内飞瀑奔流,溪中怪石嶙峋,发出钟鼓之声。清末,桐城派作家姚永概曾与伯父姚澂士来游。
    据姚澂士撰《檀香岩小记》有云:“岩下一小庵,结数楹,树荫丛蔚,四时山鸟闲花,溪径蜿蜒,可集游人之咏事。时与二三知己或坐或立,盘桓于溪水怪石,可乐也。”这个小庵就是檀香寺原寺,此寺后毁,不存。

    檀香岩飞瀑怪石,岩上有三处瀑布,瀑布东南崖壁处有摩崖石刻“石门真隐”。瀑布就在佛洞后,这是此行所见第三处瀑布。
    檀香岩耸立的大阴山山腰间,面临浩瀚的牯牛背水库。现在的牯牛背水库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蓄水的水库,原汪河是一条长长的溪流,两山的对峙中间的溪流,这个山坳,就看见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檀香寺,“自古名山僧占尽”在此得以验证。
    据历史考证:檀香寺最早建于元朝末年,系由明朝巢湖相隐寺的主持大容和尚来此处修炼所建,迄今已历五百余载。
  
   檀香岩有一天然石洞,洞内除供佛像外,还有大清光绪三年重塑佛像功德碑一块,清澈见底的泉水井一口。
    此井从不枯竭,四季温差不大,任何时候都可饮用。佛洞东侧有一道瀑布,瀑岩高峻陡峭,丰水季节,瀑布如同天降,煞是壮观。

    洞与瀑布以及登山石梯和谐构成一道少有的自然景观,正如洞壁上石刻的诗句:石梯有尘清风扫,洞府无锁白云开;龙泉瀑布飞花雨,洁身池里浴仙人。虽然我们几个人来得不是时候,正是枯水期,但仍然还有一股细流从上而下。
    大殿后的台阶拾级而上,来到大容和尚圆寂葬于此的八角型墓塔之地,塔身有七层,层层有洞,方方有洞,一洞一佛别具特色。塔旁有亭,可以远观牯牛背水库。
    香炉佛塔,是檀香寺一景。现檀香寺是在原檀香庵遗迹上新建的寺庙。据传檀香寺始建于元朝末期至明朝初朝,九华高僧云游至此,发现此处洞天福地,就在此修行。后建有小庵,名檀香庵。
    现在檀香寺石洞内,有几尊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的木雕像。

    洞内除佛像外,有清朝光绪三年重塑佛像功德碑一块,清澈见底的泉水井一口。据说此井从不枯竭,饮此井水可祛病强身,被誉为“神水”。
    檀香寺位于黄甲镇汪河村,背依巍巍的大别山,前临浩瀚的牯牛背水库。
    檀香岩巨石内有清澈见底的泉水井一口。据说此井从不枯竭,饮此井水可祛病强身,被誉为“神水”。

    檀香岩、檀香寺与佛塔,这里有瀑布,瀑岩高峻陡峭,丰水季节,瀑布如同天降,煞是壮观。有佛洞与瀑以及登山石梯,和谐构成一道少有的自然景观,正如洞壁上石刻的诗句:“石梯有尘清风扫,洞府无锁白云开。龙泉瀑布飞花雨,洁身池里浴仙人。”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0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龙山泉出色
——安庆风景系列
第175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大龙山泉出色。

    大龙山,独不类他山。在大龙山对外宣传上,卒子花费数十年的精力和时间,几乎爬遍大龙山二三百个山头,寻得无数美好的景点,今天再次向大家介绍一处景占,人称“泉出色”。
    “泉出色”位于大龙山大洼岭河峡谷中,大龙山北部;
    怀宁县与安庆市区两地交汇处,泉出色景区内风光秀丽、群峰壁立,能看到这一景点实属不易。
    大龙山上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一直以来有着茂密的森林和数十种草药。
    有川流不息的白龙溪水、清澈透明、碧波荡漾,
    一直流入到石门湖,再入皖河,最后流入长江。
    大龙山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有环境幽雅、这里气候宜人,空气清新,
    原始生态环境保护完整,是休闲度假、康体保健、寻奇探幽等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型旅游风景区。
    大龙山泉出色景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大山深处,可使你今天大饱眼福,不虚此行。
    这里奇幽秀险,如图如画,鬼斧神工,妙境天成,令人向往。
    大龙山最美的风景,就在大洼岭对面的斯家大排上,秀丽的大龙山,山上有很多巨石。
    如登上山顶风光尽收眼底,四周群山起伏,重峦叠嶂,云雾缭绕,如入云端。
    抬头远望,无边的云海使你心旷神怡。
    泉出色就位于大洼岭与斯家大排之间,是一处自然山泉,犹如一条沉睡千古、横卧于崇山峻岭弯弯鹃流。
     泉出色,碧波荡漾、飞瀑直泻、令人陶醉。它象一条蛟龙九曲十八弯盘蜒弯绕,雄踞在大龙山深处,
    给泉出色增添了无数的神秘色彩,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山欢水笑和生机勃勃,使大龙山变成了一块风水宝地。
  
    泉出色,是白龙山的源头之水,水泽清澈、味美甘甜,此水不仅饮用可口,而且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可称其为矿泉水。
    “泉出色”据传说,古代山下的村民,到山间发现有一处泉水可饮用,他就用大缸盛满水,抬到树下,独自饮用,回乡之后,满头的银发竟然渐渐乌黑起来,后来百姓称大龙山白龙溪源头水为“泉出色”。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1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龙山燕窝地
——安庆风景系列
第175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大龙山燕窝地。

   谁家葬在燕窝地,不久之后就会出大官。这是流传在大龙山佛岭一带百姓的传说。
   传说,大龙山北部佛云凸前有几条大排,其中一条天然环形之地,地正脊背当地人称老虎背,老虎背一侧山岭称为佛岭,又称夫子岭,夫子岭下有一个天然山包,当地传说这就是燕窝地!
   周六,卒子到访此处。与当地百姓交流得知,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有一处坐落在三面环山的燕窝型之中,东面有大龙山大岭、斯家大排、大洼岭、松丫廓、老虎背,北面有牛尖岗,西面有姊妹岭、尖山岗,南部有龙珠山、脊见岭(集贤关)等等。
   燕窝地正处佛岭一侧的“门户”,风水“关口”。
   且翻过后山有一条山冲,山冲名为鲁冲,到了这里才体现古人“择水而居”选址理念,负山带水,
   座西南朝向东南,为弥补佛岭“水口”缺陷以龙山寺、龙王庙、三圣庵等作为“关锁”,是基于风水水口处宜“障空补缺”理论的影响,补“嶂”而造。
   因此在东侧再翻过二至三个山岭后,是大龙山一处风水要地,这里在元朝前就建有龙王庙、西侧翻二至三个山岭宋朝前就建有城隍庙,西峙明朝前建的龙珠庵,守住鲁冲这一带的人气、财气、仕气,是一处完美关锁,也是鲁冲一带一道亮丽的景观。
   大龙山燕窝地的风水结构位置的独特,是一处风水宝地,这一带寺庙其数目之多,风水之好,是安庆市区周边风水最佳之处,宜秀区政府、大龙山镇镇政府、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安庆师范大学、安庆卫校等机构、单位都坐落在这里,这里又有安庆世外桃源之称。
   大龙山燕窝地风水来自于宋朝以前,燕窝地地处半山区,原鲁冲水库形成之前,这里位于一狭长谷坳中,因地处安庆城北郊,距安庆城仅二十多里地,多次兵伐动乱,这里的居民早已外迁,如今的燕窝地也仅是当地人的一种传说而已。
    大龙山燕窝地是大龙山佛岭的“门户”,风水“关口”。古代人们非常崇拜土地公公与土地婆婆,在佛岭燕窝地上建有两个土地庙,前者保佑当地百姓仕途坦达、官星高照;
  后者则是当地百姓的保护神,保护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燕窝地现有很多坟,当地百姓说,谁家葬得此处坟,日后定有大官出。
  当地人坚持相信这里是出大官的宝地。
  就在燕窝地半山腰间,卒子随机拍摄了几座古坟,其中有清朝宣统元年的严道羯、
  乾隆年间严廷飓等等。  
  燕窝地与背后的老虎背相连,而老虎背又与大龙山佛云凸相连,这里自然成了整个佛岭的“水口”,
  风水先生讲这里作为“关锁”的自然是二三个山岭外的龙王庙、龙山寺和三圣庵等寺庙,是基于风水水口处宜“障空补缺”理论的影响,补“嶂”而造。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3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河屏风寨遗址
——安庆军事旧址遗址系列
第175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赵河屏风寨。

    赵河村位于汤泉乡与牛镇镇之间,赵河村原为赵河乡。这里有古赵河街遗址,过去这里曾经繁荣一时,地形地貌特殊,背靠屏风寨,东望鸡子尖,芹河和王家河从东西两边蜿蜒而下汇入赵河老街口的赵家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自然环境赋予特殊的含义。
    自古以来这里的殷氏、赵氏和睦相处,约定俗成的又因人口稠密,使得这里的土地异常珍贵。
    今天卒子介绍的屏风寨,古已有之,相传明朝时期,这里就有了古山寨。这个寨子就一直延用至民国时期。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在牛镇镇赵河乡。
    屏风寨山顶有一石洞,深约三十余米,可容百余人,因地势险要,古时山上有寨。几年前,卒子曾来到访这里。全国叫屏风寨的不下多处,仅大别山就有二处,一处在安庆,一处在湖北蕲春。在屏风寨寨边,还有很多当年开采石料的残件,使用的小头铁钎将石料开凿出来。

    屏风寨脚下就是赵河中学,据《太湖县志》记载:屏风寨海拔约近九百米,主峰悬崖峭壁,地势险要。传说在太平天国时期,有一支太平军(当地人称“长毛”)余部,曾在这里安营扎寨,生活过多年。
    据省文物局考古专家发掘此处为太平军战斗过的遗址,屏风寨遗址依山而建,因地制宜,易守难攻,遗址上的寨墙及营房用石料堆砌而成,有两门。”
    据《太湖县志》(1995年版)记载:“清朝咸丰九年(1859)底至十年初,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率部与清廷总兵鲍超的‘霆字营’在太湖县小池驿激战一场,双方各伤亡千余人,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小池驿之战’。”
   “咸丰十年(1860)正月二十五日,多隆阿从新仓渡河,与太平军战于余贯嘴后佯败以诱,候选道蒋凝学伏兵于两翼,鲍超突围而出,太平军与之激战失利,伤亡甚重,退往桐城。太湖城为清兵占领。”
    太湖失败后,太平军陈玉成部除主体撤退到桐城外,还有一小部分躲进了当时属于深山老林的赵河乡的屏风寨,大约几十人,当地百姓称有三百余人。这几十人在山顶上筑建石寨,他们用毛竹、木料和石料、茅草筑建起茅屋住人守寨。
    屏风寨东面是芹河,南面是烟火寨,北面是老虎洞,只有西面一条上山的小路,而且山高路陡,易守难攻。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太平军才在此安营扎寨,修筑工事,同时依托屏风寨上肥沃的的土地,开荒种地,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屏风寨地理环境复杂为了抵御清军的围剿,太平军残余部队在屏风寨上利用天然屏障,用石头搭建寨门,垒筑石墙,并利用寨上的一个深达三十余米,可容百余人的石洞,坚守了多年。
    后来,清军纠集当地武装,对屏风寨上的太平军余部进行围剿,山上官兵凭借有利地形,用滚石垒木进行反击,虽经激烈奋战,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剩下六七名太平军人从南悬崖口跳崖自尽。现存山寨边的巨石上的旗杆孔,当年就是插着旗帜使用的。
    时至今天,许多老年人说起这“人骨头沟”地名的故事,还心地动容。七十年代初,当地村民因建房需要石料,拆除了寨门及石墙,本已荒废的太平军遗址更是遭到了毁灭性的的破坏。
    洞前那块宽阔的平地已是茂密的树林,只有平地旁边的巨石上还有当年的人工遗迹,南悬崖口以及洞顶四周的巨石上那一排排插旗用的石眼。
    安庆还有很多的山寨,一部分是建于宋末元初以“抗金”为主的,一部分是建于元末明初的“抗元”为主的,也有是在清朝中期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时修建的;这些山寨均有石垒的寨墙,有寨门保持完好的,也有寨门寨墙已不复存在但还可辨认遗址的。不过,几乎所有的山寨,碓臼、油盐凼这些保障“寨民”生活的必须设施都还可见,也能让我们想象到当年寨民之生活是何等艰辛了。
    屏风寨山顶有一石洞,深30米,可容百余人,因地势险要,古时山上有寨。屏风寨一侧,巨石林立,风景还是非常漂亮的。
    如今,屏风寨上,当年那个巨大的石洞还在,洞内曲折蛇形,石壁陡而光滑,洞顶巨石覆盖,有“一线天”奇景。站在屏风寨上,能够瞭望的赵河乡还能够看到汤泉乡、牛镇镇等地。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4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氏宗祠匾额碑与张氏享堂碑记及文武古石像
——安庆祠堂与碑记系列
第175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张氏宗祠匾额碑与张氏享堂碑记及文武古石像。本文特鸣谢潜山市龙潭乡万涧村张开朝先生。

    位于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县级市)龙潭乡万涧村,在天柱山的背后,东与杜埠村接壤,南与天柱山相依,西与“天柱林场”为邻,北与龙潭村毗连。
    张氏宗祠,又称张氏享堂,地名山形为鼠形,因鼠生长在房子内,吃喝不会枯竭,做了祠堂后生生不息,加上地形风水玄武,朱雀,青龙,白虎一应俱全。
    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万涧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张氏宗祠占地约六百多平方米,由大门、门楼、戏台、天井、正厅、祭厅组成。原门前曾有一对旗杆分列左右,后来被拆毁,现仅遗留几块古石像。宗祠的外墙高大厚实,如屏如嶂,正门上嵌着一块横额石匾,上书“张氏宗祠”四字,行楷鎏金,优雅挺秀。

    万涧村内有两条河流穿村而过,一条起源于天柱山大天门,流经甘河、上涧、中涧至下涧。一条起源于天柱山蜒蛐石沟,流经村林场、李河至下涧与上涧河汇合于小双河口,统经代湾汇入龙潭河。下图为张氏宗祠匾额,当年这块巨大的石匾额镶嵌在大门上,阴刻行楷“张氏宗祠”四字。
    张氏宗祠不远处,有两块碑刻,记载着张氏迁入万涧的辛酸历程。其中一块碑刻为“张氏享堂碑记”,记载着张氏先祖万溪公携全家迁入万涧后,与左邻右舍之间田、山、房之间的契约。
    张氏享堂碑记,立碑时间为大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农历乙未年嘉平月,当年张氏族长牵头全族人立碑传世。享堂按碑记上讲应该是主供传乾公(萬溪公,迁到万涧的始祖)。

    碑刻上记载,这支张氏由青邑九华山麓迁徙而来。也就是现在的池州市青阳县九华山麓迁徙而来,这与当地一位文史爱好者张朝阳说法一致。
    正是因为这两条河,这个面积二十平方公里的盆地,这里有着近二千年的历史文化的沉淀。清朝中期张姓人口大量增加,下图为宗祠门楼门栓石插孔。
    安庆市潜山市(县级市)龙潭乡万涧村是安庆地区一处较有影响力的古村落。到了清朝中期以后,张氏繁衍迅速,山林田产面积从五福庙至干河大部分山场都是张家的,加上人口众多所以称张家冲(乾隆年间迁到陕西的就有一百多人)。下图为张氏宗祠内的古石像。
    安庆市潜山龙潭乡万涧村不但有杨家老屋、杨氏宗祠,还有一处已经损毁的张氏宗祠,现已不存,仅留下一块石制匾额和石门框,以及散落在祠堂边的古石像。
    这尊古石像,疑是张氏宗祠内的石供像。石像为青石制地,头部破损,左肩披甲胄,左手提披风,肚皮丰满,腰系裤带,生动而圆润。

    另一尊古石像为文官造型,白石制地,宽袖,腰系腰带,长袍落脚,脚部厚底官靴,头部被毁。
    这两尊古石像,均为清朝乾隆时期的雕刻,一尊为青石、一尊为白石,匠人呕心沥血创作出来,这两尊石像现虽无头,却能表示他的志向远大无边。其中一尊古石像背后刻有“皇清乾隆四十一(公元1776年)岁次已亥”,
     这尊古石像背后还刻有“监生张立枱、监生查某某、监生杨某某、监生张全礼”仝立等字样。
   这两尊古石像背后均有一个方孔,疑是当年固定用的栓孔。从这两尊古石像猜测,可能是当年摆放在张氏享堂里的财神等神像大殿,受当地百姓崇拜,香火盛旺,是一座典型的家祠和家庙融为一体的祭祀活动场所。
     在龙潭乡万涧村,传承了数百年的民间小戏在杨氏祠堂、张氏祠堂轮番上演,好不热闹。数百年来,无论外界风云变化,战乱纷飞,这个小盆地里始终太平无事,生命在这里得到繁衍,戏剧在这里得到发达。
    传统文化之所以得以传承,得益于明清两朝这里乡村建设。万涧村有着多支姓氏的族人在这里共同发展,其中杨氏、张氏为村里较有势力的两个族群。
    张氏宗祠、张氏享堂现还保留着大量的当年青石制地的石柱础,柱础上雕刻有精美的花纹。其中还有一些当地的麻石雕刻的方型石柱础,上面雕刻有回字纹、万字纹、竹子凤凰等纹饰。
    张氏宗祠在文革后期于一九七二年由万涧大队拆宗祠做万涧初中,至九几年又改建万涧村完小,实际上应该称为张氏享堂。是一处古民居式的老屋,微派古建筑,有着大小几十间。可惜在文革后期被毁,后被建为小学,现不存。

    万涧张氏宗祠(又称张家享堂)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三进木砖结构,癸山丁向,前幢正门,进门后有荫井,中厅为五架抬梁结构,后厅是摆放祖先牌位和观音娘娘,财神等神像大殿,观音娘娘一直受当地百姓崇拜,香火盛旺,是一座典型的家祠和家庙融为一体的祭祀活动场所。清朝至民国宗祠内设有私塾,解决山区本地孩子读书问题。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龙山聚仙宫逍遥台与太平军军火仓库遗址
——安庆风景与军事旧址遗址系列
第175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小龙山聚仙宫逍遥台与蓬莱三仙石,太平军军火仓库遗址。

    小龙山因地球亿万年前火山运动,在地壳内、外应力作用下形成特殊形态的巨石地质景观而得名,最高峰龙头峰海拔五百二十余米,是一处风景不错的景区。
    小龙山以奇峰、秀水、神石、幽洞、白玉兰闻名于世,被称为“五绝”。小龙山以石称奇,奇峰有龙头峰、织女峰(猴子峰)、罗汉峰、牛郎峰、莲花峰等。小龙山蓬莱三仙石相互叠加,使之形成了聚仙迷宫,迷宫千姿百态,洞中有洞,窄处仅可一人侧身而过,宽处却能容纳百人围坐。
    传说这里曾是黄帝和炎帝结盟驻跸之所,每年二月初二玉兰盛会时,各路神仙也都要来此聚会议事。怪石有神猿问天、蟠龙抬头、灵蛇出岫、蓬莱三山、鲤跃龙门、五福临门、狮回首、神仙居……
   龙山凤水之所以这样清幽灵动,就是因为它浸润着水的清纯。小龙山濒临菜子湖,山环水绕,刚柔兼济。这里在清朝咸丰年间的清军与太平军战争中,更是对峙的前沿。
     据了解,百年前,太平军一支部队就曾驻扎在小龙山群山间,现在的小龙山聚仙迷宫就是当年太平军藏匿军火的仓库遗址。
    “聚仙迷宫”主要由神龙洞、聚仙宫、万鹿洞组成。这里完全由巨石相互叠加形成,巨石之间曲折回环,千姿百态。
    太平军石达开曾奉令率太平军三次攻打安庆,与清军浴血奋战。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癸丑年二月,石达开带领先头部队攻占安庆后,不久又被清军占领。六月上旬,太平军火速调集军队反攻,又遭遇失败。九月下旬,石达开率领军队再次攻打安庆,终于夺回安庆城;设防驻守,建政安民,此期间筹建太平天国安徽省新政权,并指挥太平军西征,开辟与治理安徽乃至沿江根据地。
    石达开在安庆城驻守先后有两年半之久,在安庆坚守最长的一位。现珍藏于南京太平天国档案馆展出的“石达开在安庆指挥部”照片中,屏内建坊,左右为东、西辕门,门内鸣楼二,坊内为仪门,自仪门历阶至大堂,门前有雕梁画栋的石柱点缀,门口有石狮护卫。这与程晓苏先生在《安庆旧影》一书中,对巡抚部院的表述相吻合。清朝的巡抚部院,设在今天的人民路,原安庆市委旧址,现为徽商银行。
    石达开除在安庆指挥部召集军事会议,研究西征战略外,还在此推行新的政策法令,奖掖私营工商业,发展安徽经济,巩固太平天国政权。
    此期间,石达开向天王洪秀全上书奏疏,史称“石达开安庆易制”,洪秀全心情豁然开朗,立即批准他的易制。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春,“安庆易制”文告正式颁布,被太平天国称为“醒世文”,引起安徽全省的震动。石达开率先在安徽农村实行“按亩征税”,安徽沿江、巢湖一带便成了太平天国的粮仓和西部屏障,使太平军能长期与清军抗衡,从而延长太平天国的政权。
    石达开的“安庆易制”,是兴太平天国经济之重举,在历史上留下光彩的一笔,也提高了安庆在全国的知名度。天王为奖励石达开,将太平天国每年一次的科举殿试,改为翼试,并在石达开生日这天举行。1854年翼试诗题为“翼化如春润”,彰扬石达开在安徽安庆之功。
     据史料记载,安庆罗岭小龙山一带,曾是太平军军火库遗址。据巨石山旅游公司对外宣传中提到的,聚仙迷宫就是当年太平军藏匿军火仓库,当年太平军将抬枪枪子和火器火药藏在洞中,进行防潮防水处理。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末时太平军将领石达开率军攻克桐城县后,为进军安庆府,曾在当地驻下进行军事准备。综合史料记述和现场情况分析,该聚仙迷宫极有可能是太平军经罗岭向安庆府推进过程中使用过的军火仓库。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岭宋氏上新屋
——安庆古宅系列
第175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马岭宋氏上新屋。

    横中乡位于安庆市潜山市(县级市)水吼镇的西南面,东与高峰村交界,南临与太湖县,西与风光村接壤。
    横中村现归水吼镇管理。
    据《水吼区志》记载,横中名由横河、中河二地名之首字而成。
    原潜山县横中乡有座道光年间的古建筑,今天卒子就是介绍这里。
    马岭宋氏上新屋位于潜山市水吼镇横冲村上新居民组。
    马岭宋氏上新屋是一座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古建筑。
    马岭宋氏上新屋距今已有近一百八十年历史,总面积二千零七十平方米。
    马岭宋氏上新屋以三座大厅为轴心,东西两边共有住房五十多间,
    门厅、正厅和后厅三个大厅共占面积一百七十多平方米,后厅36.6平方米。
    马岭宋氏上新屋又称“保合堂”。是因为正厅上悬挂当年的一块木制匾额“保合堂”,是由清朝太湖县知县题写的。
    马岭宋氏上新屋又称“保合堂”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三进六厢,面阔二十余米,进深三十米。
    建筑面积 2070 平方米。两边厢房五十多间,巷道纵横,天井错落,三进堂轩,逐层递高,后厅 36.6 平方米。
    后厅内设墙龛、供奉祖宗牌位、右侧悬挂堂主夫妇画像。
    中厅悬挂当时太湖知县题写的“保合堂”匾额。
    马岭宋氏上新屋整座建筑负山面河,明堂开阔、青龙翼张。
    马岭宋氏上新屋选址精心,外观白墙、灰瓦、封火檐风格简约而不失精致端庄。
    宋氏始祖自迁至皖潜山邑横中乡立业以来,已经数百年历史。近二百年来,宋氏族人在横中乡人丁兴旺,建起多幢古宅,其中马岭宋氏上新屋面积最大。
    从马岭宋氏上新屋的旧木板上可以清晰看到该屋建于清朝道光十六年。
    宋氏购买马岭屋地,以后更加兴旺。时至清朝道光十四年先后增建房屋,在屋后种有香樟树,此树已经一百八十年历史。
    马岭宋氏上新屋建造多年,耗白银数千两,现在依然保持着当然的豪华。

(本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4-28 03:24 , Processed in 0.0311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